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2011年兩會:小撒探會 >

《小撒探會》:江蘇大學生首次就業比例達90%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5日 08: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接受《今日説法》“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的專訪,表達了他的2011幸福公式:2011+人民群眾的收入增加+分配的公平+大學生找到理想的工作=幸福。羅志軍書記向記者重點闡釋大學生就業問題。

    形勢好轉,新經濟結構需要人才支撐

    “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説起前不久自己去蘇州體驗大學生就業的情況,感覺就業形勢有所好轉,羅志軍書記表示,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確趨向好的方向,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三點:

    一 是與大的國際國內的經濟走勢有關,當前經濟穩中趨好,這是就業趨好的大背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第一個大任務。如何使全國包括江蘇的經濟,抗擊各種風險的干擾和影響,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不僅是大學生就業也是整個社會就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是與這些年來,教育界結構調整、教學結構調整和教育方法調整緊密相關。過去,大學的課程及教學方法的設置、培養人才的結構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緊缺性的需要,致使一方面許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許多崗位卻找不到合適的大學生。經過近幾年社會各界及大學生本身共同努力,教育教學結構有了較大改進。使畢業的學生更符合社會需求。

    三 是與區域的經濟結構的調整有關,江蘇較早提出了調整經濟結構,同時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戰略,更多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更多地通過自主創新,自主品牌提升競爭力,這些創新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加入。

    羅志軍書記舉例説:“江蘇的戰略新興産業目前有兩萬億的産值,預計到2012年能達到三萬億,到2015年能夠達到五萬億,甚至到七萬億,佔了工業經濟總量的60%,這樣大的結構轉變,需要大量符合新結構的人才來支撐。這樣的發展新階段,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有了很大的好轉。

    找準結合點:興趣與需要同樣重要

    羅志軍書記對“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説:“大學生就業應當調整心態。大學生就業形勢雖在好轉,但就業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它總是曲折的、反復的平衡與不平衡,再到不平衡。在平衡的過程中,大學生要把握住自己的機會和命運,我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心態比以前的大學生要平和得多,可供選擇的東西更多,他選擇的目標也更清晰了。不像以前,經濟熱的時候都去當銀行家,技術火的時候都去學計算機。”

    羅志軍書記認為,受各種因素影響,不可能人人都按照自己的專業和興趣愛好就業。大學生就業要看準自己和社會需要的結合點。比如近幾年大學生當村官的出路都比較好,絕不是説當村官就一定要當村支部、鄉鎮黨委書記,他們有自己創業的,有考公務員的,有到企事業單位的,也有就願意扎紮實實當一個普通的基層幹部的。總之,都選擇了與自己的愛好相結合的就業道路,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縮影。他們在擇業上樹立了正確的觀點,就能更好的融入社會,他們的路便會越走越寬,社會對他們的需要也會越來越廣。

    政府保障:首次就業比例達90%

    “小撒探會”記者撒貝寧問及江蘇省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採取的具體措施,羅志軍表示,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大學生就業問題,每年都有專門的機構、專門的政策、專門的人員來落實相關政策,近兩年首次就業的比例都在90%以上,而且這個比例還在逐年上升。實現了預期提出的大學生就業比例走在全國前列的總目標。

    羅志軍書記舉例説:“省教育廳設立了專門的對大學生就業的培訓機構,還有一個評定機制和特別困難的幫助機制。我們還設立了一個大學生就業諮詢平臺,現場幫助大學生爭取最後的就業機會。我們每年除了有學校對口的培訓,還組織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與大學共同面對畢業生進行雙向選擇。此外,還有很多城市針對自己的大學的特殊情況,設定了專門的産業發展方向,如南京專門把軟體和服務外包作為核心戰略,這與南京這方面大學畢業生多是不無關係的。南京現在被列為全國唯一的“中國軟體名城”,吸引的大學生和其産業發展正好相適應,非常具有典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