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王亞偉去向成謎范勇宏或赴任基金業協會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07: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繼華夏基金王亞偉離職在“五一”期間正式得到確認之後,華夏基金總經理范勇宏離職一事近期也在市場上傳得沸沸颺颺,華夏基金雙雄的出走,將對公募基金老大華夏基金産生什麼樣的衝擊?中國公募基金業又將何去何從?

  王亞偉去向成謎范勇宏或赴任基金業協會

  截至記者發稿,雖然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的消息已經得到了證實,但對於這位中國公募基金的傳奇人物的下一站,卻依然迷霧團團,目前市場流傳的版本包括了前往其他基金公司、中信産業基金、全國社保以及自立私募門戶等。

  一位基金業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對於王亞偉來説均不太可能。“他(王亞偉)在華夏基金呆了那麼多年,如果要去其他的公募基金,無論是天弘基金還是嘉實基金,都不如呆在華夏。”而對於自立私募門戶,這位基金業人士則表示可能性很小,“相對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非常累,産品推介,客戶維護等都要自己親力親為,這種情況下,能有多少時間和精力靜下心來做研究和投資呢?實際上,在中國目前的私募基金當中,能把以上做到兼顧的很少,一些名聲很高的私募基金經理更多的是私募基金的形象代言人。”該人士認為,王亞偉目前無論是在名還是在利上,都已經“無所求”,去私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實際上,就在稍早之前,曾有傳言稱王亞偉將加盟華夏基金老同事郭樹強執掌的天弘基金,但天弘基金卻對此予以了否認;而對於王亞偉將加盟嘉實基金的傳言,嘉實基金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沒有聽説過,但表示歡迎,認為如果屬實將是對嘉實基金的一大利好。

  相對於王亞偉而言,華夏基金的另一巨頭———總經理范勇宏也于近日傳出了將離職的消息,有傳言稱,由於基金業協會成立在即,范勇宏將離開華夏前往基金業協會擔任副會長一職,記者就此事向證券業協會求證,對方表示沒有聽説過,但另一位來自於證券業協會的人士卻表示“無風不起浪”。

  公開資料顯示,王亞偉1994年進入中信國際合作公司,1995年,王亞偉進入了華夏證券公司,在當時全國最大的證券營業部華夏證券北京東四營業部任研究部經理。而正是在這裡,王亞偉結識了范勇宏。公開資料顯示,范勇宏曾任華夏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華北業務總監、華夏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四營業部總經理、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幹部。

  1998年,中國公募基金業起步,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開始籌建,王亞偉跟隨范勇宏加入籌備組。1998年4月28日,華夏基金旗下第一隻封閉式基金———基金興華成立,1998年4月28日-2002年1月8日期間,王亞偉最初擔任基金興華基金經理助理,之後任基金經理。2001年12月18日-2005年4月12日期間,王亞偉擔任了華夏成長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05年12月31日起,王亞偉開始擔任華夏大盤精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又于2008年10月23日起擔任華夏策略精選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2006年以來,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每年的業績排名中均處領先地位,自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高達1185 .15%,年化回報率達39 .15%,而自王亞偉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以來,其平均年化收益率更是高達49.55%。

  2006年,華夏大盤以154.49%的業績在118隻基金中排名第12,對應上證綜指漲幅達到了130%。2007年,華夏大盤以226%的凈值增長率奪冠,是同期上證綜指漲幅的2.33倍。王亞偉至此一舉成名,成為了中國股民心中的“股神”。2008年,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大熊市中,華夏大盤凈值僅下跌34.88%,在抗跌榜中排名第二,這一表現也最終確認了王亞偉在公募基金的旗幟地位。2009年,華夏大盤以116.19%的凈值增長率再次位居第一。華夏策略精選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84.30%。2010年,王亞偉僅次於孫健波居於亞軍。

  自王亞偉名動天下以來,往往一隻股票一經發現被王亞偉買入就會受到熱捧,結果導致其股價被推高,形成所謂的“王亞偉效應”,除了在定期報告中披露的重倉股外,王亞偉的“隱形重倉股”更是受人關注,甚至出現了“王亞偉概念”的股票,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然而,隨著王亞偉的出走,這段傳奇故事終將告一段落。

  雙雄出走陽琨或成下一個力捧對象

  對於王亞偉的離職,首當其衝的受到衝擊的莫過於華夏基金。WIN 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華夏基金旗下共有26隻基金産品,合計份額為1897.57億份,總資産則為1977.5億元。在上述資産規模中,截至2012年3月31日,王亞偉所執掌的華夏策略精選和華夏大盤精選的資産凈值分別為25億元和47億元。僅從規模來看,王亞偉所執掌的産品不足百億,很難想象會對華夏基金這個龐然大物産生多大影響。

  然而相對於這兩隻基金的規模而言,分析人士認為,王亞偉是華夏基金的一面旗幟,其執掌的兩隻産品也是華夏的拳頭産品,一旦王亞偉離開,將可能動搖華夏基金份額持有人對於整個公司的信心,不排除出現大規模贖回的可能。實際上,據華夏大盤精選和華夏策略精選的一季報顯示,華夏大盤精選2011年底份額為6.22億份,截至今年一季末,總份額為4.62億份,贖回份額高達1.599億份,縮水比例達25.69%;華夏策略精選的規模則從12 .17億份縮至11 .59億份,贖回量為5834.35萬份,縮水比例為4.79%。

