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七個怎麼看》 >

從“蝸居”走向“安居”——怎麼看房價過高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7日 11: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房價過高癥結何在?

  面對過高的房價,很多人坦言越來越看不懂樓市了,買房似乎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那麼,到底是什麼促成了目前的高房價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投資推動。隨著人們收入增加,投資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投資渠道偏少,近年來房價持續走高,使很多人以為房價只漲不跌、買房只賺不賠,紛紛加入“炒房大軍”,住房消費存在嚴重的“投資化”傾向。投資過度就是投機,投機性購房之風愈刮愈猛,對高房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資金推動。因為貨幣政策相對寬鬆,市場流動性充足,也就是説市場流通中的錢過多。2009年我國新增信貸規模近10萬億元,相當於過去三四年的增量。資金充裕必然刺激投資需求,而一些實體經濟受金融危機衝擊尚未完全走出低谷,大量資金就涌向房地産市場,必然使房價過快上漲。

  地價推動。近年來,“土地財政”導致的地價上漲成為高房價的一大推力。所謂“土地財政”,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讓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收入。比如,2009年沿海地區某市土地出讓金收入達1200億元,是地方財政收入520.79億元的2.3倍。由於很多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過分依賴、對房地産業拉動經濟增長過於倚重,再加上現行土地“招拍挂”(即土地用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出讓)制度不完善,價高者得,造成“地王”頻出,地價與房價相互影響、交替上漲。

  制度原因。我國房地産市場的發展歷史只有10多年,體制機制還不健全。比如,由於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雙重屬性,大多數國家住房既有市場供應的商品住房,又有政府支持投資的公共住房,我國在過去10多年較為重視通過房地産市場解決住房需求,面向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性住房供應不足,欠賬過多,造成住房供應的結構性失衡非常嚴重。再比如,房地産稅收制度不健全,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不徵收不動産稅的國家,使擁有或囤積大量住房的成本過低,也助長了投機。同時,房地産市場還存在不少權利不對等、信息不對稱、競爭不充分的問題。

  特別應看到,房價過高還與城鎮化快速發展有關。近年來,城鎮化持續快速發展,大量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城鎮化發展及城鎮人口自然增長對住房産生了新的較大需求,住房供應問題比較突出。按照1998—2008年的城鎮發展速度推算,到201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提高到52%左右,城鎮人口將超過農村人口。今後5年內,預計城鎮每年增加1500萬人,每年新增家庭500萬戶,其中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應更加顯著。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住房改善需求顯著增加,也加劇了城鎮住房的供需缺口,帶來了住房價格上漲的壓力。

  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講,高房價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許多矛盾在住房領域的反映。比如,長期存在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大量人口向東部地區和大城市集中,造成這些地區住房壓力過大;比如,現行的財政體制使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不對稱,成為引發“以地生財”問題的重要原因;比如,腐敗現象在房地産領域比較突出,導致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執行力弱化;等等。這些問題都直接或間接對房地産市場産生著影響。高房價不單單是房地産領域的問題,而是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網友提問

  網友:有人説高房價説到底是剛性需求支撐的,那麼,房地産市場的剛性需求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決定房價走勢?

  答:所謂剛性需求,是指供求關係中受價格影響較小的需求部分。房地産市場中的剛性需求,主要是指人們買房自住的需求,既包括首次購房,也包括改善性住房需求。一方面要看到,由於城鎮化加速、消費結構升級、“小家庭”增加等因素的影響,住房的剛性需求是比較大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剛性需求會受價格、政策和心理預期的影響,如果房價過高,大部分剛性需求會推遲實現。只有房價回調到部分購房者能承受的程度,剛性需求才有可能釋放。因此,僅靠剛性需求,支撐不了高房價。但剛性需求的存在,可以避免房價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