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老闆黑心工人用命換錢 膠水中毒倒逼用工環境改善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0日 06: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1,2-二氯乙烷”高頻率躍上各大媒體頭條,因為它導致數十名年輕工人突然暈倒,出現喪失記憶、目光呆滯、手腳發抖等症狀。這些年輕工人被確診為職業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一種用於膠水中的有機溶劑)中毒。

  今年2月底,廣州陸續發現39名皮具企業的工人膠水中毒。為此,廣州市採取專項行動對以箱包皮具製鞋企業為主的職業中毒隱患進行排查。記者從廣州市安監局獲悉,截至3月26日,已有15人被刑事拘留,3000多家企業受到行政處罰。廣州市安全生産委員會共排查企業21008家,其中3000余家企業受到行政處罰。工商管理部門發現儲存或使用有毒膠水的無證照經營戶206戶,取締無證照經營325戶,查封無證照經營場所100個。廣州市流動人員出租屋管理辦查封226套非法辦廠的出租屋。

  是否會有後遺症

  “1+2等於幾?”23歲的四川小夥子陳錫隆目光呆滯,思考了幾分鐘,吃力地從牙縫擠出:“等於4。”在一旁的姐姐陳錫茹説,這是他狀態最好的時候了。住院兩個多月,陳錫隆完全記不起自己曾經重度昏迷,被推進ICU搶救數日後,他甚至連自己的名字,親人的模樣都不認識了。

  出事前,陳錫隆在廣州市白雲區永泰鎮“瑪露伊”皮包廠打工,給皮包“上膠”,一個月掙1500多元。春節放假前幾天,他突然暈倒。輾轉了兩家醫院,命是救回來了,但生活已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指著陳錫隆身下的“尿不濕”,陳錫茹説,只能躺著,怕把床舖弄臟了。而且每天都要給他擦身,他自己也沒辦法翻身。

  “頭暈,想吐。”“膠水,很臭。”未滿16周歲的廣西女孩檀秋燕,只能勉強説出簡短的句子。去年11月14日淩晨,她突發全身抽搐被送到醫院,後來經過7天7夜的治療才恢復知覺。這個時間,距離她到白雲區琪怡皮具廠打工,剛好半年。

  她的哥哥檀業動告訴記者,妹妹在廠裏做錢包,用的是萬能膠和粉膠,工作過程中從來沒有採取任何的安全措施,廠裏連口罩都沒發過,到了冬天,窗戶都是關著的。妹妹曾告訴他,上班後常常想嘔吐,老是吐口水,有一次還暈倒在廁所裏,後來醒過來了,覺得沒事,也沒去醫院檢查。

  事發當晚,檀秋燕的老闆曾墊付了四五千元醫藥費,第二天變賣了一些機器離開了。附近的工人説,原來廠裏面有20多名工人,老闆走的時候還欠這些工人一個半月的工資沒有結。

  在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8樓,30多名年輕工人在這裡接受職業病治療。他們來自四川、重慶、湖南、江蘇、黑龍江……90%都在白雲區轄下各鎮小作坊打工,從事給皮包、皮鞋、手袋“上膠”的工作。他們有相同症狀:身體極度虛弱、不能開口説話、思維遲鈍且嚴重失憶。最嚴重的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去年9月底以來,廣州市白雲區、荔灣區先後發生多例職業中毒事故,這些外來工以疑似“膠水中毒”的名義住進醫院。截至目前,事故造成39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廣州調查發現,一些年輕的外來工從事與膠水直接接觸的工作,這類作坊式的工廠幾乎都在老居民樓、城中村裏。由於在不通風的環境中不規範作業,以致劣質膠水散發刺鼻的味道無法揮發,最終釀成中毒事件。目前,在涉及事故的39家製鞋、箱包製造及皮革加工企業中,有34家為無牌無證小作坊。

  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副院長劉移民解釋,這些年輕外來工的中樞神經系統受了損傷。“已經確診為職業性急性二氯乙烷中毒,而且是重度中毒。”現在不好斷定是否會有後遺症,按照《職業性急性化學物中毒後遺症診斷標準》的規定,病人痊癒出院一年後可到具備診斷資格的醫院復查。

  目前,該醫院對中毒工人開通了綠色通道,墊付了100多萬元的醫療費用,同時陸續啟動了職業病鑒定程序。“由人社部門按照職工傷殘等級認定工傷,再按照相關法律進行索賠。”劉移民説。

  一些企業沒有道德底線

  日前,國務院安全生産委員會辦公室通報了發生在廣東和甘肅的兩起職業中毒事件。除了公佈造成7人死亡的事實外,通報還指出:“一些地區非法違法生産經營行為還比較突出,職業衛生監管工作還存在漏洞和薄弱環節。”

  “企業道德底線都沒有了,對此,政府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認為,出現這種事情與現在的發展模式有很大的關係,企業以低成本優勢參與國際競爭,人道主義關懷很少。

  其實,2008年國家已出臺行業標準,規定了膠黏劑中有毒物質的含量值,但是標準的整體執行情況令人失望。深圳市顧康力化工有限公司總裁黃楚填覺得,“劣質膠水亟待整治。目前在安全生産環節上,監管缺失。”近幾年,極少見安監部門到企業抽查膠水是否合格,尤其在生産環節上。

