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2011年兩會特別策劃《這一年》 >

政協委員對“不公平”現象暢談十大感言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8日 15: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政協委員對“不公平”現象的十大感言

  中新社記者

  在今年中國總理溫家寶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公平”達8次之多,如“促進教育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等。一份針對上萬名青年網友的最新調查顯示,逾七成受訪者期待“兩會”成為中國社會公平的最大平衡器。

  10位正在此間參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接受了中新社記者採訪,分別就中國尚存在的“不公平”現象表達十大感言。

  ——數據為證。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張世平説,在一般企業中,幹部與普通職工、城鎮工與農民工、正式工與派遣工之間,存在著明顯不合理的收入差距。2002年至2009年中國GDP年遞增幅度為10.13%(年均),而職工工資扣除物價因素外年均增幅8.18%。23.45%的職工5年間未增加工資。

  ——有目共睹。一位不願具名的全國政協委員説,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存在於各個領域,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這樣下去會影響到社會穩定。這位家住北京的委員説:“有些事情是常識,不用説,大家也都明白。”

  ——“富人”深有感觸。著名演員鞏漢林説,中國最大的不公平是貧富差異。“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確實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我就是其中感受最深的。那麼也要看到,有一部分人的生活還處在貧困的邊緣。這種貧富差異會使社會的矛盾增加……富裕起來的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多參與一些公益、慈善活動。”

  ——比上世紀更不公正?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説,今天的社會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相比,在一些方面顯得更不公正,階層之間的差距更大,迫使學生只有考取名牌大學才能改變社會地位。

  ——不公平感是一種打擊。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副院長李冬妮説,雖然從著裝上已經看不出農民工的身份,但種種限制讓農民工始終融入不了城市,這種不公平感給農民工的打擊最大。

  ——差距過大危害穩定。農工黨中央常委陳建國説,改革開放30年來,總體上看國民收入普遍在增加,但收入差距也越來越大,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可以激發國民的工作積極性,但差距過大則會危害社會穩定。

  ——政策實施效率不高。天津大通集團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佔通説,經濟適用房的政策實施多年,在各環節政策實施效率不高,問題不斷;違規形式多種多樣,屢禁不止,造成了很多不公平。

  ——措施力度不夠。鐵道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永福説,目前中國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公平,且涉及面比較廣,區域之間、城鄉之間、企業高官與一般職工之間,分配都存在差距。制定措施還要抓落實,但是進展緩慢,大家感到力度不夠。

  ——公平不能走極端。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表示,制定法律時,沒有考慮公平、均衡,就容易從一個極端演變成另外一個極端。比如,如果過分強調保護弱勢群體,很可能就會養懶人。

  ——倡建公平保障體系。山西大學教授梁麗萍“不平則鳴”,呼籲完善社會管理,建立和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和突發事件應變機制;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逐步建立以權力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同時建立健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供應機制,實現基本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中新社記者林艷華、張冬冬、劉育英、趙建華、路梅、田張夢、符永康參加了此次調查式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