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支教老師返鄉後籌款80多萬為山區學生造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11: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8月29日上午,在甘肅省隴西縣宏偉鄉賈家屲村華尖河邊,伴隨著孩子們的陣陣歡呼聲和推土機的轟鳴聲,“寧波市民愛心橋”正式奠基。沿河兩岸兩個鄉的500余名村民,傾村出動,來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我們祖祖輩輩都想造這麼一座橋,沒想到今天成真了!娃今後上學不用再走一個半小時的路了。”一大早,69歲的槐樹岔村民王建邦老人就與孫女王婷婷一起站到河邊,“感謝寧波的好心人,感謝嚴老師!”

  坡陡溝深,孩子上學極其不便

  村民口中的“嚴老師”叫嚴意娜,是個26歲的寧波姑娘。2009年10月,她受所在單位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派遣,來此義務支教。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宏偉鄉,是甘肅最貧困的地區之一。支教期間,嚴意娜利用課餘時間,翻山越嶺登門家訪,足跡踏遍全鄉溝溝壑壑,給家長們介紹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在她和其他支教老師的共同努力下,賈家屲小學的成績從縣裏最後幾名,提高到全縣第一名。

  賈家屲小學的孩子來自周邊4個自然村,這裡地廣人稀,坡陡溝深,孩子們上學極其不便,離校最遠的一對小姐弟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足足需要3個多小時。家在槐樹岔的孩子們上學更加艱難:賈家屲與槐樹岔之間有一條深溝,溝底是一條河,每逢雨雪天氣,家長和老師們必須在河的兩邊接力傳送,才能使上下學的孩子安全往返。不少家長因擔心孩子路上的安全問題,只能放棄讓孩子上學。

  在親身體驗了過河的艱辛後,堅強的嚴意娜為孩子們哭了,她下定決心,要幫孩子們在這道深溝之上造一座橋。

  3個月的支教生涯結束後,嚴意娜帶著高原的塵土回到故鄉,也帶回了造橋的念頭。然而,高達80多萬元的造橋費用,同樣像一條深溝橫亙在她的面前。

  決意修橋,愛心行動家鄉支援

  嚴意娜是幸運的。寧波,這個哺育她成長的愛心城市對自己的好心女兒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支持。

  早在去年12月,嚴意娜就曾經將支教的親身經歷寫成文字,發表在寧波東方熱線天一論壇上,呼籲市民為孩子們捐贈衣物和學習用具。她希望把這裡的情況介紹給家鄉人民,為孩子們爭取更多的幫助。

  這篇3000字的帖子,打動了網友們。不到半個月,1萬多件衣物和1000多件學習用品發往賈家屲小學。嚴意娜將這些衣物分給全鄉15所中小學校。

  在她的感召下,寧波市民已與100多名學生結成幫學對子,使這些孩子不再因貧困而輟學。

  當嚴意娜決定造橋時,再一次得到熱心人士的支持。“愛心同盟”、“分享愛心俱樂部”全力參與,愛心企業家慷慨解囊,橋梁工程師隨行考察,廣大市民熱情捐贈。經歷了種種週折後,造橋資金終於到位。

  在黃土高原選址造橋,技術上有著相當大的難度。當嚴意娜為造橋方案犯難時,柳正華站了出來,他是一家路橋建設公司的總工程師,表示願義務隨同嚴意娜前往現場組織施工,確保造橋項目保質保量進行。

  在嚴意娜籌集造橋資金時,一名企業家主動與她聯絡,願意一次性捐款補齊所有缺口,而當時預估缺口是52萬元。捐贈這樣一筆鉅款,企業家只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求嚴意娜監督好造橋工程,保證橋梁質量,另外一個就是不要將他的個人信息公開。

(編者注:本文原載於人民網,時間為2010年8月31日,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熱詞:

  • 支教老師
  • 嚴意娜
  • 籌款
  • 造橋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