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中網 現實與期待還有差距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0日 05: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9日,波蘭選手A拉德萬斯卡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2011中國網球公開賽女單決賽中,波蘭選手A拉德萬斯卡以2:1戰勝德國選手佩特科維奇,奪得冠軍。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10月9日,捷克選手伯蒂奇在比賽中回球。當日,在2011中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中,捷克選手伯蒂奇以2:1戰勝克羅地亞選手西裏奇,奪得冠軍。

  本報記者 史家民攝

  9日晚,亞洲網壇頂級賽事——2011中國網球公開賽落下帷幕。捷克選手伯蒂奇以2:1戰勝克羅地亞名將西裏奇,奪得男單冠軍;波蘭選手A拉德萬斯卡以2:1戰勝德國選手佩特科維奇,奪得女單冠軍,兩人均是首次登上中網冠軍榜的新面孔。

  硬體升級令人驚嘆

  今年的中網迎來8歲生日,硬體設施的提升是最大亮點。

  有“鑽石”之稱的國家網球場於今年8月建成啟用,建築面積5萬多平方米,可容納1.5萬人,是全球容量最大、設施最先進的網球場館之一。

  “鑽石”最令人稱道的是擁有世界最先進的開闔式屋頂。目前國內外已建成的屋面開闔式體育場館,普遍存在造價高、運營成本高、施工難度大且建設週期長等弊端。而“鑽石”球館的活動頂棚由4片鋼板組成,採用了弓式拱架輕鋼結構專利技術,造價不到3000萬元人民幣,僅佔場館總投資的5%,且安裝無需腳手架及大型吊裝設備。這片屋面跨度74.6米、開闔面積達4200平方米的頂棚,單獨打開一次只需12分鐘,僅耗電15度。

  此外,“鑽石”頂棚還擁有自動檢測等功能,在災害天氣下會自動鎖定,無法開啟;而當檢測到室內火災時,屋頂將自動開啟以達到排煙效果。

  這位中網的“新成員”,贏得各界廣泛讚譽。WTA(國際女子職業網聯)主席斯黛西阿拉斯特女士認為,“鑽石”球場可與任何一項大滿貫賽事的中央球場相媲美,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對光線的利用,都相當出色,為每位觀眾都提供了良好的觀賽空間。西班牙名將費雷羅表示,高看臺令自己在場上更為興奮,“這是我到過的最好球場之一。中網的組織工作越來越好,對細節非常關注。”

  中國選手在評價新場館時,則多了一份自豪。名將鄭潔首次走進賽場時非常激動,“中網擁有這麼好的場館,作為本土選手我感到很驕傲。”

  星光黯淡令人感嘆

  不過,與璀璨奪目的“鑽石”相比,賽場內則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中網的女子賽事雖然是僅次於四大滿貫賽的皇冠級賽事,積分與獎金都很豐厚,但依然有多位頂尖高手缺席。

  莎拉波娃、威廉姆斯姐妹和克裏斯特爾斯4位名將,或因傷病纏身、或因狀態不佳放棄了今年中網,這讓諸多喜愛她們的球迷頗為失望。

  而高排名的種子選手以及本土選手的過早出局,也使比賽的觀賞性大打折扣。

  李娜、科維托娃、斯托瑟、庫茲涅佐娃、伊萬諾維奇,這些大滿貫的新老冠軍們先後意外被淘汰;世界排名第一的沃茲尼亞齊在1/4決賽中負於佩內塔。本屆中網女單賽場可謂冷門迭爆,四強中竟沒有一位排名世界前十的球員。

  這種慘澹其實是美網之後亞洲賽季一貫的尷尬。此時的球員們,身體狀況已處在強弩之末,頂尖球員要麼是有心無力,要麼就是乾脆把重心轉移到了分量更重、積分更高的年終總決賽,而今年總決賽席位幾乎已經提前確定,也就讓其他準一流球員喪失了放手一搏的決絕。在WTA密如掌紋的賽程裏,中網欲調整辦賽時間幾無可能。如何讓中網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冠賽,無論對中網組委會還是WTA都是一道待解的難題。

  觀眾稀疏令人慨嘆

  賽會期間,為聚攏人氣,主辦者創意頗多。今年的外場嘉年華,除中網小畫家、中網明星日等保留項目外,還新增了青少年迷你訓練營、中網集體婚禮等活動。熱愛搖滾樂的美國雙打名將布萊恩兄弟,還為球迷獻上了一場“live show”。為配合新場館啟用,組委會還請來姚明、吳奇隆等明星為選手比賽挑邊,並在比賽間穿插吉祥物表演、電子樂演出、幸運觀眾抽獎等內容。

  然而,賽事的上座率依然不盡如人意,大部分場次觀眾稀疏。直到女單半決賽,現場觀眾還是稀稀拉拉,“鑽石”球場全天的上座率難以達到三成。大牌球員、特別是本土球員的提前離場是導致上座率不高的直接原因。

  女單賽場,李娜、彭帥、張帥首輪出局,鄭潔止步第二輪,女雙賽場,鄭潔/彭帥無緣四強,這樣的結局恐怕是滿懷期待的觀眾和意欲表現的球員都未曾料到的,畢竟2011年的中國網球太不尋常。

  看臺的冷落,其實折射出的是我們的網球底蘊還不夠深厚。很多人是“李娜迷”而不是“網球迷”,只在意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的勝負得失,而不懂欣賞網球運動的真正魅力。中網已經辦了8屆,在經歷了最初的新鮮與好奇後,不少人已從看臺上流失。中網在硬體上達到大滿貫級別並不難,但要想孕育出大滿貫級別的觀眾,卻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涵養。正如斯黛西阿拉斯特女士所説,“中網需要把賽事本身的影響力做大,需要不斷提升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