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湖南學生獲500元愛心捐款 被學校抽300當勞務費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湖南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愛心捐款被“剋扣”的背後

  民間愛心捐款亟待規範管理

  日前,發生在隆回縣山界回族鄉中心學校的一起捐款事件,因操作不規範引發爭議,鬧得滿城風雨,而牽涉其中的各方都覺得委屈。記者調查後迫切地感受到:民間愛心捐款亟待規範管理。

  學生反映:愛心捐款被剋扣

  2011年底,本報接到一名學生舉報:

  “我是隆回縣山界回族鄉羅白九年義務制學校的一名初中學生。12月14號,我接受了香港蘇阿姨的現場捐助,當時看到紅包裏有現金500元,別提心裏有多高興和感激。可等捐贈儀式一結束,班主任就把我們的紅包收繳了。當時我心裏很難過,眼淚差點流了出來。過後老師再將紅包還給我時,裏面就只有200元了,老師告訴我們另外300元上交中心學校了。”

  “難道蘇阿姨是在作秀糊弄我們嗎?事後,我又問了山界學校那邊的同學,他們和我一樣,凡是受捐500元的都被收走了300元。這300元哪去啦?12月16日下午,老師又要著我們簽領200元款的字,我們很納悶,我們領的是現場捐贈款,為什麼還要我們學生簽字?我們雖然貧窮,但我們也有自尊,不能讓別人白白地吃了我們的助學款啊。敬請各級媒體前來關注我們這些可憐的貧困學生,別玷污了蘇阿姨對我們的一片愛心。”

  學校為什麼要這樣做?另有讀者舉報説,捐款前山界中心學校曾召開中層領導會議,在會上,中心學校負責人説:接上級通知,這次捐款與以往不同,是捐款人現場捐款,由捐款人直接發給受助學生本人。因為在這次爭取愛心助學款的過程中,花費了一定的開支,還有一些勞務費等問題。所以等捐款儀式結束後要把受捐學生的紅包收上來。全鄉共60人各受捐500元,每人抽300元出來,共18000元用於勞務費和各種開支。12月14日上午,蘇女士來到山界回族鄉現場捐贈。捐款儀式結束後,羅白和山界兩所學校各班主任奉命把紅包收了上來,從每個學生的捐款中抽取了300元,共計18000元,上交到了中心學校。學生舉報後,因媒體過問,中心學校負責人見情況不妙,又馬上下通知,要求羅白和山界兩所學校再造了一些學生名單,每人發100元。剩下的錢發給兩家幼兒園的學生。

  校方回復:沒有剋扣,是調劑幫助更多的人

  1月下旬,記者就此來到隆回縣山界鄉中心學校採訪,學校負責人解釋説,學校確實將部分學生的捐款收了上來,但並不是要將這些錢剋扣下來作開支,此次募捐係縣僑聯牽的線,學校本身並未為此開銷錢物。將捐款收回主要是調劑一下,幫助更多的人。

  該負責人説,山界回族鄉屬省定少數民族貧困鄉,全鄉共有貧困學生1186人,其中特困學生582人。日前,香港蘇女士來學校舉行現場捐助貧困學生活動,當時現場向51名特困學生每人派發500元,向150名貧困學生每人派發100元,合計捐助201人,共計40500元。因學校貧困學生人數眾多,且捐助標準懸殊,沒有受助的學生家長要求迫切、意見較大,為使更多的貧困學生得到救助,學校在徵得縣僑聯有關領導同意後,將受助的貧困學生人數從201人擴大至354人,標準也相應進行了調整,將特困生的500元調整為200元,調劑出的捐助款15300元發放給了另外153名貧困學生,每人100元。

  山界回族鄉黨委、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收到學生捐款被剋扣的舉報後,山界回族鄉黨委、政府非常重視,立即組織鄉紀檢、監察及相關人員對此次學生助學款發放情況進行了調查,認定情況確如校方所言。之所以造成誤解,主要因為此次活動時間倉促,中心學校對學校師生的宣傳解釋工作做得不夠細緻。

  愛心捐款呼喚規範管理

  事已至此,追究校方當初收回捐款的初衷已無意義。但此事之所以鬧得沸沸颺颺,從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卻令人深思:校方調劑捐款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但校方是否有權隨意改變捐款人的意願?如何確保愛心人士慷慨解囊後的善款真正用到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目前,隨著民間愛心捐款越來越紅火,相應的監督管理機制卻沒有建立起來,僅有道德、良知和愛心是遠遠不夠的,愛心捐款呼喚規範管理,否則,便有被剋扣的可能。

  隆回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愛,來自民間的各種形式的愛心捐款不斷。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在採訪中,也有幹部向記者講了他們的苦衷:由於擔心捐款被剋扣,不少愛心人士捐款並不是打到有關部門的賬戶上,而是自己前往當面捐給指定的對象。政府有關部門為了表示對愛心人士的尊重,要迎來送往,有的還要請媒體宣傳,為此確實要增加不少人力物力。有一次,為了安排一次受捐活動,有關部門光吃飯住宿的招待費就花了上萬元。這樣的事多了,好事也難辦了。

  人們呼籲建立愛心捐款規範管理機制,明確捐助人和被捐助人的權利和義務,建立對募捐款物的交付、使用過程的監督機制,規範對民間愛心捐款的行政監管和調劑機制,並規定參與各方相關的法律責任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讓民間愛心捐款健康發展,溫暖更多人。

  本報記者 歐金玉 史學慧

熱詞:

  • 愛心捐款
  • 學生名單
  • 愛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