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七個怎麼看》 >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 ——怎麼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如何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帶大郊區、大農村,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2007年與重慶一道被確定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後,成都開始了一場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變革。3年來,成都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城鄉發展差距有所縮小,城鄉一體化取得積極進展。

  蓉城大地的探索實踐,可以説是我國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黨和政府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促進農業農村發展。連續7年下發“一號文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取消農業稅、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等,我國城鄉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任務還很重。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著力在推進城鄉規劃、産業佈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一體化上取得突破, 推動形成城鄉良性互動、協調共進的良好局面。——以加強“三農”為根本立足點。“好風憑藉力,惠農正當時。”當前,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我們有條件拿出更多財力來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因此,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決策時,必須優先向“三農”傾斜。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健全強農惠農政策體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飲水、公路、沼氣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改善農民生産生活條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求,統籌推進城鄉教育、衛生、文化和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

  ——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為重要著力點。加快建立有利於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的激勵機制,引導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農村聚集。2010年中央財政將安排“三農”投入8183億元,比2009年增加930億元,地方各級財政也相應增加了投入。積極發揮農村金融的作用,綜合運用財稅杠桿和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業農村。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動員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鄉進村,直接為“三農”服務。

  ——以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為戰略著眼點。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猶如“車之兩輪”,只有雙輪驅動,才能協調推進。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發揮好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繼續採取積極措施,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讓有條件的進城農民有序變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會。

  ——以城鄉改革聯動為關鍵切入點。統籌城鄉發展,必須深入推進城鄉配套體制改革。一方面,要深化農地經營、集體林權、農村金融、農墾體制等方面的改革,進一步調動農民積極性、挖掘農業自身潛力、激發農村發 展活力;另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促進城鄉互通、開放、融合的體制機制,在社會事業、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公共服務方面推進現有制度的城鄉接軌、城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