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黑暗中走出坦途:盲人郵遞員鐘桂芳鄉間送報40年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15: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成都10月19日電(記者許茹)這幾天,鐘桂芳婆婆正忙著往自己的新家裏添置家什,過些日子她們一家四口就要搬進新家。成都土地整理農民集中居住,免費分給她的14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她在新家裏收拾這兒收拾那兒,讓人無法相信她是個盲人,但就是她,在過去40多年,摸索著行走于郫縣新民場鎮的鄉間小路,摔過跤,受過傷,堅持著每天準時把報紙送到訂戶手上。

  10點一過,鐘婆婆挎上“中國郵政”的綠色郵包,鎖上房門走出她現在居住的小院子。院子外是一條Z字形的小路,只有1米多寬,剛下過雨,還有些泥濘。鐘婆婆用她的盲杖探著路,避開路上的溝溝坎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取報的新民場鎮郵政代辦所距離鐘婆婆家大約2公里,這段路鐘婆婆要走上一個多小時。鐘婆婆告訴記者,為了準時,她特地託人買了一塊會報時的電子錶。説著,鐘婆婆從兜裏掏出了電子錶,按了一下,舉到耳邊聽了聽時間。

  郵政所的代辦員王明成每天都將鐘婆婆的報紙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好,先是《人民日報》,再是《四川日報》,然後是《成都商報》……鐘婆婆接過報紙,熟練的揀出《成都日報》、《人民日報》、《四川工人報》,從中間整齊折好,摞在一起,然後裝進自己的綠色郵包,邊裝邊説:“這些是村支部辦公室的,這份是加油站的。”

  “有沒有特快?”臨出門鐘婆婆對王明成問道。

  “沒有。”王明成回答。

  “沒有,我就走了。”説著,鐘婆婆整理好自己的郵包,邁出郵政所的大門,仔細聽著路上有沒有車輛之後,小心翼翼過了馬路往送報的第一站方向走去。

  鐘婆婆告訴記者,她17歲開始送報,開始的時候是牽著母親的手,走了兩三次之後,努力把每個地方都記在心裏,慢慢地就熟悉了。“原來送報的地方,比較分散,路也不好,每天來回要走10多公里;現在路平了,不過車也多了。”鐘婆婆説,“現在好心人多,有些人會提醒我有車讓我靠邊走,有的會牽著我走。”

  走了大約500米,鐘婆婆向左邊的路拐過去。她指著旁邊的一個垃圾收集點説:“過了這個垃圾桶,就快到了富民食品廠了。”

  “劉伯。”鐘婆婆在食品廠門口大喊了一聲,一個帶著藍色帽子的中年男人趕忙走出來。“這是《中國安全生産報》,給你。”鐘婆婆從包裏摸出一份報紙交給劉伯,寒暄幾句之後轉身走向下一站。

  鐘婆婆從1965年開始,除了中間中斷的7年和週末、節假日外,無論颳風下雨都堅持送報。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網友莉莉説:“無法想象一位眼盲的老婆婆,是如何完成看似簡單對她並不簡單的送報工作。向她致敬!”

  現在,鐘婆婆送報的收入從最初每年的20元逐步增長到1200元,加上農村低保、特困殘疾人專項補助等補貼,鐘婆婆現在每個月有455元的生活費。“做郵遞員雖然掙得不多,但是讓我能夠自食其力,也能出去走走多認識些人。”鐘婆婆説,“只要我還能走,就會繼續送下去。”

(編者注:本文來源於新華社,時間為2011年10月20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鐘桂芳
  • 鄉間
  • 送報
  • 盲人
  • 郵遞員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