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七個怎麼看》 >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 ——怎麼看我國發展不平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3: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2009年12月下旬,一部名叫《國情備忘錄》的電視紀錄片在廣大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這部紀錄片以廣闊的視角、形象的手法對我國國情作了深入解讀,也生動展現了我國發展不平衡狀況,使人們對城鄉、區域等方面的發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

  發展不平衡,概括地説,是指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不匹配和不和諧的關係。它是人類社會發展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無論在全球還是在一個國家範圍內,發展過程的不平衡性始終廣泛存在,只不過在不同階段表現程度不同而已,必須客觀辯證地看待,歷史地、全面地、具體地進行分析。那麼,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是自然原因。我國幅員遼闊,地區間自然條件迥異,決定了不同地區發展存在“先天性”差異。比如,東部地區以平原為主,氣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佔據先天發展優勢;西部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氣候乾燥,生態惡化,交通閉塞,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貿易往來受到限制,經濟社會發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歷史原因。數千年來我國就一直存在發展差距,國家的經濟重心處在不斷變遷中。中原地區很長時間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唐代以後特別是北宋以後,經濟中心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轉移。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70%以上的工業和交通運輸設施主要集中在佔全國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帶。雖然國家在“一五”計劃、“三線”建設時期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投入和扶持,但總體不平衡狀況沒有從根本上發生改變。改革開放以來,縱向比較,各個地區都有很大發展;橫向比較,地區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國發展不平衡的一些問題,也與一定時期內實施的具體政策有關。比如,改革開放後,根據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實施了非均衡發展戰略,採取積極促進東部沿海率先發展、率先開放的政策,在投資、財稅和金融等方面對東部地區進行傾斜。這些政策給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帶動了整個國家的發展,但客觀上也拉大了東部與中西部發展的差距。

  四是體制原因。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發展不平衡問題還有體制的因素。比如,計劃經濟時代不盡合理的價格體制對城鄉、區域差距擴大有明顯影響,國家為積累工業化所需資金,長期維持了能源原材料産品和農産品的低價格,使中西部和農村發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觀念、資金和管理等的差異,市場競爭會造成不同市場主體的優勝劣汰,從而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也會擴大不同地區和同一地區不同主體間的差距。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涉及面廣,原因很複雜,是多種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響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