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乒乓外交”衍生強大的文化輻射力 體育的語言超越國界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9日 0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2月7日16時25分許,美聯航UA889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這僅僅是中美之間的一次普通航行,但就在這10多個小時的航程中,40年前不平凡的記憶如幻燈片般閃過朱迪霍夫羅斯特的腦海。她説:“我仿佛又變回了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的那個15歲的少女。”

  40年前“乒乓外交”叩開中美關係之門

  與朱迪一同抵達北京的還有美國乒乓球著名運動員及美國奧委會、乒協官員等10余人。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在40年前參與拉開了中美乒乓外交的大幕。

  “我們是‘文革’開始後訪問中國的第一批美國人,我後來才明白,那是個大事件。”演講、上電視、撰寫文章,成了朱迪回到美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生活的最主要內容;而作為一名從未躋身世界一流選手行列的女運動員,朱迪也將自己的畢生事業奉獻給了乒乓球這個在美國並不普及的項目。

  40年來,她數次重返中國,見證了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如尼克松總統訪華時贈送的那10棵紅杉樹一般,在以前從未落足過的土地上紮根、成長、繁衍。“體育,是我們超越國界和文化差異的共同語言。”撫今憶昔,朱迪感慨萬分。

  加強各國家地區的民間交流

  作為國際關係史上巧借外力成功外交的一段傳奇,“乒乓外交”的影響力並未隨著1971這個年份的遠逝而消退,體育在中國外交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也隨著國祚日昌而愈加活力迸發。

  就在參加紀念“乒乓外交”40週年系列活動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抵達北京的兩天前,被認為是“辨識度最高”的中國形象代言人姚明在上海接受一項新使命——擔任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和榮譽大使。

  “作為公共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日益成為展現國家形象,促進民間交流的有效手段,”曾出任上海城市形象代言人,參與了上海世博會、上海特奧會的對外推廣工作的姚明接受任命時説。

  重回奧林匹克大家庭,中國體育界的外交活動更加頻繁。與近鄰,中國同亞洲體育界建立了更加廣泛的聯絡,與日本、韓國、科威特等亞洲國家經常就體育事務進行磋商和合作;對於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國家,中國採取派遣援外教練、援建體育設施、適當地無償援助體育器材等方式進行合作。

  中國的體育明星也越來越多地閃耀於世界體壇。“跳水皇后”伏明霞成為了第一個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中國運動員;“東方神鹿”王軍霞是獲得傑西歐文斯獎的亞洲第一人;“高欄飛人”劉翔雅典一躍舉世皆知;法網冠軍李娜的“娜”般中國紅不但感動了1.16億中國電視觀眾,更令世界網壇對中國刮目相看,當周出版的《時代》週刊將她列入了女子網壇40年來的30位傳奇球員名單。

  促進不同體育文化的理解交融

  走出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外國教練、球員們也走進來:從足球教頭施拉普納、米盧、卡馬喬、布拉澤維奇,到花樣游泳“教母”井村雅代、籃球名帥尤納斯,從曲棍球的韓國教練金昶伯到擊劍的法國教練鮑埃爾等,他們對中國運動員水平的提高貢獻了力量,也將不同的體育文化理念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足球、乒乓球、甚至排球等國內聯賽都有外籍球員加盟的同時,中國男籃聯賽(CBA)更成為近年的“吸星”熱土,NBA明星馬布裏、弗朗西斯等紛紛降臨。而巴塞羅那、皇家馬德里這樣的世界頂級足球俱樂部,隔兩年就在他們的夏歇之旅添上幾個中國城市的名字,馬拉多納、亨利等球星也要趁著名聲在望時來幾次“溫暖中國行”。

  最大的體育舞臺莫過於奧運會。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成為中國邀請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平臺,法國《世界報》的報道寫道:“‘奧運外交’讓北京成為‘世界外交的中心’。”

  12月8日,數名中美“乒乓外交”親歷者們來到了“鳥巢”和“水立方”,他們以北京奧運會的主場館為起點,開始為期9天、行程涉及北京、杭州和上海等城市的紀念乒乓外交40週年系列活動。朱迪説:“這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活動。”

  (據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熱詞:

  • 語言超越
  • 乒乓外交
  • 布拉澤維奇
  • 球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