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北京小學將推中醫文化進課堂 不列入課表不考試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25日 04: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漫畫任夢真

  北京五中分校的老師指導學生練太極拳時講解中醫調整氣息的知識。本報記者王海欣攝

  小學下學期將推中醫進課堂

  屬於非常規課程不入課表不考試 授課人全部選自普通教師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獲悉,本市計劃全面啟動“中醫文化進校園”工作。下學期起,全市統一的中醫校本課程(小學版)將正式啟用,該課程老師將在本週報名遴選後接受中醫部門培訓。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課程旨在普及中醫文化,非硬性規定,課程不進課表,不列為考試項目。

  中醫小故事進小學讀本

  據了解,“中醫文化進校園”是本市開展中醫藥文化建設年工作的內容之一,由市中醫局、市教委、市文化局、市衛生局等多部門聯合舉辦,旨在通過多種形式在校園內傳播中醫藥傳統文化。

  目前,市中醫局及市教委已聯合編印了《青少年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讀本(小學版)。中學版編制工作正在進行中,最快有望明年面世。小學讀本內容包括,鮑菇濟蒼生、神農嘗百草、道人仙方療骨傷等淺顯易懂的中醫知識和故事。中學階段讀本,將內容融入生物、化學、歷史等日常課程中,如體弱的林黛玉為何服用人參養榮丸?天體運行和四季變化中應如何調節生物鐘?醫學史上最早在手術中應用全身麻醉的人是誰?這些問題學生將在不同科目的學習中學到中醫知識。

  不列入課表不進行考試

  據了解,中醫進課堂只作為中醫知識推廣,非硬性規定的課程,不會進入中小學課表,也不安排考試。

  市中醫局計劃于本週啟動對該課程內容教師的報名遴選工作,從生物、語文、歷史、國學文化老師中選拔一批對傳統醫學感興趣的人員,通過基於統一讀本內容的集中“充電”,鞏固中醫藥傳統知識。

  相關負責人稱,與語文、數學等科目不同,中醫知識將突出故事性和文學性,向小學生們傳遞生活保健、心理調節、國學等傳統文化的元素。因各區縣教育資源不均衡、師資力量不均,因此將逐步推動中醫藥文化進小學的工作,東城等中醫文化基礎較好的區縣有望在一年內實現中醫文化進小學的全覆蓋。

  授課方式

  小學:多種方式普及知識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介紹,針對小學生的生長髮育及認知能力等特點,市中醫局和市教委聯合編印了《青少年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讀本(小學版)將作為全市統一的校本課程,于下學期起正式走進小學校園。這也是全市第一本針對中小學生的中醫文化校內普及讀本。記者獲悉,該讀本將通過中醫藥校本課程班、中醫藥興趣班、中藥種植園地等多種形式進行普及。

  中學:融入日常課程學習

  在進入小學的同時,中醫文化也將走進中學課堂。市中醫局介紹,目前,中醫文化在中學內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試點探索。市中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小學而言,中學課程分科較細,課業負擔也較重,從目前的試點情況來説,多種形式並存的同時,通過多學科融合的形式來傳遞中醫理念將成為中學校園內普及中醫知識的主要方向之一。

  教材背後

  高手所編教材太深內容全刪

  記者獲悉,中學版本的校本課程的統一教材最快於明年亮相。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因教材初版是由寬街中醫醫院的醫生主要負責編寫的,內容較為專業和深奧。因此,在試行版中,此部分內容已被全部刪除,將把中醫專家、教育專家、心理認知專家、文化專家等匯集在一個平臺上,改為用通俗的語言把基礎的東西講明白,如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

  探訪試點校

  北京五中分校:中醫知識融入選修課

  坐落在地安門東大街北側的北京五中分校鬧中取靜,與其他中學的最大不同是,它有一套自己的課程體系,共有職業體驗課、創意手工課等43門選修課,中醫健康與養生課即是其中之一,而包括烹飪、武術等校內特色課程則讓孩子們將掌握的中醫傳統文化由理論應用到實踐。

  該校教務主任韓竹介紹,學校通過一門中醫選修課和覆蓋多門傳統課程的“1+N”模式來使學生們真正理解、掌握並喜歡上中醫文化。中醫健康與養生課是由北京中醫研究所的中醫專家負責講解,目的是讓學生們了解中醫文化,普及正確的養生理念。課上會根據不同的體質,給學生們一些最基本的養生茶配方並教他們煮藥茶。希望在向學生灌輸健康養生理念後,他們能把這些知識理念帶回家,與家庭成員共分享,讓健康養生的觀念進一步得到擴散。通常以小故事的形式來介紹古代名醫,教學生正確看待中西醫的差別。

