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七個怎麼看》 >

小處方的大影響——怎麼看看病難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怎樣讓群眾看病更便捷?

  家住杭州余杭某社區的張大媽,以前看病要坐半個小時的公交車去大醫院,最近由於腿腳不便,只好去了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前心裏總犯嘀咕,怕這裡看不好病會誤事。沒想到不用掛號直接就能看,而且醫生服務態度挺好,水平也挺高的。真是太方便了!”張大媽的一番話,道出了城鄉基層醫療機構在緩解群眾看病難方面的重要作用。

  城鄉基層醫療機構一般設在城鄉居民生活圈中,且數量眾多、分佈廣泛,社區醫生是居民的鄰居、朋友,在提高醫療服務的便利性、可及性和控制醫療成本、改善醫患關係方面有著大醫院不可比擬的優勢。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遍使用基本藥品、適宜技術,廣泛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等活動,從預防為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入手,通過讓居民少生病來緩解看病難。因此,要切實緩解看病難,一個重點是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推動城鄉基層醫療機構發展,讓它成為群眾接受便捷就醫服務的首選,從而有效減輕大醫院的壓力。

  近年來,城鄉基層醫療機構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醫療條件明顯改善,疾病防治能力顯著增強。但仍然存在著醫療資源短缺、服務能力不強、群眾信任度不高等問題,不少農村基層醫療機構還停留在血壓計、聽診器、溫度計“老三樣”的水平;適應社區衛生服務要求的醫療人才不足;基本藥物在社區醫療機構還未得到全面使用;大醫院的患者還沒有充分分流到基層。因此必須把“強基層”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著力完善城鄉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大醫院和基層衛生機構分工合作的分層就醫格局,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加快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要健全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繼續加大投入力度,使全國每個鄉鎮至少要有一所衛生院,每個行政村都要有一所政府舉辦的衛生室,並配備必備醫療設備設施,改善就醫條件和環境。積極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合理規劃和配置鄉村衛生資源,規範服務行為,提高服務能力,實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

  加快城市社區醫療機構建設。把城市衛生投入重點轉向社區衛生服務建設,完善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的新型城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合理規劃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佈局,合理調整和配置資源,既要將現有的一批小醫院轉型或改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又要引導社會力量興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加大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培訓力度。完善的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不僅需要“硬體”的發展,更離不開“軟體”——人才素質和能力的提高。要重點加強城鄉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並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優秀衛生人才到城鄉基層服務,在職稱晉陞、待遇政策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同時,也要鼓勵大醫院通過對口支援、人員培訓等方式,幫助城鄉基層醫療機構提高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

  總之,要構建一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大醫院分工協作、相互支持、協調有序的運轉機制。目前,大醫院業務量的80%是可以在基層解決的。平均來説,看同樣的疾病,三級醫院比二級醫院成本高30%。要科學界定各級醫院的功能定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群眾提供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市、區、縣級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著力提高臨床綜合優勢和整體水平以及專科服務,國家和省級醫院則主要把精力用於提升醫療技術、加強學科建設、增強醫學創新能力、解決疑難重症疾病診治上。通過在基層降低收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等綜合措施,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引導群眾養成“小病解決在基層,大病轉診大醫院”的就醫習慣,使基層醫療機構真正承擔起居民健康“守門人”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