  據廣東省衛生廳統計,自2003年以來,廣東省報告職業病發病人數已經連續6年增加,其中需使用到膠黏劑的製鞋業和傢具業佔較大比重。

  業內人士透露,2010年化工原料價格一路飆升,部分中小企業為節約成本,使用低價原料生産膠水。黃楚填説,這些膠黏劑的毒性從顏色、氣味上,非專業人士難以辨別。他算了一筆賬:二氯乙烷膠水2011年價格每噸5000元,環保、無毒的6號抽提溶劑油膠水每噸9900元。兩者製作成膠水後,售價相差50%。

  黃楚填曾做過市場調查,他發現,目前使用環保膠水做膠黏劑的箱包企業數量不到10%。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廣州花都區獅嶺鎮採訪時,不少小企業老闆坦言,使用有毒膠水,已經是小作坊行業公開的秘密。

  據不完全統計,在廣州大的皮具皮革批發市場附近,有數千家皮具、皮包、皮鞋廠,大部分都是小廠甚至是“三無”小作坊,有的廠房只有十幾平方米。

  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副院長胡世傑提醒,監管部門和打工者不要指望事後補救,膠水中毒者的“後遺症”,要完全康復幾乎沒有希望。

  “不僅是不作為,而且是政府失職的問題。”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接連提出幾個疑問:允許這些三無工廠存在,工商管理部門是幹什麼的?允許這些不遵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提供勞動保護的企業存在,勞動保護部門是幹什麼的?

  不知道下一個是誰

  這兩天,本報記者在廣州花都區獅嶺皮革城採訪時看到,周邊城中村的墻壁上到處張貼著“招工”字樣,儘管“膠水中毒”事件炒得沸沸颺颺,但仍不乏年輕的身影出現在應聘的行列中。

  來自四川吉安的小夥子楊小帆告訴記者,春節後他一直“寄居”在老鄉宿舍,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儘管大家都説這“危險”,但家裏就剩下他一個養家糊口的了,父母年齡大不能打工了,妻子懷孕在家待産。楊小帆急需一份工作,而一家“缺工”皮具廠老闆開出的工資是1800元。“這家規模大些,估計環境不那麼惡劣。”他探頭往廠裏瞄了一眼,安慰自己説。

  記者看到,在城中村一條狹長的小巷子裏,箱包皮具廠一家挨著一家,多數都是小工廠。在一家廠房僅30多平方米的工廠裏,未進門就能聞到刺鼻的溶劑味,工人麻木地在各種皮料中搗騰,製作的機床隨意擺放,門口堆著一些廢棄的材料和裝溶劑的桶。

  在廣州市白雲區一家剛剛發生過中毒事件的皮具廠的門口,記者看到,如果不是門上貼著白色封條,這家廠看起來和旁邊的民居無異。該皮具廠所在社區的東平經濟聯社的工作人員坦言,老闆並未辦理工商稅務手續,他們也不知道有人在非法生産,也是這次發生中毒事件後,才將其查封的。

  “我和學生接觸到的這種個案太多了。”中山大學法學院勞動法學者黃巧燕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儘管近年來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珠三角大中型企業的職業病防治環境也得到了改善,但在大量的代工型中小企業,特別是“三無”企業中,農民工勞動衛生防護環境仍然相當惡劣。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有生産性工廠企業近5萬家,産業工人近300萬人,其中接觸各類職業危害因素的勞動者超過100萬人。“這還未完全包括各類‘三無’企業中的農民工。”廣州市安全監管局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處處長王英德説。

  有網友説:難怪廣東缺工達100萬人以上,就這種工作生活環境,不缺工才怪呢!

  在丁力看來,30年過去了,人口紅利消耗得差不多了。投入就意味著增加成本。一些企業寧願接受惡劣的工作環境,也不願承擔增加的成本。如果在國外,企業生産中有不道德的成分,會直接上黑名單。

  在珠三角,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對企業、政府和外來工都是一個考驗。不少年輕的外來工坦言,危險性行業絕對不是他們的首選,除非是生活所迫。

  丁力覺得,這些年經濟發展,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這是現有的機制體製造成的。不能“壓下葫蘆浮起瓢”,一些地方政府麻木不仁,工人用“命換錢”,而老闆沒有最黑,只有更黑。

  在“膠水中毒”的熱議中,一位網友寫道:我們不知道下一個是誰,但我知道還有下一個。

  廣州市安監局通報稱,在有關專項行動中,各級公安部門共抓獲違法嫌疑人37人,其中刑事拘留15人,包括工廠負責人3名、膠水供應商工作人員8名、膠水製造商4人。廣州市質監部門對129批次無標簽、無使用説明、無生産廠家的“三無”膠黏劑和不合格膠黏劑的使用企業發出書面責令整改通知書,要求企業依法依規對相關産品進行無害化銷毀處理。

  由於發生膠水中毒的工人多來自無證照經營的企業、非法辦廠的出租屋,有關部門從3月1日起展開以箱包皮具製鞋企業為主的職業中毒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大對無證無照小作坊的取締和打擊力度。

  記者 林潔

熱詞:

  • 廣州
  • 膠水中毒
  • 用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