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西班牙是足球“最大誤會” 歐洲盃上演戰術盛宴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2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每屆世界大賽,都是足球世界的一次盛會,各個流派打法在切磋中取長補短,共同推動了足球戰術體系的一步步完善。自從1960年第一屆歐洲盃開始,每屆歐洲盃都促成了戰術打法的更新和演變。1960年歐洲盃,WM戰術仍在發揮餘熱;70年代,克魯伊夫提出“全攻全守”的理念,開啟了戰術世界的成熟期。此後,意大利的“鏈式防守”、德國的力量型打法、法國的歐洲拉丁等風格百花齊放。那麼,在本屆歐洲盃結束後,足球的戰術世界將何去何從呢?

  【拉瑪西亞和穆裏尼奧,是功利足球背景下的兩個極端】

  近5年來,以巴薩為代表的拉瑪西亞足球統治了歐洲世界,似乎是技術型控球打法迎來了春天。唯一能和巴薩體系抗衡的,是穆裏尼奧引領的“沉悶足球”,這兩種迥異風格間的角力,被大多數人看做了攻勢足球和保守足球的對抗。但筆者認為,現代足球比較20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主要體現在比賽的節奏更快、球員間的身體對抗更激烈,以致于掌控比賽的難度越來越大。無論是瓜迪奧拉、還是穆裏尼奧,最終的目的都是最大程度地掌控比賽的過程,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瓜迪奧拉引領的拉瑪西亞式風格,和穆裏尼奧提倡的穩守伺機快攻的打法,都是從功利主義出發,所形成的足球戰術層面的兩個極端。

  之所以稱之為兩個極端,主要體現在控球率上。巴塞羅那參加的比賽,其控球率平均可以超過65%;穆裏尼奧指揮的球隊,這個數字甚至不會超過40%。控球率,被普遍認為是衡量球隊控制比賽能力的指標。但如今,控球率已不再是控制比賽的必要條件。以巴薩為代表的拉瑪西亞踢法,最大程度地發揮了西班牙球員技術優秀的長處,規避了身材單薄、對抗性差的短板;穆裏尼奧式的踢法,需要一群搶劫能力出眾,速度飛快的球員作為班底。他們用兩種截然相反的方式完成了同一個目的:控制比賽的走勢。一種極端追求控球,另一種極端地放棄對球的控制。

  如果你是巴薩羅那的對手,面對連續不斷地傳球倒腳(大多數集中在自己中後場),本方的後防線會被瞬間催眠,而他們隨時進行的反搶將摧毀你反撲的意志。這時巴薩利用幾次準確的傳切,通過哈維、伊涅斯塔等超強的組織能力,迅速形成前鋒絕殺的機會;如果你是穆裏尼奧的對手,本方在中場的傳球不會遇到太多的阻礙,後防線難免毫無壓力地插上進攻,這時穆裏尼奧會利用邊鋒的速度疾攻,用簡練的傳球打到後衛插上所留下的空當,通過球員的個人能力形成得分機會。

  但這並不是兩種極端打法的精髓。這兩種迥異的的戰術,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後防線的安全:前者通過大量的控球,削減對手進攻的機會,逼迫對手陷入無球狀態下的節奏,耗費了大量體力;後者則重兵屯于後防,用人海戰術縮小後防線的空間,讓對手無計可施。防守是贏球的根本保障,穆裏尼奧的球隊擅于防守自不用説,拉瑪西亞派的球隊亦是如此。儘管大部分人的目光集中在巴薩羅那或西班牙隊精確的進攻配合中,但翻開統計表,他們其實擁有更少的丟球數。鬥牛士軍團在大賽的淘汰賽中不丟球的紀錄已經超過900分鐘。這才是現代足球的先進性精髓:進攻和防守隨時無縫銜接,甚至攻中有守、守中暗藏殺機。

  必須承認,以上理論不適合兩支球隊:擁有梅西的巴塞羅那,和擁有比利亞的西班牙隊。這兩支球隊不僅贏得了結果,也贏得了過程。08-09年的巴塞羅那所向披靡,以同一套班底構建的西班牙隊在08年歐洲盃上橫掃諸強,毫無爭議地奪魁。因為梅西可以利用匪夷所思的個人能力連過多人,成為打開最後機會之門的密鑰;同樣,08年狀態最佳的比利亞遇到同樣狀態最棒的巴薩班底,比利亞通過個人能力幫助西班牙隊解決了很多拉鋸艱苦的比賽。因此,在梅西上賽季狂攬50粒進球的背後,是其他球員中,基本無人進球數過10個;當比利亞傷退後,西班牙隊在大賽中的表現舉步維艱。

