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杭州 >

為農村植入了文化的種子 杭州白馬湖農居變身SOHO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7日 10: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輛上海牌照的銀色法拉利跑車,在柴家塢一幢“百樂創意設計機構”字樣的農舍SOHO前停下來。

  浙江日報訊當藝術偶遇山村,當創意邂逅農居,它們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即使是從事創意産業的人士,恐怕也難以想象。

  作為杭州市的首家農居SOHO,小村莊柴家塢如今已成為杭城創意達人爭相搶駐的“寶地”。杭州將農居與SOHO組合,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理念——農居SOHO。結合新農村建設,在保留部分原住民的基礎上對村莊進行改造,將農居改造成具有美學特徵和文化創意的建築,然後出租給創意人士和創意企業。

  柴家塢這個曾經寂靜而美麗的小山村,因為藝術和創意的注入而沸騰起來,39幢農居被改造一新,一家家創意企業先後入駐,一批批創意人士絡繹不絕。古老的村莊華麗轉身,蛻變成美麗的蝴蝶,飛向文化創意産業的未來……

  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村落

  當我們慕名驅車到達柴家塢時,一幅充滿詩意的畫卷映入眼簾:一幢幢極富藝術氣息的農居錯落有致,院落門前還間或擺放著一兩件雕塑;整齊乾淨的路面蜿蜒曲折;路旁的花草隨風搖曳,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極目遠眺,整座村莊背靠青山,環繞在一片蒼翠的懷抱中。這就是柴家塢農居SOHO,一個充滿藝術氣息和創意氛圍的地方。

  幾位保潔員打掃著路面,兩位快遞員忙著分發包裹,參觀的人群一撥接著一撥。一輛上海牌照的銀色法拉利跑車從我們身邊徐徐駛過,在一幢“百樂創意設計機構”字樣的農舍SOHO前停下來。

  “是我朋友的車,他們過來談生意的。”百樂創意建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峰説,“有不少朋友都喜歡到這裡來。”他熱情地邀請我們參觀他的辦公室。

  這是一幢三層的裝修別致的小樓,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窗投到室內的茶几上,水缸裏紅色的小魚悠閒地擺著尾巴。看著沙發和桌椅,與辦公室相比,這裡更像是個會客廳。

  郭峰的公司是首批入駐柴家塢農居SOHO的創意企業。之前公司一直在建國北路辦公,2009年4月,他們在柴家塢租了一幢農居作為辦公室。問起最初為何選擇柴家塢辦公時,郭峰説,“這裡環境優美,非常適合年輕人工作,尤其幹我們這一行的需要思考的空間和良好的工作環境。這一幢建築從裏到外都是我們的創意空間。”而這在市區中的寫字樓幾乎是不能想象的,“市區的環境不太好。”

  柴家塢農居SOHO的確沒有令他們失望。在這裡入駐一段時間之後,公司一口氣又租下了6幢農居,將整個公司搬遷到柴家塢。目前有30多名員工在這裡工作,其中還有德國人。

  一家公司租下7幢農居辦公,看來柴家塢農居SOHO的魅力確實不小。郭峰坦言,“首先,柴家塢區域位置優勢很明顯。開始還覺得這邊的區位不好,交通不方便。其實一下高架就直通這裡,比起交通擁擠的市區,更方便。其次,這裡真山真水,自然風景很優美,閒暇的時候還可以去後面爬爬山。我經常跟員工説,在這裡工作1天,生命可以延長2秒。”

  有了天時地利,還需要人和。柴家塢農居SOHO吸引文化創意公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以這家公司為例,他們租了7幢3層樓的農居,簽訂了5年合約,前兩年免房租,後三年減半,一幢農居一年算下來才10多萬元的房租。這樣的價格在市區租寫字樓幾乎是不可能的。

  為農村植入了文化的種子

  柴家塢農居SOHO的建設中,不少村民外遷,也有一部分年紀較大的村民選擇留在村裏。郭峰説,“現在柴家塢願意留下的農民七八成都在這裡找到了工作,既增加了收入來源,也為企業解決了後顧之憂。在這裡,我們和農民相處得很融洽,這裡治安很好。”

  柴家塢農居SOHO的建設使得原本樸實的村莊變得更加優美,吸引了大批前來參觀的遊客,而這些遊客很多都是帶著考察和合作目的而來,這就為企業和合作者搭建了一個平臺,各取所需。“在這裡辦公不僅我們喜歡,就連我們的合作者也非常喜歡。”郭峰説,“很多朋友都喜歡這邊的環境,經常過來玩。品品茶,嘗點水果,大家隨便聊聊都很開心。”説話間,三三兩兩的客人進進出出。

