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運動5大誤區你“中槍”了沒 患病切勿堅持鍛鍊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14日 10: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上一週恰逢第四個全民健身日,廣州城內熱鬧非凡,羽毛球場、籃球場、游泳場等紛紛免費開放,引來眾多愛運動的市民。全民健身日的設立,緣于我國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後掀起的一股運動熱,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健身的需求,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開始,每年的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

  不過,愛運動的人多,可懂得科學運動的人卻少之又少。一項針對全國城鄉居民體育健身現狀的調查表明,經常參加體育健身的人佔總人口數的28.2%,而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缺少運動處方的指導和合理營養的保證,接受過科學健身指導的不足10%。

  在不少人的觀念裏,認為只要運動就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多運動就能甩掉身上那一堆堆討厭的贅肉,為了達到運動減肥的目的,只運動不補充營養。事實上,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別看運動很簡單,其實,它也有講究,做得好,事半功倍;做不好,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誤區一:強度越大越好

  曉雅一直體重超標,160cm的身高配上65kg的體重,使得她和同齡人比,給人以龐然大物之感。外形上的缺陷讓曉雅自卑不已,有一天受刺激後,她決定改變自己,每天都進行大負荷的鍛鍊。為此,她放棄了自己愛吃的高脂肪零食,開始幾天確有效果,表盤上的指針有回轉的趨向,曉雅為此高興不已,決定將她稱之為魔鬼訓練的方法持續下去。但後來,她卻覺得渾身無力,又餓又累,總是吃了再動,動了再吃,體重不降反升,不久就堅持不下去了。最終,曉雅放棄了運動,用她的話叫作:過自己的人生,讓別人去説吧!

  研究表明,體內脂肪的減少取決於鍛鍊時間的長短,而不是鍛鍊的強度。因為各種鍛鍊開始時,首先消耗的是體內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後才開始消耗脂肪。而人劇烈運動在消耗糖後多已筋疲力盡,難以再繼續堅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達不到減肥的目的。只有較緩慢而平穩地持久運動才能消耗更多的熱量。

  瘦身專家馬濤指出,過量的運動不但容易導致身體損傷,而且大強度的運動會超出身體和心理承受能力,當身心俱疲的時候,運動帶來的不是愉悅而是痛苦,不可能長期堅持,很容易半途而廢。有資料顯示,當運動的負荷超出了機體的耐受能力,會出現一系列反應,大強度、大運動量的鍛鍊還易引起運動損傷。對於沒有鍛鍊習慣的人而言,由於肌肉力量較弱,反應能力、協調性、耐力水平等較差,如果運動強度過大或者運動量過大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關節肌肉扭傷,或者比較嚴重的肌肉酸痛。

  誤區二:患病時堅持鍛鍊

  在很多人的意識裏,對待感冒、發燒這類小病,只要“發發汗”就會好。為此,不少人選擇健身、踢球、跑步等“運動療法”,希望出一身熱汗來抵抗感冒病毒。

  “過去大家都會有感冒了運動一下讓自己出出汗的觀念,其實這並不科學。高強度的運動雖然能讓人大量出汗,但在感冒時期,這一做法並不可取,運動會加重心臟的負荷,反而可能引起心慌、胸悶、頭痛等更為不適的症狀,極易誘發病毒性心肌炎。”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附屬醫院許頂立教授表示。

  據介紹,運動時會大量出汗,體內的毒素排出較快,表面上看,可以暫時緩解感冒的症狀,但會埋下不小的“隱患”。因為,激烈的運動後大約24小時內,會出現免疫抑制的情況,在這段時間裏,免疫細胞開始“罷工”,進行休息調養,而感冒病毒入侵體內,正需要免疫系統與之鬥爭,沒有免疫細胞,感冒病菌自然分外猖狂,很可能讓小感冒演變為病毒性心肌炎、肺炎、風濕病。

  同時,運動後機體代謝會相對旺盛些,這樣大量消耗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等,會削弱身體的抵抗力,“脆弱”的抵抗力在人多的運動場合,常常經不起任何細菌的攻擊,加重疾病的程度。

  誤區三:運動時大量喝水

  有不少人認為,運動時不能喝水,因為這會引起腹痛,增加心肺負擔。其實,人在運動時會出汗,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大量出汗會使身體脫水,因此運動時可以喝水,而且應該採用少量多次的補水方法。

