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馮驥才怒批地方耗鉅資造名人故里:荒謬之極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4日 10: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各地“再造古城”之風盛行———

  近年來,各地“再造古城”之風盛行,有的要重現歷史上的某些勝景,有的利用名人故里大做文章,花費鉅資打造以此命名的文化園城,美其名曰“弘揚”傳統文化,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此舉荒謬之極,“那是一種弘揚嗎?俄羅斯人為什麼不建一個托爾斯泰或普希金文化産業園?”

  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長年關注文化遺産保護問題,近年來,各地“再造古城”之風盛行,河南開封千億 “再造汴京”,類似的還有山西大同等地,不久前,“複製鳳凰古城”雖後被證實為噱頭,但也確有“再造一座古城”分流“老城”人流的想法,美其名曰此舉是為了保護老城。還有的地方則利用名人故里大做文章,花費鉅資打造以其命名的文化城或文化園區,賈平凹作家村、郭沫若文化城……舉不勝舉。

  馮驥才認為,這種現象是兩種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文化的産業化,二是文化的政績化。在他看來,此舉本身荒謬之極,“這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恥辱。”但也有觀點認為,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弘揚,馮驥才直言,“那是一種弘揚嗎?為什麼德國人或者奧地利人不建一個施特勞斯花園,或者貝多芬文化産業園呢?俄羅斯人為什麼不建一個托爾斯泰或者普希金産業園,你説這不荒唐嗎?”

  在馮驥才看來,政府應該做的應該是文化立法,執法,而文化本身的事情,應該更多地讓文化人自己去做。作為國家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馮驥才坦言,非遺保護在中國仍然面臨著重重困境。據悉,國務院批准公佈了3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共1219項。各省(區、市)人民政府也公佈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共8566項。這麼龐大的數目,在他看來,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據悉,政府建立名錄製度,除了日韓以外,很多國家都沒有,“我們的很多地方政府把申遺當作政績工程來做,但是在中國不搞名錄,大家又不重視。”

  他坦言,這是一個兩難的悖論。非遺的真正意義,在他看來,應該是生活的一種文化方式,比如豐收季節,用一種特別的舞蹈來表達豐收的喜悅,非遺的傳承,應該是人們在生活中還依然熱愛它,它還在人們的生活中存在,“民間藝術是大家需要享受的,不是拿給旅客看的。”

  據介紹,長年在基層作調研,馮驥才發現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雖然評定了,但是已經名存實亡,或者已經變味了。很多傳承人有的到城裏幹活,根本不做了,還有的人乾脆帶著非遺到城市裏來掙錢了。“我一直倡議要建立紅黃牌制度,但是到現在沒有一項被撤掉。”他説。

  近兩年,馮驥才又將大量的精力投入保護古村落,今年他還考察了好幾個古村落。去年,一次座談會上,他向總理提出了古村落的保護問題,得到了支持,建設部來找到他,大家定下規劃,派專家組先作試點調查,然後推廣普查,現在基本普查弄清楚了,這個數字很驚人,在2000年時,中國所有的古村落是370萬個,到2010年,還剩下261萬個,10年丟失90萬個,一年就9萬個,平均到每一天是多少?

  “耽誤一天,很多古村落就沒了,你要一想起這個,你心裏就冒火。”每念及此,他就掩飾不住地情緒激動。他説下一步工作,要進入專家審定、甄別,然後確定保護方式,目前這項工作有點停滯,因為需要幾個部委之間的協調。他説,將堅定地推動這件事情的進展,這是自己70歲後必須要做的事。

熱詞:

  • 文化
  • 文物保護
  • 名人
  • 非物質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