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世界球王”李惠堂“踢”出傳奇 曾與貝利齊名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1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世界球王”李惠堂故居位於廣東五華縣橫陂鎮老樓村,名為“聯慶樓”,是其父李浩如于清光緒十八年 (1892年)所建,現已成為五華的特色景點,2008年被評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近日,記者專程前往探訪球王故居。

  “聯慶樓”是客家地區罕見的“四點金”式民居與西洋建築相結合的建築,面寬五間、三進深四合院佈局,左右各置一幢橫屋,四角分置四層炮樓,背後築一層圍屋,門前設曬谷坪、照墻、左右轉鬥門和半月形水池。墻體用灰沙夯築,頂為懸山式木桁桷瓦頂,總佔地面積約4400平方米。

  步入“聯慶樓”,屋內展出的李惠堂生平及事跡展示了李惠堂不平凡的一生。李惠堂的侄子李火勝告訴記者,李惠堂幼年時就住在中棟的右廊房,而位於門側的狗洞正是李惠堂幼年時練習射門用的“球門”。李惠堂從小熱愛足球,無奈家境貧寒,只能用爛布扎成球狀或拿成熟的柚子當球踢,把狗洞當做球門,常年如此,練就了精湛的球技。

  20世紀20年代,中國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他以頑強的拼搏,高超的球藝,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喜愛。

  據五華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彭強介紹,李惠堂在馳騁足壇的20多年中,曾先後領銜中國隊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遠東運動會,出訪東南亞、歐洲和大洋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曾被德國媒體評為與貝利、普斯卡什齊名的“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他一生共射進近2000個球,獲得了50多個榮譽稱號、100多枚獎章和120多座獎盃,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用自己的雙腳踢出了一個個傳奇。

  李惠堂不僅球技好,更具有滿腔愛國熱情。香港淪陷後,李惠堂借1941年到澳門比賽之機,輾轉回到內地。在維持生計之餘,李惠堂依然沒有放棄他熱愛的足球事業,回到家鄉後不久,他先後組織五華足球隊和航建足球隊,到各地巡迴比賽,推動了鄉村體育運動的發展。1942年正值抗戰時期,黃河決堤,災民遍佈,李惠堂響應宋慶齡慰問抗日傷病員號召,先後到韶關、桂林、南寧、四川等地打了138場義賽,收入全部用來救災、慰勞傷兵、救助孤兒寡母等。

  李惠堂的球友李廣鑄説,他是李惠堂從香港回來後於1943年在五華組建球隊中的一員,當時他20多歲,記憶中的李惠堂身材高大、腳力過人。李惠堂不僅球踢得好,品德好,文章也寫得棒,是個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李惠堂六秩大慶時,蔣介石還曾給他題“壽”字以示慶賀。

  據悉,李惠堂故居每年都迎來不少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人士參觀。2010年,梅州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 規劃中,把李惠堂故居納入建設客家文化産業園計劃,將通過修繕李惠堂故居及在其附近建足球學校,讓“世界球王”的雄風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