  水在人體中具有止渴、稀釋血液、散熱、潤滑、利尿、運送營養等功效。人體在運動時能量代謝增大,産生大量的熱能,除用於肌肉活動外,還要産生大量的熱,使體溫升高。出汗蒸發是散熱的主要方式,汗液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大量出汗會使機體脫水,因此運動中正確的補水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公共衛生專業博士陳祖輝表示,在劇烈運動後,往往會出大量的汗水以帶走熱量,汗水同時也會帶走人體血液中的一部分鹽分。如果馬上喝大量的水,會增加汗水的排出,使鹽分損失更多,還會增加血液循環的量,從而加重心臟的負擔,或出現“水中毒”的情況。所以,人在劇烈運動後不宜馬上喝水。補水的最好方法是少量多次,不要猛喝,運動中每15-20分鐘飲水150-200毫升,每小時的總飲水量不超過600毫升,這樣既可以保持體內水的平衡,又不致因為大量飲水增加心臟和胃腸的負擔。也可以採用運動前飲水的方法,在運動前1小時補水300毫升。

  誤區四:只有出汗才有效

  在運動過程中,有不少人會説“你那哪叫運動,連汗都沒有出”,言外之意,即是説對方做的都是無用功,沒有起到鍛鍊的目的。事實是否果真如此?是否一定要出了汗才算運動有效?

  對此,專家指出,事實上,運動出汗與否,不能用來衡量運動是否有效。人體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躍型和保守型兩種,這與遺傳有關。上體育課時,老師一般會讓先熱身,其實這是為了適應後續鍛鍊,有利於伸拉,以免造成損傷,熱身並非就一定是出汗。

  那麼適度、有效的運動標準什麼?對此,專家表示,可用自我感覺強度測定法進行測試,分為輕鬆、有點吃力、吃力、很吃力、非常吃力。如果自我感覺“有點吃力”和“吃力”為適宜的運動強度,感覺“輕鬆”則強度不夠,感覺“很吃力”或“非常吃力”,則過度了。

  專家建議,運動的強度和量要根據個人的鍛鍊目的和體質狀況,區別對待,最好是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制訂一個合乎自身情況、循序漸進的鍛鍊計劃,每週鍛鍊5-6次,每次45-60分鐘,並長期堅持下去。對於平時沒有鍛鍊習慣、運動能力和體質水平較差的人,尤其有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要特別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

  誤區五:空腹鍛鍊效果好

  30歲的王女士,158cm的身高卻有70kg的體重,因肥胖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此,她有意控制飲食再堅持運動鍛鍊,而最近一段時間,更是空著肚子運動,最初還有效果,可一段時間後,老覺得頭暈、眼花,不知得了什麼病。

  對於王女士的做法,專家表示不可取。運動需要能量,缺少能量會造成頭暈、心跳加速、出冷汗等問題,嚴重的可能會發生猝死。經臨床證實,空腹鍛鍊時,人體內的血糖會降低,會引起頭痛、四肢乏力甚至出現昏厥現象。同時還會産生饑餓感,出現腹痛,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等。

  美國運動醫學專家坦福教授的測試報告指出,人在飯前運動可以提高體內代謝率。運動停止後,代謝率仍處於高水平,會繼續消耗體內熱量。另外,飯前運動還能降低糖元的儲量,使碳水化合物不易轉化為脂肪,所以運動時間應安排在飯前。但必須在運動前1.5-2小時少量攝入一些碳水化合物,以保證運動中有充沛的體力。

  -小貼士

  不同年齡段人群對應運動量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不同階段人群適當運動的推薦標準,達到如下標準的鍛鍊者可獲得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益處。

  5—17歲年齡組:5—17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應每天至少累計60分鐘中等到較大強度體力活動或運動;大於60分鐘的體力活動可以得到更多的健康效益;每週至少應進行3次較大強度運動(運動時達到60%以上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齡數),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等。

  18—64歲年齡組:18—64歲成年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週至少75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運動結合;有氧運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每週至少有2天進行大肌群抗阻運動(力量活動,如舉啞鈴)。

  65歲及以上年齡組:老年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週至少75分鐘較大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高強度丙種運動的組合;有氧運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為獲得更多健康效益,老年人應增加有氧活動量,達到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週150分鐘較高強度有氧運動或中等和較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結合;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週至少應有3天進行提高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每週至少應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因健康狀況不能達到所建議的身體活動的老人,應盡可能在能力和條件允許情況下積極進行身體活動。

熱詞:

  • 中槍
  • 糖消耗
  • 運動能力
  • 運動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