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吳青山8年帶領大學生志願者無償幫助2400多位寒門學子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05: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吳青山(左)在做家教。

  本報記者 朱磊攝

  【閱讀提示】

  8年來,他組建“五四愛心學校”,為2400多位寒門學子提供免費家教服務;大學生志願者從十幾人發展到幾千人,志願服務從市內擴大到全國。他,就是安徽師範大學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研究生吳青山。

  【鏡頭一】

  再見吳青山,離最初的採訪已過去3年,眼前的他比以前略有發福,但書生氣十足的臉上依舊挂著燦爛的笑容。“還在五四愛心學校嗎?”“還在,現在主要是做指導和志願者工作了。”吳青山呵呵地笑著,時光荏苒,學校創辦已8年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書的吳青山了解到,學校所在的蕪湖市,很多老小區,特困、單親家庭多,孩子的學習普遍跟不上。“能夠幫幫他們,該有多好?”吳青山説幹就幹,跟同學一起,聯絡了第一個社區。

  2004年12月11日,天空淅淅瀝瀝下著雨,清晨7點,吳青山和十幾位志願者搭車到社區,開始了第一堂家教課。

  然而事情並非想象中那麼容易。免費家教工作辛苦、繁瑣不説,還得自己補貼各項費用,擺在眼前的困難,澆熄了很多人的熱情,第一次家教後,志願者走了一大半。

  “你們還幹嗎?”社區負責人質疑。

  “一定要堅持,哪怕只剩下我一個人。”吳青山拍著胸脯保證。

  他給自己的這份“家教”工作起名“五四愛心學校”。“就是要告誡自己,一定要正兒八經做好這件事!”那一年,吳青山剛滿20歲,他的確堅持了下來,大二之後的3年裏,吳青山所有的週末,都在社區家教課堂裏度過,3年來,寒來暑往,從未缺過一堂課。為了讓“五四愛心學校”惠及更多社區,吳青山利用休息時間,在蕪湖市各個社區聯絡新教學點,公交車站牌爛熟於心;為了維持“五四愛心學校”,吳青山每月僅留下最低生活費,將業餘打零工的錢和獎學金全部拿來補貼“愛心學校”……

  吳青山為什麼這麼堅持?他出身窮苦,40平方米的草屋、幾畝薄田,是他家唯一的資産。堅強的父親努力地操持著這個家,供他和哥哥上學。儘管如此,貧困還是讓這個家庭不得不做出抉擇,勤奮好學的哥哥在考上重點高中後不得不輟學,將寶貴的機會讓給了吳青山。

  【鏡頭二】

  當14歲的胡鵬飛在社區組織的演講比賽中,勇敢地走上前臺時,奶奶張麗華簡直不敢相信:這還是自己家那個內向的胖小子嗎?“未來,我要當一名教師,把愛心學校老師們傳給我的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胡鵬飛説完,台下掌聲雷動。

  在鏡湖區殷家山社區關工委陶家群老師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初一學生李慧的家。看見記者來了,身有殘疾的父親默默地拄著拐杖回到裏屋,媽媽在旁邊告訴記者,家庭原因造成孩子性格內向,但是在愛心學校老師的幫助下,孩子不僅成績有了提升,性格也開朗多了。“你的目標是什麼?”“上大學!”李慧堅毅地説。

  8年來,“五四愛心學校”先後有4400余名大學生志願者,為2400多位寒門學子提供了數萬小時免費家教服務。愛心的接力,讓“五四愛心學校”事業枝繁葉茂。

  愛心,不僅在蕪湖蔓延,更延伸到了全國。2011年暑假,“五四愛心學校”動員1000余名大學生志願者走進農村,深入社區,支教惠農。

  一封小小的書信,稚嫩的筆跡,訴説著來自雲南騰衝明光鄉小學生麻愛鳳的感謝:“我是一個生活在邊遠小山村的孩子,我想讀書,很想,很想!……就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愛心學校的老師伸出了援手,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期望,更加努力地學習。”

  吳青山説,每一份感謝,志願者們都如寶物般珍藏著,成為“五四愛心學校”堅持下來併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

  【鏡頭三】

  每個週末的早上6點,當舍友仍在酣睡時,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大二學生郭冰清都會按時起床,躡手躡腳地洗漱完畢,乘坐公交、轉車,耗時1個小時,趕到東門社區上課。寒來暑往,社區裏的孩子不僅僅是她的學生,更成為她的牽掛。

  採訪時,吳青山請記者多寫寫“五四愛心學校”和志願者們,“五四愛心學校,早已經不再是我個人的行為,是一大批志願者在無私奉獻。”

  “為什麼每個人都如此堅持?”記者問。

  “除了辛苦,就是平淡,但卻讓我們充實,讓我們互相感動,讓我們擁有激情。”幾位接受採訪的志願者如是説:有的志願者,一坐車就暈車,卻能轉幾趟公交,去最遠的郊區上門家教;每週五,為了備課,志願者們熬夜討論,累了,就在課桌上趴一會兒;雖然手頭拮據,但是志願者的路費、飯費幾乎都是自己買單,碰到家庭困難的孩子,經常還會慷慨解囊……

  章磊、丁黎、宛婷、蔣詩軍、劉建全、陳晨、王亞周……這是歷任“五四愛心學校”校長的名字,隨著大學學業的結束,每個人都不得不離開學校,但是這份愛心卻一直傳承了下來。對於“五四愛心學校”的志願者們而言,“愛心學校”的理念已經深入心田,那就是:愛心、奉獻、堅持。“我們不覺得自己幹了什麼大事,只是覺得這是當代大學生的一份責任,我相信這份愛心會不斷接力下去。”現任“五四愛心學校”負責人伍輝説。

  吳青山2009年考上了安徽師範大學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研究生,回校後的第一件事,是重回“五四愛心學校”,做一名普通的志願者。他和志願者們一道,制定了“五四愛心學校”的工作日誌、選拔用人規章、一對一幫教制度。2010年4月,在他的倡議下,“五四愛心學校”發起成立五四愛心基金會,首期募集愛心基金6000余元,以資助貧困學子讀書。“五四愛心學校已經不再是8年前憑著激情運轉的志願者組織了,而是一個能夠傳承下來的愛心平臺。”吳青山認為,“這樣,即便我們離開學校,也不用擔心它的發展。”

熱詞:

  • 吳青山
  • 家教
  • 對外漢語教學
  •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