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2010譚資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30日 15: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學習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下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因為價值觀與價值體系的功能定位不同,進入實踐領域的社會核心價值觀一定應該是簡單、清晰、明了的,最好是“語錄”,幾句話、幾個詞。“語錄”恰是理論生命力最強盛的標誌,最有作為的標誌,最發揮作用的標誌。

    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認為,有四個價值範疇應該能、也確實能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視野:和諧、公正、仁愛、共享。

    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狀態。

    和諧,這一范疇來自於中國傳統文化,但其價值內蘊具有鮮明的現代色彩,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和諧,“和而不同”,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首先是承認“不同”,充分肯定、尊重、保障社會主體的多樣性、差異性、獨立性,包含了“自由”、“平等”所應有的內容;但這不同又沒有導致根本性的衝突與鬥爭,而是“和諧相處”,是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在更高層面上達到一種融洽、協調、有序的狀態。因此,我們可以講,“和諧”,是對自由與平等的超越,既包含了自由與平等的精神,又避免了抽象談自由與平等而可能導致的社會失序。

    公正: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指向。

    建立在集體主義基石上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承認並倡導共同的標準、共同的價值。這一標準是超越所有社會主體自發利益而又普照所有社會主體根本利益的價值評判,這就是公平正義,簡稱公正。公,一個社會大家庭的理想狀態;正,一個社會大家庭的共同信念。而且,公正作為核心價值觀,既有厚重的理想導引性,又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可以在全社會引起共鳴。

    仁愛:社會主義社會的倫理訴求。

    愛是人類社會的最高情感,也是人類社會最可寶貴的情感。沒有愛的社會是不可忍受的,任何社會都應該把愛作為核心的價值觀。但是愛不是抽象的情感,愛中凝結著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因而不同社會形態中的愛的形式與愛的內涵是不一樣的。資本主義個體主義基石的價值觀決定了它的愛是“博愛”,而社會主義社會,更加注重個體與社會及社會中相關群體的關係,是一種“關係之愛”。愛有差等,向上愛父向下愛子,同樣是愛,形式內涵截然不同。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進行創造性轉換,用於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是合適的。更何況“仁者愛人”,社會主義的“仁愛”還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的愛。

    共享: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追求。

    胡錦濤同志指出,“人民群眾既是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無論物質成果,還是精神成果,都應該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共享,都應該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進一步看,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主人對國家改革發展成果共享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是社會主義的邏輯必然。所有制形態上的“公有”體現在分配形態上必然是“共享”。而且,“共享”作為核心價值,在當代中國有著鮮明的針對性,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另外需要説明的是,核心價值觀應處於價值的層面,是價值性的不是工具性的,因而,一些反映奮鬥目標、發展主題、政治文明建設任務等要求的具體內容不應該進入價值觀層面。比如,“民主、法治、權利”等等內容,固然很重要,也是當代中國社會迫切需要加強的內容,但它們是價值觀的實踐展開,是次生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從核心價值觀中把他們推導出來。把它們列入核心價值觀,會發生價值觀層次紊亂問題。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它們也是屬於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的實踐層面展開,在社會主義社會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