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體育圖文 >

8月12日晚8時大運會開幕 一切已準備就緒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11日 10: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深圳大運會開幕式演練上演員在表演。 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深圳大運會開幕式演練上巨人推開了“海之門”。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明天晚上8點,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正式開幕。開幕式上有什麼精彩節目?有多少演員參與表演?眼下恰逢颱風季節,如果遇上大雨又如何應對呢?昨日下午,大運會組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了開幕式的相關信息。“按照‘從這裡開始,不一樣的精彩’的核心理念,深圳大運會開幕式精心籌備,多次預演,現在我鄭重向大家宣佈: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已經準備好了!”開閉幕式現場指揮部副總指揮石鋼説。

  開幕式分六個篇章,總時長120分鐘

  據石鋼介紹,深圳大運會開幕式將於2011年8月12日晚8點,在深圳灣體育館舉行,總時長力爭控制在120分鐘。開幕式前將有熱場表演,開幕式結束後將有延時表演。開幕式以儀式為主線,共有6個篇章:《鮮花禮讚》、《開門鼓舞》、《激情之夜》、《春天的故事》、《與書共舞》、《綠道英姿》以及主題歌等表演元素。

  “‘以儀式為主線,將儀式藝術化’是本屆大運會開幕式的基本思路。”這一創作思路首先體現在整場開幕式沒有明顯段落劃分,表演元素實際上成為儀式的情緒鋪墊和延伸;其次,“運動員入場”環節一改通常從入場口進入、環場繞行的方式,將採取從青春大道分兩路進場,大大節省了入場時間;再次,每一個儀式環節都經過藝術化的包裝,如在國旗入場環節、致辭環節都有精心的藝術化設計。

  “與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不同,深圳大運會開幕式首先立足回歸體育精神,回歸儀式本身,讓參賽運動員成為開幕式的主體。”石鋼説,此外,深圳還要努力展示以深港穗為中心的世界級大都市圈的繁榮美麗和廣闊前景,要努力展示和平發展的中國希望與各國各地區和諧交流的熱忱。

  “海之門”化身“世界之門”

  大運會開幕式所在地是深圳灣體育館,這裡獨特的“海之門”的設計,給開幕式增添了無限創意。“海之門110米寬、26米高,這個地方給我們提供了無限的想象,整個導演創意團隊一到這裡就很興奮。”石鋼告訴記者,導演組經過頭腦風暴,決定將“海之門”化身為“世界之門”。

  “30年前,深圳的改革開放從這裡出發,30年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舉辦,世界各國的年輕運動員又從世界之門走進我們深圳,這個寓意是非常深的,所以就叫做世界之門。”石鋼還談到了一個巧合:大運會的閉幕式是在“世界之窗”,如今開幕式在“世界之門”,兩者正好遙相呼應。

  “在整個開幕式過程中,世界之門將開啟三次,每次的寓意都不同。”大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董學海透露,第一次開門開啟的是世界之門,迎接來的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參賽運動員;第二次開門開啟的是文明和知識之門;第三次開門開啟的是未來和夢想之門。

  可以開闔的“世界之門”還是一面龐大的LED幕墻,開幕式期間將在這裡打出算盤、書山、煙花、流星雨等各種影像,整個門合起來是一面LED幕墻,上面還設計了365個空格,演員可以在裏面表演,讓演出更加豐富。

  開幕式演員八千,六成是深圳學子

  據董學海介紹,參與此次開幕式錶演的大學生約有8000人,其中深圳本地的大學生佔據六成。根據創意團隊透露的消息,深圳大運開幕式向儀式回歸,文藝表演僅僅是儀式的衍生。因此,在開幕式上,觀眾看到的文藝表演節目不會太多,其中就包括一個由小提琴表演者和鋼琴表演者共同完成的節目。

  董學海介紹稱,大運開幕式幾乎八成都是學生,其中還包括升旗手和鼓樂手。為了突出深圳大運參與平臺的廣泛性,參與演出的大部分都是非專業的演員。其中小提琴手是來自人民大學的學生,鋼琴表演者也是一名學生。他們是在創意團隊發佈消息後,通過網絡報名取得聯絡的。所有的演員都經過了層層選拔。

  在開幕式的創意中,深圳大運留學基金的設計是一大亮點,昨日,石鋼也專門介紹了這一創意形成的原因。據悉,在深圳大運會之前,從未有大運會設立過留學基金,深圳大運開了先河。成立留學基金,主要是考慮到有些發展中國家的大學生,渴望來中國留學,而我們也有一些優秀的學生,希望能到國外去留學,但因為經濟實力不足,這些願望難以實現。

  深圳借大運會成立這樣一個基金,就是希望能推動全世界青年人,尤其是渴望知識的大學生,能夠有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我們把這個創意向國際大體聯彙報,對方的反饋非常好,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石鋼説。

  如遇颱風,開幕式可移師“水晶石”

  8月深圳,正好進入雨季,近日來更是陰雨不斷,如果出現惡劣天氣,明晚的開幕式將有何應急舉措?