  文化創意企業進駐柴家塢,不僅為這裡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更為農村植入了文化的種子。一方面,企業在對農居建築改造的同時,也將企業的思想和文化注入其中,改造後的建築對村民來説充滿了新鮮感;另一方面,農居SOHO這種模式對農民的思想産生了強烈的衝擊。他們的生活場所從農村轉移到了鄉鎮,從農居轉移到了居民小區;農民更多地接觸到文化創意企業全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方式,創意人員經常會與村民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新的文化和新觀念也傳播開了。郭峰經常會和村民聊天,“他們對我們的工作很好奇,經常問我,而且都希望我們以後能夠留下來。”

  除了百樂,柴家塢目前已吸引了二十多家創意企業入駐。“網易”丁磊租了兩幢民居,開了個“網易蘭亭”陶瓷工作室;中國美院創意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也從南山路搬了過來……

  走出公司,我們遇到當地村民陳銀兒,現在她還住在村裏。“村裏這兩年大不一樣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看著整潔的馬路,陳銀兒説,“以前哪有這麼好啊?都是這麼大顆的石子兒路。”説著她還用手比劃出石子兒的大小。

  2008年,柴家塢進行農居SOHO改造,陳銀兒的兒子在附近小區買了房子搬出去了,而她把柴家塢的主房租給了一家音樂公司,自己住在旁邊的輔房裏。“我家的房租算少的,2間2樓半的房子一年房租7萬。”不過,説到這裡,她還是挺開心的,“現在村裏年輕人都搬出去了,年紀大一點的不少在村裏找了工作,保潔員、管理人員或者在食堂裏。”我們問她有沒有工作時,她搖搖頭,“家裏早就沒地了,不做農活了。老公也退休了,現在就在家帶帶孫女。”看來,柴家塢農居SOHO帶來的還有許多村民頤養天年,享受兒孫承歡膝下的歡樂。

  一群遊客興致勃勃地走著看著,對這裡的一切特別好奇。一打聽,原來是來自內蒙古和新疆的參觀者。看來,柴家塢農居SOHO的美名已經遠揚了。

  蝶變是這樣進行的

  從一個普通的村莊到今天名揚國內的農居SOHO,柴家塢的蝶變確實令人稱讚。而這一切,是如何而來的呢?

  2008年,杭州市決定利用白馬湖區域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豐厚的人文底蘊,依託強勢的産業優勢,打造以城市有機更新為主導、以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以創意産業為基礎、以提升原住民生活品質為目標、以和諧創業為動力和以農居SOHO為特徵的“白馬湖模式”,將白馬湖打造為國家級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在這一年裏,按照“兩年形成框架,四年初具規模,六年基本建成”的“246”計劃,白馬湖生態創意城進行全面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營造,柴家塢也在這一年實現了華麗蛻變。

  為了讓當地村民儘快接受農居SOHO的改造,當地政府不僅投入2000萬餘元對柴家塢的街道、綠化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還對農居外立面改造按照建築面積每平米給予100元的補貼。改造大多是在原有基礎上的整修,從而最大程度減少了開發建設對環境的破壞。這樣,農民既可以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又著實省了一大筆錢。

  在農居的出租問題上,政府採取統一的拆遷政策和“鼓勵外遷、允許自保”的模式,使柴家塢村民既可以將農居産權全部出售給國家、舉家搬遷,也可以全部保留自住;既可以一半出租一半自住,也可以全部出租。村民們在農居SOHO的建設中嘗到了甜頭,平均每幢農居整租的收入可達8萬元。據了解,柴家塢的39幢農居中,有29幢完全出租給創意企業,有9幢部分出租,只有1幢未出租,大部分農民都搬出了村子租住到附近的居民小區。

  在農居SOHO模式中受益的不僅僅是農民,還有企業和政府。一方面,企業進駐柴家塢時享受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如前兩年免房租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等;另一方面,政府對入駐的企業也有一定的要求,工商註冊登記必須在這裡,而且每年至少要達到500萬元産值。

  無論是杭州市還是整個浙江省,甚至在全國,農居SOHO都是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建設的一種全新模式,而且可以説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模式。從20世紀起,LOFT類型的文化創意産業園區在西方興起並風靡全球。所謂LOFT是由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少有內墻隔斷的高挑且開敞空間。這種建築烙上了明顯的西方工業文明印記,在我國目前文化創意産業園區的建設中獨步天下,而柴家塢農居SOHO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這一格局。

  建立創意園區不將原住民遷走,充分保證他們的收入來源。讓創意人員、農民、管理者一起工作、生活,産業、農居、生活互相融合,這是農居SOHO給國內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