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航班延誤不斷引衝突 航空公司推“航班延誤險”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8日 08: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記者陳俊傑 實習記者王明超 北京臺記者魯一)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五一假期就在眼前了,乘飛機出行的朋友們最擔心的可能就是航班延誤了。

  沒錯,這5月份的天雷雨不斷,延誤恐怕是難免的。就像剛剛説到的廣州白雲機場。本來就很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了機場,確實讓人窩心。不過,如果能為延誤買個保險,您的心裏感受是不是會好一點呢?

  春秋航空公司,在這個月宣佈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航班延誤險”,規定只要不是客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或取消,乘客就能從保險公司獲得從200到400元不等的補償。那麼,航班延誤險是否會成為緩解乘客與航空公司矛盾的良方嗎?

  春秋航空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航班延誤險”,20元一份,不論是天氣原因,機械故障,還是流量控制,只要不是客人自身的原因,起飛延誤達到3小時,就能獲得200元的賠償,6小時以上可獲賠400元。航班取消,也可獲300元賠償。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説,購買“航班延誤險”的旅客已經佔到相當比例。

  張武安:現在的比例達到了25%以上。

  張武安介紹,航班延誤後,保險公司會發送短信通知,主動賠付,最快當天就能到賬。截至目前已經有144名旅客獲得保險公司理賠。

  雖然“航班延誤險”很多人是第一次聽説,但其實這個險種並不新鮮了。早在數年前,航班延誤險就已經通過信用卡消費贈送的方式現身市場。網絡方面,淘寶網旅行平臺也于去年12月6號推出航班延誤險。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航空運輸服務研究所所長鄒建軍看來,相比其他公司的類似險種,春秋公司這次在便利性上優勢明顯。

  鄒建軍:這一次春秋和保險公司之間,將旅客的出行信息和保險的整個信息是統一了,就像汽車的購買到後期,到它的延誤的界定和險種的賠付等等,這些服務達成了協調一致性,所以這次推出的所謂的創新,在便利上往前走了一步。

  然而,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卻認為,春秋公司的做法不值得推廣。

  張起淮:春秋公司説實話,杯水車薪。航空公司中間像春秋這樣做的好的不多,但是這個措施是不得力的,而且是不可推廣的。

  儘管專家意見不一致,但乘客卻是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乘客:那次我想從上海到廣州,我就在淘寶網上找機票,因為我也看到最近廣州都是雷雨天氣,然後就買了。想不到還真延了5、6個小時,就賠付了200塊。

  航班延誤似乎是個每年都要談及的老話題,而在今年,有關航班延誤的聲音格外刺耳。本月的10號和13號期間,上海浦東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先後發生了因延誤時間過長,乘客集體衝上飛機跑道抗議的事件,最終廣東的一名乘客被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在談到航空延誤問題時,我們最關心的是,到底什麼導致了航空延誤呢?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認為,提供民航飛行的空域開放過少,是導致航路擁堵的重要因素。

  張武安:因為我們國家的空域,屬於民航的也只有那麼20%,80%都不屬於民航管,空域比較有限,天上的通道還是那麼多,但是飛機增加得多,空域開放的速度,遠遠低於民航發展的速度,像我們2004年的時候,這個行業只有600多架飛機。現在全國有1600多架大型客機。天上就顯得比較擁擠,就要流量控制。

  一面是有限的空域資源,另一面則是急劇增長的航班數量,如何解決這對矛盾?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小津提出。

  李小津:一方面要國家繼續給與民航更多的空域,同時,也要民航空管部門、航空公司、機場緊密配合,盡可能把航班延誤的這些因素,解決在潛在狀態,保證航班的正點率。

  而在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航空運輸服務研究所所長鄒建軍看來,民航自身可供挖掘的潛力巨大。

  鄒建軍:天空很開闊,但是和地面一樣,它是要去修建高速公路的。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邊,我們很多航路都是單一的,後來我們把高度層建立成三層,現在,又在開通平行的,就相當於我們説雙向車道。

  航班延誤無法避免,衝突難道也無法回避嗎?怎麼樣才能減少乘客與航空公司在延誤之後發生衝突呢?事實上,在歐美等國家的乘客與航空公司之間在面對同樣的問題時,表現的比較理智。

  鄒建軍認為,問題在於,出現延誤後航空公司的解釋太過籠統。“天氣原因”、“流量控制”,但到底是因為哪的天氣出了問題,又是為什麼要進行流量控制?種種不清楚,不明白,讓乘客越等越火大。

  鄒建軍:不正常的航班當中,天氣和管制因素應該佔到一半以上。天氣原因,你看不對啊,北京這天氣挺好啊,其實你還得注意一個問題,我現在開車我要去鄭州,京珠高速,沒法走了,河北下暴雨,你還走嗎,你不走。航班是一樣的,因為航路上也可能是這種天氣原因造成的。

  鄒建軍説,如果在通知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時,多加個地點狀語,説明具體在什麼地方出現了天氣問題,乘客就會多些理解,少些猜疑。

  除此外,張起淮認為,缺乏統一的、強制性的航班延誤賠償標準,也是引發矛盾的關鍵原因。

  張起淮:航班延誤之後,如何處理,到目前為止是一團糟,根本就是一個各自為政,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標準,明確標準。

熱詞:

  • 真延
  • 賠償標準
  • 航班數量
  • 天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