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龍鳳胎父母因生活壓力跳樓自殺 曾請人收養孩子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14日 17: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羊城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龍鳳胎父母跳樓”反思

  六旬老夫妻劉叔和文姨跳樓自殺後,留下一對龍鳳胎姐弟欣欣和亮亮(均為化名)。當年拼死生下龍鳳胎,如今孩子還這麼小,兩老為何忍心撒手而去?據其親屬透露,劉叔與文姨生前曾尋求幫助,可惜悲劇還是發生了。

  事件引發對社區家庭服務工作的反思之聲。如何杜絕悲劇重演?有社會學專家呼籲:政府應引心理專家進社區,服務類別也應更多樣化和精細化。

  死因探尋

  親屬:經濟壓力是尋死原因

  記者從龍鳳胎姐弟的大伯處了解到,造成文姨患抑鬱症的最大原因也許還是經濟問題。劉大伯稱,上個世紀80年代,文姨從毛織廠離職,開始幫人運煤,做臨時鐘點工。“因為她很勤快,當時掙了不少錢。1999年,他們的獨生兒子開了個電腦維修店,文姨給了他十幾萬元做投資,但沒想到成本還沒收回來,兒子就因車禍去世。兒子沒了,積蓄也沒了,這對文姨的打擊真的很大”。

  10年前,已經絕經的文姨借助試管嬰兒技術再要孩子,這花去了文姨十幾萬元的積蓄。劉大伯稱,雖然龍鳳胎的到來讓文姨暫時忘記了喪子之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照顧孩子力不從心,之前喪子的痛苦又浮上心頭。“看著鄰居都有兒有孫了,自己的孩子卻還這麼小,加上生活開支越來越大,而文姨的收入卻越來越少,近兩年她就開始慢慢想不通了。”

  據劉大伯稱,近幾年文姨和劉叔都買了醫保和社保,一次性花去好大一筆錢,兩老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最後竟走上了不歸路。

  曾向居委求助,請人收養孩子

  其實,在文姨和劉叔選擇跳樓尋死前,曾向居委會和社會尋求幫助,可惜,悲劇依然無法阻止。當時,兩老表達了請人收養一對兒女的想法。文姨説自己年紀大了,對照顧兩位小孩力不從心。“很後悔生了這對孩子,其實是在害他們。”

  湖濱社區居委會李主任説,大家都勸兩位老人不要胡思亂想,而且父母健在的情況下,政策上也是不允許收養的。文姨在50歲高齡才生了這對龍鳳胎,這個家庭在社區中一直很受關注,平時居委會很照顧他們,孩子所在學校也減免了學雜費,年末居委會還派發500元救濟金,沒想到老兩口會選擇輕生這條路。

  反思機制

  廣州加快建街道家庭服務中心

  去年開始,廣州市加快了街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為的就是把社區服務、人文關懷送到家門口。據介紹,基層政府成立的社區家庭服務中,應該具備社區養老、婚姻家庭服務、青少年教育、社區康復指導、社區矯正、社區就業、困難群眾幫扶、外來人口服務、群眾訴求反饋、社區衛生保健等十大服務功能,為社區居民真正提供切實幫助。

  北斗星社工服務中心主任方潔虹稱,北斗星已經和越秀區白雲街確定了合作關係,即將成立白雲街家庭服務中心。“以後街坊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到家庭服務中心來反映,會有專業社工為街坊提供服務。”

  專家建議引心理專家進社區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處長彭澎認為,從龍鳳胎成孤的這個悲劇來看,政府應該有所反思,如何更好地為社區裏的問題家庭提供有效幫助。如有的家庭有經濟(養老)問題、有的存在就業問題、家庭矛盾、心理問題等,這就要求社區服務需要多樣化、精細化。以這個龍鳳胎家庭悲劇為鑒,安排心理專家進社區是很有必要的。

  應形成求助反饋機制

  此外,相關部門接到求助案例,應該有一個好的反饋機制,遇到問題複雜或比較嚴重的個案,可以記錄下來轉給相應的部門或義工組織去跟進處理,把悲劇扼殺在萌芽狀態。

  彭澎還談到,小至個人、大到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管公司是社區管理的“三駕馬車”,而在這中間,應鼓勵和歡迎第四種帶有公益性質的社會力量,如一些慈善組織或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運作的公益機構(如北斗星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這都是政府管理以外對社區幫扶很好的補充。

熱詞:

  • 龍鳳胎
  • 父母
  • 生活壓力
  • 跳樓自殺
  • 收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