  無論是比賽中傳控的能力,還是創造進球機會的能力,擁有梅西的巴塞羅那是特別的球隊。雖然他們由於一些場外因素被人爭議,但從足球的角度出發,恐怕很少有球隊可以從戰術上克制狀態巔峰下、且擁有梅西的巴薩。就尚且把他們束之高閣,等待哈維們的狀態下滑。這個賽季巴薩聯賽歐冠雙雙失手,核心球員的狀態不佳,也正是最大的敗因。

  【為什麼西班牙變得催眠了?】

  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2010世界盃上西班牙隊與2008年西班牙隊並不相同,如今的變化就更加明顯,最明顯地體現在贏球變得越來越難,控球變得不那麼從容。這轉捩點,是阿拉貢內斯辭職,名帥博斯克上任後。博斯克是一名立足防守的主教練,他慢慢地減少著西班牙策劃威脅球的數量,開始不緊不慢地在中後場倒腳,消磨對手的意志。因此在本屆歐洲盃上,西班牙的控球不但沒有獲得“藝術足球”的讚譽,卻被戴上了“催眠大師”的名號。這也從側面説明,西班牙的對手們在一次次失敗中,漸漸摸清了路數。當西班牙隊中缺少個人能力出眾的前鋒時,進球不再簡單。但同時,對手也很難戰勝西班牙隊。

  有人説,西班牙王朝將從此落寞。確實,本屆杯賽上西班牙並非無懈可擊,他們曾在半決賽中8-9人退回到30米區域,控球時又被5萬觀眾圍攻。2008歐洲盃,西班牙平均控球56.6%,每27.4腳傳球1次射門。2010年南非世界盃,西班牙控球65.2%,平均每34.2腳傳球1次射門。2012歐洲盃,西班牙控球67.4%,平均1次射門則變成需要42.9腳傳球。西班牙的進攻好像在退化。

  博斯克深諳杯賽王道:防守至上。筆者曾一直疑惑,西班牙隊為何坐擁超強的傳控能力,卻選擇了更加保守的踢法。直到前日央視名嘴白岩松在做客《豪門盛宴》時,他的一席話解開了疑團。

  白岩松回憶道:“2011年,我曾當面採訪博斯克:"為什麼西班牙隊被冠以藝術足球的盛譽,卻在大賽中成為一比零主義的代表?"博斯克開誠布公地回答:"西班牙隊的控球,是為了更好的防守。"”

  真相大白。當全世界把西班牙風格讚譽為“攻勢足球的回歸”、“藝術足球的掌門人”時,西班牙掌門人悠悠地告訴大家:“哥踢得其實是防守。”在瞬間地驚訝後,聽者陷入了思考。若論防守,意大利堪稱“防守足球大師”,1980年前後,意大利足球吸取了瑞士足球“鎖式防守”的精髓,在3後衛的基礎上設置一名清道夫,同時一名中場拖後,形成經典的“鏈式防守”。在1982年世界盃上,意大利隊憑藉“鏈式防守”鎖住巴西和阿根廷,身為一代進攻宗師的馬拉多納和濟科統統敗下陣來。如果説“鏈式防守”的精髓是無球狀態下的體系優勢,那麼西班牙的這套“控球反擊”戰術,可以説是一項創新。這是一套控制型防守的理論,是一種更為理性和實用的踢法,它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消耗自己的體能,形成一塊“無形之盾”。將它粗略命名為“控球反擊”,原因是這套體系中攻守幾乎合二為一,在對手鬆懈時才送上致命一擊。

  【歐洲盃列強踢得怎麼樣】

  在杯賽上。攻守平衡、追求技術的球隊更佔優勢。當兩支實力相當、同樣希望通過反擊制人的球隊進行比賽時,往往誰先失去理智,誰將最終輸球。

  讓我們用杯賽的思維,攻守平衡的理念,審視本屆歐洲盃上的強隊。

  荷蘭三戰皆墨堪稱慘劇,除了內訌因素外。荷蘭隊的後防青黃不接,尚不如1998年和2006年的前輩,更枉論1988經典荷蘭的登峰之作。更重要的是,荷蘭隊“中場三角”一年來的狀態都不佳,使得荷蘭隊在關鍵時刻中場脫節,攻守失調,只能盲目堆積前鋒,貽笑大方。

  英格蘭隊保留著原始的粗獷和力量型打法,球員的技術能力很有限。以至於巴裏和威爾謝爾這樣的球員都成為英格蘭的技術稻草。英倫人對於足球天生傲慢的態度使他們不願改變落後的戰術體系,最終失去了對比賽的控制。儘管本屆英格蘭僅僅輸在12碼點上,但如果他們不做出改變,恐怕永遠無法成為讓人懼怕的強隊。

