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奮鬥首頁 >

張傑:畫家(4月14日)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1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樊登:您就這麼隨意啊?

  張傑:隨意。

  樊登:命運就這麼簡單,然後有一個人碰到了,寄了一張聘書,你就飄泊到那邊去了。

  張傑:第二年大陸解放了,我什麼地方都去不了,也回不來,就在台灣就待了很久。

  樊登:就你沒有想到那一去以後就隔開了?

  張傑:我那時候有想到抗戰八年,難道這個也要八年嗎?其實八年也不行。 60年以上。

  樊登:現在總算是能夠自由地來往了。

  張傑:對。

  樊登:這個藝術家不是天生都很浪漫嘛?應該有很多女學生都很崇拜你?

  張傑:浪漫也要有本錢嘛。你連吃飯剛剛好。那只好吃好了就畫畫了。沒別的。

  樊登:您見到張老的時候,那時候不是張老,那時候還是年輕人的時候他是個什麼狀態?

  夫人鄺潔泉:我是跟他的朋友學畫。有一個建築師我到他那邊去學畫。那他剛好沒事,他就整天來指點我,他就來教我。

  樊登:一個老單身漢,然後一個勁的教您?

  夫人鄺潔泉:對、對。因為那時候我不知道他那麼老。

  樊登:看不出來是吧?那時候?

  張傑:因為我唸書很晚。小時候生病身份證上面的少報了幾歲。

  樊登:身份證上的(年齡)是假的。當職業畫家和當一個業餘的(畫家)

  就是一邊教書一邊畫畫的人的感受有什麼不一樣?

  張傑:你教書沒有職業畫家畫得好。為什麼?我們整天都在畫嘛。我認為你要多畫。一分天才九分奮鬥。就是畫得多才會畫得好。

  樊登:如果教書的話必然會分掉你的精力。

  張傑:對,分掉精力。你一定畫的(比較)差。

  樊登:這個是靠功夫熬出來的?于洋是這樣嗎?

  于洋:畫家是要靠自己畫得多然後才能畫得出來。其實美術史上的大師級的畫家,其實都有這樣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説他們的勤奮,他們的筆根不輟,他們的筆不離手。天天在那作畫。這樣找一種感覺,使他能夠充分地把自己的想表達出來的那種意向表達出來。我覺得這非常重要。

  樊登:寶利跟著這個張傑大師已經很長時間了?

  張寶利:認識有一年多了。

  樊登:您有發現老先生畫畫的勤奮的特點嗎?

  張寶利:剛見到他當時在上海。他上來就説,我們剛喝了一口水,他説我來給你展示我的作品。現場拿起很大的一個筆,現場就來給我們展示,就畫畫。就感覺到他真的是很敬業。

  張傑:我太太常常罵我,可是她常常也讚美我。只一句話,她説我很勤快。夫人鄺潔泉:很努力。

  張傑:很勤快。每天要畫,多畫多看那你總有好的作品。我每年展覽所以台灣人沒有(人)不知道我的。我是每年都展覽。展覽的次數很多。台灣很小嘛

  電視、報紙、雜誌一齣來全知道了 。所以台灣不知道我的人沒有。如果你問他張傑你知不知道?不知道(的)不是台灣人。畫家都畫荷花但專門用荷花來展覽的

  沒有別人只有我。我畫的時候都是豎起來的它會流動。他們説畫畫寫字好像是在練氣功,所以我身體很好。

  樊登:您為什麼會選擇荷花這個主題呢?

  張傑:台北有個植物園裏面有很多荷花,我就去畫。我要畫跟一般人不一樣,一樣的沒意思。就一畫畫出癮來了。為什麼?人家説你為什麼畫荷花?荷花葉子很大,花朵也很大,梗子很長。他們説畫畫寫字好像是練氣功。所以我身體很好。所以我就一直畫。畫多了我覺得荷花是夏天的,其實春天已經有了,小葉子。秋天蓮蓬很多,冬天有殘荷也很美。

  樊登:殘荷其實那個起伏是很有致的。

  張傑:都是線條,各種線條。葉子幾乎沒有了。所以每一個季節有它的美。所以我就連著畫了好幾年。最後那個植物園裏面有個歷史博物館我要開個畫展

  在那裏開荷花展覽不是很好嗎?畫家都畫荷花但專門用荷花來展覽的沒有別人只有我。“世紀荷花展”。

  樊登:多少幅作品?

  張傑:那個館長問我你有多少作品?我説你有多少空間?我擺滿。二樓最好的一個展覽地我就擺滿。展完了效果很好。

  夫人鄺潔泉:100多張。

  樊登:100多張?

  張傑:百來張,效果很好,很特殊。後來他館裏面決定台灣巡迴展覽。到東部、南部、中部去展覽。“荷花大師”就這樣來的。謝謝!

  樊登:我們業餘人士不太會解讀。我是會覺得您這個荷花跟一般我們看到的國畫的荷花反正不一樣,跟油畫的更不一樣了。這得于洋來解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