  由於華夏大盤精選和和華夏策略精選長期處於封閉狀態,一旦贖回,就可能再也進不去了。而從華夏大盤持有人結構來看,截止2011年12月31日,華夏大盤11597個持有人持有6.23億份,戶均持5.37萬份;其中57.96%的持有人是機構,合3.61億份,個人持有2.62億份。考慮到個人客戶的行為不具有一致性,贖回來自大資金的可能性很大。有分析人士認為,正是因為此前王亞偉出走的可能性較大,機構才開始撤出這兩隻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現金分紅的基金産品。

  “相對於王亞偉,我更擔心范勇宏離開對華夏的衝擊。”一位基金評價業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王亞偉是交易員出身,在華夏基金內部,平時同其他基金經理的交流實際上並不多,即使離開,實際上並不會對華夏的其他産品産生多大的影響,但范勇宏就不一樣了。“這麼多年來,在范勇宏的執掌之下,華夏基金一直執行鐵血的業績考核制度,無論你是多有名的基金經理,只要連續兩年業績排行在同類産品後1/3,同樣毫不客氣。”該人士認為,一旦范勇宏離開之後,來自中信證券新任命的“舵手”能否將這種傳統保持下去,華夏基金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管理和人事上的獨立性都很難説。

  渤海證券表示,由於事件確定後,投資者對於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兩隻基金贖回預期的延續,可能會促使其繼續拋售重倉股、降低倉位從而緩解贖回壓力,因此建議投資者關注其重倉股的拋壓風險以及同樣重倉持有這些股票的偏股型基金的凈值波動風險。

  業界對於王亞偉離開之後誰來接班也頗有揣測。而從華夏基金“造星”能力最強的産品———基金興華的歷任的基金經理來看,包括了王亞偉、江暉、石波、郭樹強、羅澤萍、張益馳、劉文動、陽琨和楊明韜。自從劉文動升任華夏基金投資總監之後,陽琨就擔任了這只基金的基金經理,從陽琨的業績表現來看,執掌基金興華和基金興和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有望成為華夏基金力捧的第二個王亞偉。另外,劉文動、羅澤萍和鞏懷志也有可能會接任。

  公募最後一面旗幟倒下

  對於此次王亞偉和范勇宏出走的原因,市場揣測頗多,其中最為流行的,就是其與大股東中信證券的不和。

  自中信證券入主華夏基金後,范勇宏與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之間的矛盾就開始顯露。在中信證券每年一次的年會上,范勇宏從未露面。此前,為了符合監管要求,中信證券不惜放棄自己旗下的中信基金,讓華夏基金吸收合併中信基金。在華夏基金吸收合併中信基金之後,人員變動也隨之到來,但范勇宏強烈要求保留華夏基金管理和人事上的獨立性。對於華夏基金的這種強勢態度,當時作為全資股東的中信證券的惱怒可想而知。

  此後,因監管要求,中信證券不得不出售手中51%的華夏基金的股權。據傳,華夏管理層一度自己接洽潛在購買者,試圖主導此次股權出讓,但最終還是讓大股東中信證券佔了上風。2011年,中信證券轉讓了華夏基金51%的股權,作價高達83.44億元。

  中信證券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末,華 夏 基 金 總 資 産2 9 7 2 6 6 .6 5萬 元 ,凈 資 産234549.30萬元,營業收入283994.92萬元,利潤總額88508.83萬元,凈利潤66735.61萬元,員工764人。但與此同時,華夏基金向中信證券貢獻的現金紅利卻高達69671萬元,已經超過了華夏基金全年的凈利潤。在近乎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華夏基金只好以給員工降薪來應對。2012年,華夏基金全體職工減薪15%-20%,高管降薪幅度甚至達到20%。

  實際上,范勇宏很早之前就公開表示,只有建立以人為核心而不是以股本為核心的治理結構,基金行業才能長久健康發展。

  而另一位證券業人士則對記者表示,除了眾所週知的股東與管理層的不合之外,A股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也是促使此次王亞偉離開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以來,交易員出身的王亞偉擅長博重組、精於選股,在多個重組股中上演了股市神話。然而,隨著創業板退市制度的出臺,主板和中小板退市制度改革的啟動,這種投資的土壤正在逐漸失去。實際上,早在2009年,王亞偉就曾罕見的公開表示,“如果我的投資風格確實無法再適應公募基金髮展的要求,我也只能考慮其它的發展路徑。”

  隨著王亞偉的離去,中國公募基金業的最後一面旗幟也就此倒下。W ind統計數據顯示,在王亞偉離開之後,在目前所有的公募基金經理中,任職年限在10年以上的也僅僅剩下了華安基金的尚志民(11.8年)和匯豐晉信的林彤彤(13.3年)。

  “王亞偉的出走,表明了中國公募基金業的人才流失和從業人員的頻繁變動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的時刻。”上述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業的優秀人才的不斷流失,表明這個行業正在不斷地失去活力,已經到了需要坐下來重新探討基金業的長期發展的時候。

熱詞:

  • 王亞偉
  • 基金興華
  • 凈值增長率
  • 精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