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世乒賽綜述:男隊奧運名單現端倪 女隊克服“無核”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第51屆世乒賽團體賽1日晚間在德國多特蒙德威斯特法倫體育館正式落下大幕。中國乒乓球隊包攬男女團體兩枚金牌。

  作為倫敦奧運會前的最後一項重要賽事,本屆世乒賽對於中國隊來説,還擔負著檢驗隊員狀態、為奧運會熱身等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冠軍的背後,意義更為深遠。

  男隊:奧運名單現端倪

  出征多特蒙德世乒賽之前,中國男隊主教練劉國梁明確表示:“本次世乒賽的最終目標就是奧運會,隊員們都想在世乒賽好好表現,贏得教練組的信任,入圍奧運陣容。”

  儘管中國男隊出征倫敦奧運會的名單還未正式公佈,但經過本次世乒賽的考驗,中國隊的陣容實際已見端倪。

  2011年鹿特丹世乒賽結束後,在中國隊的第一次奧運報名中,王皓、張繼科榜上有名。而兩人在本次世乒賽以及近一年的比賽中,狀態相對穩定,如無意外,應該會出現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賽場上。

  因此,剩下來的唯一一個奧運資格就將在參加集訓的另外3名主力隊員馬龍、馬琳、許昕之間産生。事實上,由於年齡偏小、大賽經驗不足,許昕已經提前退出了爭奪,所以最後一張奧運門票的爭奪就變為了馬龍、馬琳二人之間的“戰爭”。

  本屆世乒賽中,馬龍出場5次,馬琳則出場3次。雖然二人均取得了全勝的戰績,然而相比于馬龍每場直落三局橫掃對手的輕鬆,34歲的老將馬琳無疑顯得過於“艱難”,3比1、3比2、3比1,每場都有失分。

  對於馬琳的使用問題,主教練劉國梁此前曾解釋説:“憋一憋,爭取憋出最好的狀態來。”然而,事與願違。馬琳的狀態並沒有因此被激發出來,反而越“憋”越“緊”,賴以成名的發球和靈活的戰術也完全沒有發揮效力。

  “緊張、著急、亢奮,急於求成”是劉國梁對於馬琳的評價。而對於自己的表現,馬琳也認為,確實有些“太急於求成,太急於證明自己”。

  正因如此,在對陣東道主德國的決賽中,馬琳最終被教練組放棄,取而代之的則是小將馬龍。

  縱觀本屆世乒賽表現,馬龍則圓滿完成了比賽任務,5場3比0,表現無可指摘,尤其是決賽中擊潰奧恰洛夫的比賽更是打得盪氣迴腸。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蘇州公開賽開始,51場連勝的驕人戰績使其順利登頂世界第一的寶座,戰無不勝的氣勢也讓外界對其火熱的狀態讚嘆不已。

  更為關鍵的是,每場比賽下來,馬龍都沒有太多的表示,面如止水大概是對其在本次世乒賽之旅的最好形容,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超強的比賽閱讀能力。

  由此可見,在這場奧運名額之爭中,年輕的馬龍已經接近終點。

  “無核”女隊依靠團隊作戰

  本屆世乒賽上有一個現象,每次在接受採訪時,中國女隊的隊員,幾乎每人都説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是一個團結的整體。”

  而這一現象的背後,卻折射出這支隊伍的“全新”一面。究其原因,“新”體現在了這是一支依靠團隊作戰的中國隊。

  歷數以往各支中國女隊,每一個時期都有一位領軍人物,從最早的邱鐘慧、再到後來的鄧亞萍、王楠、張怡寧。除了卓越的戰績以外,關鍵時刻敢打硬仗是其成為“核心”的最大資本。

  然而在上屆世乒賽上,張怡寧的淡出卻使得中國女隊一時間沒有了領軍者。而“群龍無首”的中國隊很快嘗到惡果,決賽中爆冷不敵新加坡,連續八屆的考比倫杯拱手讓人,中國隊遭遇“無核”危機。

  但是,一支隊伍核心的培養遠非一朝一夕,“無核”的中國女隊必須改變。於是一支以團隊作戰的的隊伍應運而生。

  可喜的是,在接下來的兩年中,臥薪嘗膽的幾員年輕小將進步很快。丁寧在一年內連奪世乒賽、世界盃單打兩項冠軍,並登頂世界第一;李曉霞一改此前不善打逆風球的偏軟球風;劉詩雯、郭躍、郭焱的世界排名更是穩中有升……

  雖然依舊“無核”,但中國隊似乎卻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緊密團結。亞運會、亞錦賽連續兩次擊敗新加坡便是有力的證明。

  尤其是在本次世乒賽上,中國隊更是將團結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統一將頭髮染成紅色“討喜”、每打一球都會相互加油鼓勵……而主教練施之皓也多次強調:“新一代的中國女隊,將以團隊為核心,而不以某個人為核心。”

  正是依靠這種戰術,“全新”的中國隊最終問鼎冠軍,並由此走出兵敗莫斯科的陰霾。而接下來,中國隊還將繼續以“團隊”的面貌去迎接即將舉行的奧運會。

  當然,此舉卻並不意味著中國隊告別“核心時代”。對此,施之皓的解釋是:“要想成為一支隊伍的核心,或者成就一個人的時代,就必須要經過奧運會的洗禮。”

  放眼目前的這支中國隊,已經握有世界盃、世乒賽單打冠軍的小將丁寧無疑最具競爭力。年紀輕、打法先進,這名有著“小張怡寧”美譽的後起之秀極有可能在未來時期內挑起中國女乒的大梁。正如一位乒乓球界資深記者所説:“世界冠軍並不等於領軍人物,但大滿貫選手無疑最接近領軍人物。”

熱詞:

  • 世乒賽
  • 無核
  • 男隊主教練
  • 女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