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冬運會地域化競爭激烈 明爭暗鬥難掩尷尬氣氛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1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正在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處境尷尬。場內亮點有限,場外暗流涌動紛擾不斷。在部分重點項目“擠”進全運會又被“擠”出來的大背景下,大多數冬季項目依然無法擺脫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境地,人為製造的設項數量的繁榮並沒能真正激發南方省份發展冬季項目的積極性,更難以吸引觀眾的眼球。

  回顧歷史,冬運會和全運會本是同根生。自第五屆冬運會開始,才從全運會的體系中分出來單獨舉行。當時改革的初衷是希望擴大冬季項目發展的規模和影響。然而,“自立門戶”之後,項目管理者發現,冬季項目脫離了全運會體系之後,很多地方省市對冬季項目發展的重視程度反而下降。於是,自第七屆全運會開始,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等部分重點冬季項目又想方設法重回全運會大家庭。然而,在國家體育總局最新推行的賽制改革和全運會“瘦身”的大背景下,這些冬季項目又被“擠”了出來。

  據悉,本屆冬運會的整體投入接近2億元人民幣。對於吉林省這樣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份而言,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然而,冬運會的舉辦帶來的經濟效應和社會影響相當有限。

  從冬運會本身而言,項目設置水分過多,觀賞性和關注度難以令人滿意。速度滑冰的22塊金牌連長期關注冬季項目的記者都很難分得清,更不要説普通的觀眾;花樣滑冰把短節目、自由滑分開計算金牌,還增設了表演自由滑,這樣人為增加金牌數量的做法不倫不類,讓觀眾如在雲裏霧裏;冰球項目前三名都有金牌進賬,可這也無法讓黑龍江省以外的省份加大專業體制下對冰球項目的投入。

  不僅如此,如今的冬運會也很難像過去那樣起到挖掘新人、鍛鍊隊伍的作用。隨著國力的增強,各項目運動隊平常比賽機會很多,國內有各自的全國錦標賽,國外有世界盃和其它綜合性運動會,全國冬運會漸成“雞肋”。必須指出的是,各項目有自身的運動規律和週期,國外選手大都以冬奧會為週期,力爭經過4年努力讓自己的巔峰狀態出現在冬奧會上。由於全國冬運會和冬奧會的時間相隔兩年,如果運動員在省、市、地方的重獎鼓勵下把自己的好狀態出在全國冬運會上,對於國家隊備戰冬奧會有害無益。

  如今的全國冬運會更像是少數參賽隊的“分金大會”、“行賞大會”,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冬季項目全民盛宴。在這樣的背景下,部分省、市、地方為了金牌利益明爭暗鬥甚至使用非常規的手段,也就不足為奇。

  國家體育總局為了全運會“瘦身”而進行的改革,出發點是好的。不過,在全國大型體育賽會改革的大背景下,步子似乎還可以邁得更大一些。與其讓處境尷尬的全國冬運會維持步履蹣跚的現狀,不如將其“擠掉水分”、壓縮規模之後重新納入全運會的體系。這樣既能減少綜合性運動會的數量、節省巨大的體育資源和經費,又能更好地拉動冬季項目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

  説到這裡,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在“奧運金牌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應當有所為、有所不為。過去那種凡金必爭、有牌必奪的思路必須改變,應該重點發展那些群眾喜聞樂見、社會影響力大、觀賞性強、文化含金量高的體育項目。否則的話,只能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即使全國冬運會整體回歸全運會的路線圖短期內無法實施,也應認真考慮在現有框架下的改革。只有精簡項目、壓縮賽程,把冗長乏味的冬運會變得小而精,這項乏人喝彩的傳統賽會才有可能煥發新的生機。

  花樣滑冰、冰球乃至於大眾滑雪和冰壺等項目近年來的普及和發展證明,有好東西總會有人識貨,中國冬季項目未來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作為冬季項目的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著競技和成績,腦子裏不能光想著走捷徑,而應該在産業發展、教練培訓、群眾普及等方面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順應項目發展的市場需要和社會潮流。唯有如此,冬季項目才能有長期、穩定、健康、科學的發展。

熱詞:

  • 冬運會
  • 冬季項目
  • 全運會
  • 大型體育賽會
  • 賽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