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退役舉重運動員開燒鹵店 9級傷殘僅獲4千補償金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0日 23: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幾天,位於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石柱嶺菜市的“舉重夫妻的燒鹵店”,每天都會吸引不少慕名而來的市民光顧。自從退役舉重運動員黃燕蘭和老公莫君成自主創業的事跡被網友發上微博後,突如其來的外界關注讓他們感到既幸福,又頗有壓力。

  這家當街的燒鹵店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紅色的背景板上,“舉重夫妻的燒鹵店”這個白字書寫的店名顯得格外醒目。店門兩旁是一副黃字印刷的對聯:曾經舉起運動的尊嚴,現在舉起生活的重擔。店內,黃燕蘭一臉微笑地迎送著往來的客人,“你好,美女!是吃粉、吃飯,還是買燒鴨?”洪亮的招呼聲頗有幾分運動員的爽快勁兒。

  “老實説,老百姓天天都在創業,大家關注我們,可能是因為運動員的身份有點特別吧。”黃燕蘭説,其實大家都在付出,只是行業不一樣。

  五屆全國少年女舉冠軍黯然傷退

  已經退役7年了,但杠鈴跟塑膠地面的撞擊聲和訓練房內汗水瀰漫的味道還時常會從黃燕蘭的記憶深處浮現出來。每當從電視裏看到舉重比賽的畫面,或是聽別人談論起一些她參賽時曾經去過的地方,她都會懷念起過去做運動員的單純時光。

  黃燕蘭出生在廣西桂平市社步鎮石江村,父母以種地為生。從6歲開始,作為家中的老大,她就學著煮飯煮菜,跟在父母后面幫忙插秧幹農活。她的父親當過兵,母親年輕時練過籃球。繼承了家人的運動細胞,她在運動方面也頗具天賦,“我立定跳遠一躍就是兩米多,小學什麼成績都沒上過80分,就運動成績最好。”

  小學5年級時,黃燕蘭被桂平一中一位教舉重的老師相中,被帶到桂平一中練習舉重。1997年,廣西女子舉重隊成立,她憑著優秀的成績成為首批隊員,跨市直接成為省級職業舉重運動員。

  每天早上5:50起床晨練,7:00吃早餐,上午訓練到11:30,下午從15:00訓練到17:30,晚上學習文化課,風雨無阻,從不間斷。

  舉重運動員的付出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進入專業隊後,黃燕蘭有一次訓練後稱體重,發現比訓練前居然輕了兩公斤。1個半小時的訓練,她的汗水把周圍一大片地全淌濕了。

  “我們運動員練一年可能就為了一次比賽,要是到時候出不了成績,那一年的辛苦就付之東流了。”在黃燕蘭看來,運動員的生活是單調枯燥的,也是殘酷的,因為冠軍只有一個,而且比賽中只有三次機會舉杠鈴。

  1998年,黃燕蘭首次獲得全國少年女子舉重冠軍。之後,她一發不可收,又連續4屆衛冕成功。

  2001年,備戰第九屆全運會時,黃燕蘭在訓練中不幸受傷,“腰椎第6和第7塊滑臼”,後被鑒定為九級傷殘。

  缺席了九運會,黃燕蘭又堅持帶傷訓練了4年,但一直沒有起色。隊醫對她説:“你絕對不能再練了。如果再練,你不僅出不了成績,而且很可能半身不遂。”

  2005年,時年23歲的黃燕蘭拿著隊裏發給她的4萬元退役金,離開奮戰了2000多個日夜的舉重隊。當時,她是舉重隊第一批買斷工齡自謀出路的退役運動員之一。

  “對圈外人來説,九級傷殘聽上去比較可怕,但對於我們運動員來講已經見怪不怪了。我老公也有肩周炎和膝關節的問題。”黃燕蘭説,現在她只要同一個姿勢保持時間長一點,腰就會很痛很脹。

  “你覺得自己是當時那種運動體制的受害者嗎?”