  同時,通過組建包括多學科老師在內的中醫教研課題組,草擬了一本《中醫藥文化初中教學用書》,其中,將結合語文、歷史、生物、健康、體育等課程內容,將中醫治未病、天人合一、貴在仁心等理念貫穿其中,于本學期起正式用於課堂上。

  武術課亦是如此,一套太極拳打下來,初二年級的丁傲軒和王子涵顯得氣定神閒,僅一個學期,就已將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等16個招式做得像模像樣,他們最大的收益是學會了調整氣息,如遇到難解的數學題時,調整氣息可以摒除緊張情緒,而將精力更集中。“你得先將語速慢下來”,當被記者問及如何調理氣息時,王子涵笑著説道。

  對話

  市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

  普及青少年中醫知識可避免陷文化“誤區”

  京華時報:中醫文化進校園預期達到什麼效果?是否有強制指標?

  市中醫局:中醫文化進校園不是要講中醫知識,就是一種文化的熏陶,一種中醫保健理念的熏陶。比如牡丹既是藥、也是花,也是詩歌,不是為了讓孩子了解牡丹是屬於哪個科哪個目,有何功效,而是讓他知道中藥是種文化,這種文化不僅和中醫有關,和國學、中文也有關係。不論是開設中醫選修課,還是讓孩子們親手種百草,看到草藥的生長變化,都是想讓孩子身體、心理的成長髮育更健康,比如合理膳食可以減少小胖墩、腳趾抓地可以預防近視眼、辨證論可以提供解題思路、天人合一則會讓孩子們的焦躁易怒感減輕。但抓普及到什麼程度,並無定論,至少孩子是知道祖國醫學是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的。

  京華時報:目前,社會上有國學啟蒙班,部分學校也已開設中醫選修課,這次中醫進校園的最大特點是什麼?

  市中醫局:此前部分學校已經在做了,但這次是想通過全市層面的規範,把傳統文化進校園形成統一的模式,固定下來。除了中小學版本的校本課程外,我們對校園內的中草藥種植也將進行規範,設計一批外形和變化與孩子興趣吻合、藥食同源的品種,包括迎春花、連翹、薄荷、百合等,目前專家正在制定。孩子的興趣很關鍵,周傑倫的《本草綱目》一下子就把孩子的興趣調動起來了,但多是因為對明星的崇拜。隨著中醫文化的普及,可能以後孩子們會對歌詞的內容更感興趣。

  京華時報:近日媒體報道的“甘肅醫務人員9天打通任督二脈”的消息是否體現了小説文學和中醫文化的混淆?

  市中醫局:“打通任督二脈”在文學理念和醫學理念中是有所不同的,是武俠小説的術語或感受,但中醫上並不存在此説法,如果認知醫學規律,可以避免此類誤解。因此為了讓孩子們正確了解穴位的位置和作用,不舒服的時候如何進行簡單處理,我們也會對孩子教授一些簡單的穴位知識,讓孩子們知道,暈的時候可以掐掐人中,噁心的時候捏捏合谷。

  鏈結-讀本揭秘

  記者在《青少年中醫藥文化知識》普及讀本(小學版)中看到,既有“扁鵲望齊桓公洞察入微的中醫望診”、“道人仙方療骨傷動靜結合的中醫骨科”“一味‘黃土'救太子錢乙與中醫兒科”等通過一個個小故事加漫畫串聯體現的中醫基本知識,又有“春捂秋凍,到老不病”“胃不和則臥不安”等貼近生活的中醫小常識。

  同時,針對近年來不斷升溫的“航天熱”,讀本中也與時俱進地設有“中國航天員的‘私房藥"章節。“受太空因素的影響,航天員可能會失去方位感,發生頭暈、嘔吐、噁心等,但(‘神舟七號')3位航天員沒有一個發生此病”,因為中醫專家專門為他們配備了包括湯藥、藥茶、藥浴、按摩、理療等“私房藥”,還有可提高心血管功能的“太空養心丸”。

熱詞:

  • 中醫文化
  • 進校園
  • 課表
  • 王子涵
  • 胃不和
  • 養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