  法國足球在比賽中完敗于西班牙,並非因為法國陣容不夠強大。法國足球的兩次鼎盛時期,全部依靠強大的中軸線,而不是側翼。1984年首奪歐洲盃的法國擁有“中場鐵三角”(普拉蒂尼、吉雷瑟、蒂加納);1998年世界盃法國擁有德尚和齊達內。法國足球特有的風格鮮明的歐洲拉丁派踢法,最需要中路的領袖,而如今的法國儘管擁有出色的側翼攻擊手,卻沒法擔起組織進攻的重任。

  德國隊在半決賽中的潰敗,源於正中意大利人的圈套。意大利在開場處於被動,成功引誘德國後衛線前壓,被巴洛特利連續獲得機會。這種主動冒進的打法,正是杯賽大忌。在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比賽裏,率先沉不住氣的一方,將首先失去堅固的體系。年輕的德國隊絕大多數出自德甲聯賽,近兩年來德甲聯賽掀起瘋狂進攻潮,進球數遠超西意法英。這或許就是德國隊為年輕付出的代價。

  本屆歐洲盃上有三支優秀的球隊: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如果把西班牙算作“控球反擊”打法,那麼這又是一屆屬於“實用踢法”的大賽。進入決賽的兩支球隊,都採取了主動控球的打法,但沒有貿然進攻。尤其是意大利隊,他們一改人們印象中的收縮踢法,將重兵屯于中場,一些毫無名氣的球員在成熟的體系中打出身價。他們甚至和英格蘭拉開陣勢進攻,小組賽把西班牙逼到毫無辦法。似乎,我們可以看到意大利和西班牙兩隊身上諸多的相似點:主動、穩重、防守至上、攻守平衡。這兩支球隊會師決賽,從技戰術層面上看,實在是一個完美的結果。

  【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細節決定成敗】

  足球戰術的變革史,也是一部防守藝術的進化史。自從英國人在無越位時期使用109陣型,製造無數進球開始,戰術的變革幾乎全部來自後防線。越位規則被引入後,2後衛過渡到了3後衛,然後清道夫的出現終於讓防守足球登上世界之巔。歐洲足球自視為戰術革新的鼻祖,從骨子裏並看不上依賴球星單打獨鬥的南美足球和非洲足球。他們總希望創造新的打法,佔領理論的巔峰。最近五年,西班牙憑藉過人的足球技藝獨樹一幟,也讓很多足球教練趨之若鶩。“學習西班牙”成為一種風尚,地面短傳和丟球後反搶成為“專家”們從不忘記的口頭禪。

  在足球的世界裏,成功者不會主動改變成功的方式。只要西班牙足球尚能保證技術上的優勢,只要沒有極致剛猛或個人能力無敵的團隊出現,只要西班牙隊的核心保持如今的傳控打法。技術流的打法在短期內不會被顛覆。真正可能改變的,只有細節上的一些改變。

  讓我們簡單猜想將要作出的改變。

  1,大賽控球型反擊打法仍會繼續,追求功利足球的指導思想不會改變。就像大多數大賽笑到最後的都是丟球較少的球隊,以成績為唯一衡量標準的教練們仍會為了結果不計任何代價。堅持攻勢足球的代價,俄羅斯和荷蘭就是他們的下場。

  2,中前衛和後腰的區分將越發弱化,無論是所謂的“防守大師”卡佩羅和穆裏尼奧,還是“進攻導師”瓜迪奧拉,都盡可能地在中場中路囤積攻守兼備的球員,這也是攻守平衡理論最接近於極端的體現。在未來的足球世界裏,為了遏制對手的控球,逼搶和節奏將更加迅速,中場仍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3,中鋒的類型將兩極分化,站樁型中鋒更多地出現在力量型打法的防守反擊中,回撤型中鋒將為中場注入更多的血液。而諸如吉拉迪諾、勞爾、因扎吉類型的前鋒,出現的幾率將慢慢降低

  猜測,在足球的世界裏只是紙上談兵。關注與戰術細節的愛好者們,只能盡可能揣測教練們的意圖,從只言片語中尋找答案。這樣的猜測,將和戰術的演變一樣,永遠不會消逝。(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題:歐洲盃上演戰術盛宴 西班牙是足球的“最大誤會”作者 王牧青)

熱詞:

  • 歐洲盃
  • 西班牙球員
  • 戰術體系
  • 穆裏尼奧
  • 戰術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