  “那肯定啦!”面對記者的提問,黃燕蘭毫不猶豫地答道。她在受傷後,除了領到一本九級傷殘證,得到4000元補償金,就再也沒有享受過任何醫療方面的保障了。她認為,運動員保障機制不完善,是一個至今也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

  “國家現在經濟發展了,有更多資金給運動員提供福利保障。但如果不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受一點兒傷就覺得天塌了,想完全依賴單位,這樣的運動員即使得到很好的待遇,也不能完全解決未來發展的問題。”黃燕蘭説,既然路是自己去選擇的,就不能太多地抱怨這個社會,“關鍵看你喜不喜歡這個行業,願不願意承擔這個後果”。

  除了舉重,你還會做什麼?

  在運動隊訓練的那些年,雖然生活單調枯燥,但吃、穿、住都有保障,特別是伙食,“跟外面比算是吃得挺不錯的”。在這樣的環境中,黃燕蘭每天就想著好好訓練,將來能拿冠軍,至於今後的出路是什麼,將來退役後該怎麼辦,她的腦子裏一片空白。

  在燒鹵店的宣傳單上寫著這樣一段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許多人對運動員的評價,從廣西舉重隊退役的我們,的確除了專業知識“扛鐵”外,我們對社會這個五味瓶一無所知。十多年的體育生涯去努力,拼搏爭取過,現在退役了。心裏激動的是終於可以走上社會,無助的是不知如何去適應這個繽紛的社會……

  這是剛剛踏入社會時,黃燕蘭內心的真實寫照。從體工隊退役後,她曾經很努力地找工作,可每次應聘,用人單位都會問:“你是學什麼專業的?”“除了舉重,你還會做什麼?”她每每無言以對。

  黃燕蘭的第一份工作是熟人介紹的,在一家攝影室裏做雜工。見面時老闆問她:“你會照相嗎?懂電腦嗎?會化粧嗎?”黃燕蘭都搖搖頭,但這次她多回答了一句:“我可以學!”可惜不到一個月,老闆就不幹了。她再次陷於無業的窘境。

  那段時間,黃燕蘭晚飯後常常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望著頭頂的星空,看著城市中的萬家燈火,她就突然會覺得自己很可憐——父母把自己養到20多歲了,別説啥回報,就連自己的溫飽都成問題。“難道説這個城市如此之大,竟然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每次找工作受打擊,她內心的這種感觸就會特別強烈。

  黃燕蘭退役後的另一大困擾是買衣服。以前在運動隊時不覺得,可後來談戀愛想打扮一下時,她才發現舉重運動員胳膊粗、腿粗,想買套合身的衣服很難。“別人的腿都是修長順直的,我的腿卻凸出來一塊。當時我特自卑,甚至有時會擔心自己嫁不出去”。

  當時,黃燕蘭正在跟隊友莫君成談戀愛。莫君成是土生土長的南寧人,在黃燕蘭的眼中,莫君成是個特別優秀、對人很好的男人。這分感情也成了她留在南寧奮鬥的最大精神支柱。有一次,黃燕蘭跟男友去一個隊友家吃飯,她發現怎麼隊友不僅比以前漂亮了,而且也比以前能説了,一打聽,原來隊友在做化粧品推銷。

  “我很想改變和完善自己,學會怎麼化粧打扮,學會如何溝通與交流,讓我成為男友心目中的唯一。”抱著這樣的想法,黃燕蘭加入了這家化粧品公司的營銷隊伍。

  剛開始做的時候,黃燕蘭很怕跟人交流,有時看到大街上走過一個美女,她很想上前跟人家説話,可跟了幾條街也不敢吭聲。“剛開始學穿高跟鞋,覺得特累。發名片時人家揮手不想跟你接近,甚至説你在做傳銷,可以説一個推銷員遇到的問題我都遇到了。”黃燕蘭説,運動隊的經歷,給她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工作中她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經過幾年發展,她在那家公司中做出一點小成績,這也成為她踏入社會後的一個轉捩點。

  有手有腳,何必做沒骨氣的事?

