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奮鬥首頁 >

李景洲:陶瓷專家(4月29日)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16: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利英:我剛才聽了李老師講我非常感動,他真是為了恢復登封窯的傳統技藝,包括到現在他還要再創新,他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很辛苦,很執著、很敬業,那麼我們現在能看到這幾件東西,這是他辛苦的成果,為什麼這麼難?第一就是對登封窯的研究,因為登封窯的窯址沒有做過正式發掘,所以登封窯它的真正的內涵還沒有完全都揭示出來,那麼作為李老師,他要恢復古代的傳統技術,一定要有基礎,要有古窯,實物標本作為他的一個支柱,那在這方面他這麼多年已經收集了登封窯很多的標本很多的品種了。

  主持人:那會不會大家有這種想法説,你就算是技法再好,因為古董古董,大家因為它古所以覺得它值錢,但是我們現在用很高的技法把它畫出來把它燒出來之後,大家會不會覺得第一它的價值,因為它是新的,現在的東西,價值可能就不是那麼高,第二,如果你要強調它有很高的價值,大家會覺得這會不會是説有點模倣,甚至説的更那個一點贗品或者假的,會不會大家有這種顧慮?

  李景洲:這個兩個概念要搞清楚。一個是倣品,一個是贗品,現在圈子裏邊都知道,所謂贗品就是現在做的,通過做舊的手段當古董去賣,這叫贗品。所謂倣品,它標簽就是倣的,就是打這樣一個招牌,就是倣品,高倣的,不去矇騙,不去坑人。

  主持人:我們現在做的就是等於是高倣的倣品。

  李景洲:對。

  主持人:那這個倣品,到底它能有多大的藝術價值或者社會價值,呂老師您是搞經濟研究的?

  呂:現在一説瓷器,就説到高古陶瓷器,因為越老越值錢,事實上不是,現在很多現代的陶瓷也是很值錢的。一些,王院長現在比較了解,在香港美國都有拍賣的記錄,有達到幾百萬一件的。正因為他把這個目前的,把過去的傳統的技術和目前的高科技技術結合在一起,就燒出來那麼一件,它就非常有價值,所以現在陶瓷它的市場潛力是非常大的,如何去推廣,如何讓這些平民老百姓能接受它,這是一個潛在的一個大市場,因為我們知道過去這個陶瓷,尤其瓷器是給哪些人用的?給達官貴人用的。現在陶瓷發展,不僅是日用品上面,現在就最重要的一個大市場是在觀賞價值,它觀賞價值很高,現在叫盛世收藏,所以搞收藏的人士,不要僅僅盯住在古陶瓷上,現代陶瓷它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主持人:我按我的理解,您恢復登封瓷的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期望它能夠被現在的市場所認可,能夠解決生存,帶來一些市場價值。同時我知道好像您還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是怎麼,您是怎麼考慮的?

  李景洲:這麼難,我之所以能夠堅持主要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出發點。我出發點不是把它作為一個經濟項目,什麼考慮週期,短週期高回報,短平快,不是。我的出發點就是把登封窯這個陶瓷文化或者這個陶瓷的這個傳統技藝把它傳承下來。因為這個還有一個急迫感或者緊迫感吧,現在建設經濟發展很快,有些遺址有些標本大量流失,所以很多事情,尤其是標本的收集都是搶救性的,你比如説我早期收集那批也就是兼均汝之美那個青瓷,早期青瓷,現在再早已經找不到了,因為什麼?因為登封像這樣古陶瓷遺址密度很大,沒有力量去保護,農村蓋房子、修路搞一些其它工程都把它毀掉了。所以現在我很慶倖自己,有時候也感到很累很苦,有時候也感到很慶倖,慶倖在什麼,當時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我把這些東西搶救回來了成為一個見證,所以有了這批東西以後,既然在登封歷史上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做到這個程度,如果從我們手裏邊中斷了,不能傳承下去,不知道便罷,如果我已經做這個事情了,我不考慮對社會對別人,我也不是高大全,我至少對自己這個良心我不會感到很平衡,所以這就是我做這件事情的原動力。

  主持人:好像目前我們是拿到了河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不是?

  李景洲:我們已經拿到了鄭州市。

  主持人:鄭州市的。

  李景洲:非物質遺産,也是登封窯傳統燒造技藝,這是作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是非物質的 ,這已經審批過了,現在正在申報省一級的。

  主持人:對,這一路走來確實很辛苦,我們也看到了您身上的這份執著,那我們也期望,

  那在您的這個體驗調查這麼有紀念性的這樣一張照片上,給我們奮鬥中的年輕人留下一句您的奮鬥感言。

  李景洲:堅持堅韌堅守。

  主持人:也但願我們的年輕人在堅持堅韌堅守中,能讓我們中國這些美好的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謝謝李老師,謝謝我們的觀察員和觀眾,我們這期節目就是這樣,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