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黨報揭早教市場亂象:早期教育或已變成早期摧殘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6日 07: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圖片

  市場被貼上“高價”標簽

  0至3歲的娃娃一堂不到一小時的課,少則百八十元,多則二三百元,內容良莠難辨

  “如果從孩子出生第三天開始教育,那就已經比別人晚兩天了。”時下流行的這句早教口號,不知打動多少年輕父母的心。於是,0至3歲的娃娃越來越多地奔波在“上學”路上。

  在北京市朝陽區建外大街的一家國際兒童教育中心裏,5個不到一歲的小寶寶偎在媽媽懷裏,跟著邊做手勢邊唱英文歌的老師,在媽媽的幫助下刮刮鼻子、摸摸眼睛,學做一些肢體動作。

  “對於80後的家長們,早教正在成為一種育兒時尚。”該中心負責人對記者説,“每天有很多父母預約試聽,來上課的孩子一歲半的居多,最小的只有28天。”

  “這裡開設音樂、娛樂、藝術課,整套課程打完折也要1萬多元。”一名帶女兒來該中心上課的媽媽説。

  在不斷升溫的早教潮中,市場被貼上“高價”的標簽。

  “目前,0—3歲兒童教育市場多為商業化運作。一堂不到一小時的課,少則百八十元,多則二三百元。”國家人口計生委培訓中心主任蔡建華介紹,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國內早教機構雨後春筍般地繁榮起來,既涌現出紅黃藍、東方愛嬰等本土品牌,也活躍著美吉姆、金寶貝等國際名牌,但普遍價格不菲。

  據了解,東方愛嬰在一線大城市每課時收費150元,整套課程(72課時)優惠價為8100元。外資品牌高端代表金寶貝,在北京12次課時的課程每小時收費280元,96次課時收費超過1.7萬元。即便一些幼兒園所辦的走低端路線的親子園,每小時收費也達60—80元。

  除了收費高,市場發展也呈現無序狀況。根據相關規定,教育部門負責3—6歲學前幼兒園的準入和管理,對0—3歲教育機構沒有監管職責。目前,各類相關機構多以“信息諮詢公司”、“科技發展公司”等名義在工商部門註冊,進行商業運營。而“早教”的特殊授課形式,又讓工商部門很難監管。監管機構缺失,導致辦學標準、師資準入、監督考核等制度處於無序狀態。一些機構的老師根本沒學過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培訓十幾天就上崗了。很多早教機構設在商務樓或商場等人流集中的地方,樓層普遍較高,基本沒有幼兒專用拉手、護欄,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面對良莠不齊的早教市場,于慧和丈夫起初不打算追風趕潮。“我本來不信早教機構的宣傳,但我們小區的孩子幾乎都在上課。兒子快2歲了,説話還不連貫,而鄰居家上過課的同齡女孩早就能背唐詩。”最後,于慧沉不住氣了,也給孩子報了一個班,“他們都衝出起跑線了,我們沒準備好也不成!”

  也有始終不為所動者。“一切順其自然吧。咱們小時候沒有早教,現在不也挺好的?”初為人父的小張認為,3歲以下的孩子還太小,早教與否無所謂。

  早期經歷關乎終身健康和幸福

  兒童早期的激勵和學習經歷會影響大腦發育,進而影響生命後續階段認知和社會情感發展

  對於0—3歲的寶寶,早教究竟有沒有用?

  上世紀90年代,一種傳統的育兒法“沙袋喂養”,仍在山東、湖北兩省部分地區流行。即將出生不久的嬰兒,放入盛滿細沙的袋子裏喂養。用沙土代替尿布,一天換一次土。母親只在喂奶時看看孩子。經過一段無激勵的日子,嬰兒變得安靜了,無悲無喜,不再表達感情。學者研究發現,“沙袋兒童”的平均智商低於正常人。

  “兒童健康發展不僅有賴於營養,也離不開激勵。”蔡建華説,國際經驗和相關研究表明,兒童的早期激勵和學習經歷影響大腦發育,進而影響健康生命後續階段認知和社會情感發展。

  “眼下,小學生動作不協調的多了,運動能力弱了,有的孩子甚至打球、跳繩都不會,嬰兒期缺少爬行訓練是一個重要原因。”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發展研究室主任沃建中説,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為期5年的調查顯示,嬰兒6—8個月時,是否進行爬行訓練,可使動作協調能力相差20%。

  在語言發育方面,沃建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名6歲小男孩上學面試時,講不出話,被北京一家知名精神衛生研究所診斷為孤獨症。孩子的媽媽不甘心,帶孩子找沃建中諮詢。經過仔細了解,揭開病因的迷霧。

  原來,小男孩的媽媽十分內向,很少跟他交流。孩子1歲時,父親出國學習,家裏請了一名同樣少言寡語的農村保姆。在兩位大人的沉默陪伴下,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不會正確表達。比如,他説“媽媽,狗狗”,表達的卻是“想喝水”的意思。一年後,爸爸回國見狀,不僅未及時糾正,反而常模倣孩子的話語哄他。結果,在幼兒園裏,孩子常自言自語,別人不知所云。

  小男孩最終被確診為語言障礙,而非孤獨症。通過一年半的艱苦矯治,如今已基本恢復正常。

  “一歲半至兩歲是語言發育關鍵期。看護人的行為影響兒童語言能力。”據蔡建華介紹,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公佈的調查數據表明,家長與嬰兒説話的數量與嬰兒詞彙量的關係,從孩子16個月後開始顯現。到36個月時,語言交流多的家庭,孩子詞彙積累可達1200個。而不愛説話的家庭,孩子的詞彙量不足400個,差距超過3倍。

  該調查還顯示,在生命最初的3年裏,兒童遭遇七八次嚴重負面體驗時,如貧困、營養不良、看護人有心理疾病、單親家庭、受到虐待、被忽視、母親受教育程度低等,90%以上者發育遲緩,成人階段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

  “兒童早期經歷關乎終身健康和幸福。”蔡建華表示。

熱詞:

  • 黨報 早教 亂象 早期教育 早期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