  2008年8月8日適逢北京奧運會開幕,也是黃燕蘭和莫君成的愛情修成正果的日子。結婚時,夫妻倆原本打算用退役金買“兩圈四輪”:兩枚戒指,一輛QQ代步車。但考慮到剛退役的莫君成還在為工作四處奔波,黃燕蘭做廚師的弟弟幾次創業失敗,生活很拮據,他們又決定把這筆錢留下來,跟弟弟一起創業。

  將石柱嶺的一家小店舖盤下來時,夫妻倆不僅用光了退役金,還找朋友借了幾萬元。2008年8月26日,燒鹵店開張,取名“天新燒鹵”,寓意“天天都是新鮮的”。

  開業之初,因為完全不懂行,黃燕蘭和老公走了不少彎路。採購渠道沒摸清導致成本很高,而且採購數量沒控制好,總是剩下很多貨賣不完。由於堅持只賣新鮮的,他們不知道丟了多少只鴨子。賣一隻燒鴨,贏利不到10元,而丟一隻鴨子,損失就有20多元。正是靠著這樣的誠信經營,舉重夫妻漸漸在當地打開了市場。

  位於石柱嶺菜市的這家燒鹵店是黃燕蘭夫婦開的第三家分店。去年10月7日開張后,他們一直沒有挂上“舉重夫妻的燒鹵店”這塊招牌。直到今年3月底,小店的經營逐漸走上正軌,他們這才“亮明身份”。“我們不想讓‘運動員’3個字蒙羞,讓人誤認為運動員不會經營。”黃燕蘭説。

  4月17日下午,家住新陽路的市民蒙女士,專程坐了20多分鐘車來到舉重夫妻的燒鹵店買燒鴨。看到化著淡粧、描著眼線的黃燕蘭,蒙女士疑惑地問道:“我是看了網上的報道才過來的,但我看你怎麼不像舉重運動員啊?”

  “怎麼不像呀,有幾個女孩子有我這麼大塊頭的?”黃燕蘭笑著説,自從這家分店開業後,她瘦了30斤。每天早上5:00,她就要起床採購原材料,白天看店直忙到晚上9:00。“以前我中午還可以休息個把鐘頭,現在,你看我哪走得開?”

  記者在店裏採訪時,由於不斷有顧客光臨,坐在餐桌對面的黃燕蘭不得不一次次起身收錢、切菜、打包。只有在工作間隙,才能騰出時間跟記者聊上幾句。

  “怎麼不多找幾個夥計幫忙呢?”

  “現在招工難啊,前段時間我一個舉重隊退役的師弟過來幫忙,後來也受不了走了。操作間裏真的太熱了。外面30℃的話,裏面起碼達到60℃,身體不好的人在裏面待一會兒都要暈倒。”黃燕蘭無奈地説。

  14:30,黃燕蘭給自己下了碗米粉,這是她當天吃的第一頓飯。由於中間要忙著接待新來的顧客,她的這碗粉花了差不多40分鐘才吃完。“忙起來,也有一碗粉泡得融掉了都沒吃完的時候。”對她而言,這種不規律的生活已經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幹得太累了還會吃不下東西。

  在別人看來,創業很苦很累,但黃燕蘭覺得身體上的疲勞不算什麼,心理上的壓力才是最難承受的。“比如我現在面臨很多問題,空調我沒錢買,環保局前幾天説給我一星期把煤爐改裝為電爐,然後店裏馬上要交租金了,我又要一下拿出3萬元來。説句老實話,我真的覺得,我還是願意做個小女人,有個肩膀給我靠著就很好了。但是能跟我老公一起並肩作戰,一起去努力奮鬥,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黃燕蘭至今記得自己當初鼓勵丈夫自謀生路時説過的話:“我們練舉重的,有的是力氣,實在不行,去給人搬煤氣罐、當送水工,再不行就去掃地撿破爛,總不至於餓死。”她最看不起某位向公眾乞討的退役運動員,“自己有手有腳,何必去做那種沒骨氣的事”?

  市民蒙女士建議説,對於運動員創業,政府應該大力支持。運動員以前該讀書的時候,在專業領域付出得比較多,學歷不是很高,找工作會困難一些,應該通過相應的社會機制予以照顧和補償。“作為市民,我們能做的就是多多幫襯他們的生意啦!”

  本報南寧4月19日電

熱詞:

  • 黃燕蘭
  • 舉重運動員
  • 運動隊訓練
  • 退役運動員
  • 舉重冠軍
  • 舉重比賽
  • 衛冕
  • 舉重隊
  • 補償金
  • 燒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