  “早在2年前,我們就開始製作應急預案了,我們從去年開始就把深圳50年8月份的氣候,包括它的潮汐全部在掌握之中。”石鋼説,為了充分做好準備,深圳氣象局已經按每一個小時為導演組提供一次信息,以便導演組能夠及時調整計劃。

  據石鋼介紹,導演組已經做好應急預案,遇上小雨,開幕式會照常進行。“因為這樣一個全世界的活動,國外國內眾多政府要員、運動員、教練員和工作人員聚集一堂相當不容易,小雨我們會正常進行……我們備足了一次性的雨衣。”

  如果遇到中雨,導演組也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在開幕式前下雨,8點之前雨勢減弱或者不下雨、下小雨,則還正常進行。組委會準備了100名工作人員,下完雨後,及時將舞臺上的積水清理掉;如果在開幕式中途下起了中雨,開幕式就可能會停頓一下,時間可能是半個小時,也可能是一個小時。“因為我們要考慮演員的安全問題,還有就是演員的服裝問題,因為很多服裝是環保服裝,雨一淋可能都不行。”

  如果遇上了暴雨或者颱風,同樣也有兩個緊急預案。“颱風來之前,我們可能在水晶石體育館,就是龍崗體育中心,在體育館裏面舉行以儀式為主,以表演為輔的活動,開幕式必須要進行。”石鋼説,如果是在所有演員、所有觀眾、所有領導、所有新聞媒體記者、包括所有運動員到了現場後才出現暴雨或者颱風正面襲擊的話,第二應急方案就是緊急移師“春繭”旁邊的體育館,那裏可以坐13000人,開幕儀式和部分演出在那裏照常舉行。

  ■開幕式揭秘

  相比北京奧運、廣州亞運,大運開幕式不僅參演人數少,而且表演場地也小,大運開幕式的衝擊力如何展現?石鋼透露,深圳大運開幕式的視覺衝擊力,主要來源於創意,“世界之門”是大運開幕的一大看點。

  與“世界之門”相連的是“青春大道”,這又是大運會開幕式的一個巧妙設計所在。“青春大道打通了開幕式場地,將原本場內的開幕式拓展至深圳灣,這和奧運會‘鳥巢’的表演有所不同,也和亞運會的表演不同,我們是把二者糅合在一起,就是360度內外的表演。”石鋼説。

  奧運會是360度表演空間,亞運會將整個城市作為舞臺,而深圳大運不僅有360度空間內的表演,而且還將空間延伸到開幕場館之外,場內場外形成了互動。另外,大運開幕式的舞臺是一個具有國際化元素的“@”圖案,充分體現了深圳的年輕、國際化的城市特質。

  石鋼表示,深圳大運會不叫開幕式,而是叫開幕儀式,就是打儀式牌,就是讓運動員也坐到觀眾席,參與儀式的全過程。開幕式向儀式回歸,向體育精神回歸,這本身就是大運開幕式最大的看點。

  開幕式點火方案仍在調整

  火炬點火是開幕式的壓軸戲。如今,大運會火炬塔已經矗立在“世界之門”外,為了與場內獎牌圖案的中心舞臺相互呼應,從“獎牌”上延伸出兩條“綬帶”,將舞臺與火炬塔連接在一起。

  深圳大運會火炬塔高26米,外觀上就像是一座書山,由一本本書壘起來。在每本“書”上,都刻有一屆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1977索菲亞”、“1985神戶”……一直到最頂端的“2011深圳”,非常具有歷史感。據相關人士透露,與以往一些火炬塔在運動會結束後拆除不同,深圳大運會火炬塔將繼續保留,成為城市的永久性地標。

  大運開幕式誰來點火炬,點火炬的方式如何,這是開幕式最受關注的環節。董學海昨日透露,大運開幕式的點火方案已經基本確定,但為了將點火儀式做得更好,點火方案目前還在調整中。“但可以確定的是,運動會的火炬肯定是由運動員來點燃,點火主要反映的就是體育精神”。

責任編輯:馬淩霄

熱詞:

  • 深圳
  • 大運會
  • 開幕式
  • 演員
  • 點火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