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江西一農民自掏十幾萬修路16年被讚“活雷鋒”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20: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昌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下雨天,李學華正用鐵鏟鏟沙石填路坑

李學華和他收到的錦旗

  在南昌縣塘南鎮和豐村,有一個叫李學華的人,村民們一提起他,就會想到腳下堅實的一條條路。從1996年至今,李學華將自己務農打工賺來的十五六萬元錢全部用在為村民修路上。日前,記者走進李學華所在的村鎮,感受了他一天的忙碌生活,也體會到16年來他的每一步艱辛。

  記者探訪

  女兒出嫁前一天還在修路

  1月14日,記者一行人從南昌市區驅車前往南昌縣塘南鎮和豐村,從昌萬公路左拐到一條叫不出名稱的村級公路上,有些迷失方向的記者便問路過的一名老人。老人説不出和豐村的具體位置,但當記者説要尋訪李學華時,老人則像聊起對門鄰居一樣熟悉,“他是個好人,這些路都是他修的。”

  記者繼續沿著公路行駛發現,這條水泥公路已被來往車輛壓得坑洼不平,但每一處破損都被人用沙石填平了。不遠處,一輛藍色的農用車正停在路旁,一名身穿雨衣的人,正用鐵鏟將車上的沙石鏟下,一點點填在路面的低窪處。看著他雨中嫻熟的填鋪動作,記者還以為是某家道路施工單位的工人,可路過司機的招呼聲,透露出答案,“老李,明天女兒就出嫁了,怎麼還在這裡忙啊?”

  原來,我們眼前的這位“工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學華,這條路上來來往往的司機師傅都和他很熟。記者上前了解情況,才得知李學華的女兒第二天就將出嫁,而老李卻依然在義務修路,説起這些,李學華只是憨憨地笑,並請記者去他們家喝杯喜酒。

  好人境況

  全家住在80年代的老宅裏

  記者在李學華的帶領下,來到了他家。雖然門前房後洋溢著辦喜事的氣氛,但這棟磚瓦平房的建築還是讓記者大吃一驚。在李學華家周圍,村民們都蓋起了氣派的二層小樓,唯有李學華的老房子顯得格格不入,門前還堆了一些修路用的沙石和鋼渣。

  李學華家中的陳設很簡陋,光線也不好,但一面面感謝他義務修路的錦旗卻成了家中最醒目的裝飾。李學華招呼記者坐下喝茶,自己進屋換了一件整潔乾淨的西裝,這是他為女兒結婚專門買的。李學華精心“打扮”了一番,可還是顯得比48歲的年齡滄桑許多。李學華告訴記者,他的時間都用在務農、打工和修路上了,很少幫家裏分擔,對兒女的照顧也不夠。“我沒給孩子買過什麼好吃的好穿的,眼看女兒都要出嫁了,心裏很不是滋味。”

  李學華話裏話外都透著對家人的愧疚。李學華的妻子告訴記者,她原本也不理解丈夫自掏腰包為村裏修路的舉動,為此還經常和他吵架。李學華的妻子説,現在全家人住的房子還是上世紀80年代從村民手裏買的老房子,她曾幾次想在老屋旁蓋一棟新房,可都被丈夫否決了。16年前,妻子省吃儉用攢了1萬元錢準備蓋房,卻被李學華全部拿去修了公路。而李學華自己卻説,房子再好也就是個住的地方,不漏雨不透風就好,而修路則是不得不做的事。

  修路緣起

  農用車被陷觸發修路想法 一修就修了16年

  談起第一次拿錢修路的情景,李學華至今覺得心酸。李學華回憶説,1996年3月的一個雨天,通向和豐村的泥巴路被雨水沖刷得泥濘難行,一輛滿載化肥和農藥的農用車剛從城裏回來,途經此處時陷在泥漿裏。車上的大部分化肥和農藥因為浸濕了只能白白浪費掉。“如果平時大家多修修路,該多好啊!”正在雨中幫忙搶運化肥和農藥的李學華,無意中聽到一個村民這樣感嘆,這句話深深刺痛了李學華的心,他決定義務為村民們修路。

  回到家中,李學華從妻子那裏要來了準備蓋新房的1萬元錢,又到鎮裏請了一輛車和10多個人,買好沙石,開始修理這條一公里長的泥巴路。經過一個月的施工,自己的1萬元錢用光了,李學華只好又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才將路修好,這也是他平生修的第一條路。

  此後,只要李學華聽人説哪條路不好走,他都會義不容辭地掏錢修路。“請人請車花錢太多,我就自己買了輛二手車,自己一個人去修路。”李學華説,為了湊齊更多的修路錢,他承包了村裏100畝地,除了幹農活,他還到外面打零工,這樣平均下來,他每年都能拿出1萬元錢來修路,這一堅持就是16年。

  村民評價

  “大傻子”原是真正的“活雷鋒”

  李學華義務修路的事情慢慢在十里八村傳開了,有的人不相信,説他是拿了國家和政府的補貼,修路不但不賠錢還可以大大地賺上一筆;有些村民相信了,他們説,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李學華不過是那只“大傻鳥”罷了。

  李學華聽到這樣的話,也只是笑一笑,從不和人爭辯什麼。“縣裏評過他一次先進個人,也就獎了幾百塊錢。”和豐村的黨支部書記李會龍告訴記者,各級政府和村裏從來沒有為李學華修路撥過一分錢,也沒有進行過補貼,李學華的行為都是義務的。16年來,不但和豐村的路修好了,連通附近北聯村、紅星村、梓溪村、北星村的公路也被李學華修了個遍。

  110路公交車是塘南鎮北部唯一的一趟公交車,村民們進城回家只能坐這趟車,可由於路況不好,公交司機不願意跑這條線,也一度有要取消塘南幾個站點的傳言,聽到這一消息的李學華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將公交車經過的路線整個翻修了一遍,為此,南昌市公交公司還專門在公路兩旁挂起了“向李學華同志學習,共同架起和諧橋梁”的橫幅。村民們也漸漸開始相信,他們身邊的“大傻子”才是真正的“活雷鋒”。

  在採訪即將結束時,李學華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的心願,他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帶動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到義務修路中,讓村鎮的經濟面貌得到更大改觀。當記者問他打算這樣修到什麼時候時,他説“只要我還能動一天,就會一直修下去。”(實習生 任夢 記者 陳龍 文/圖)

熱詞:

  • 李學華
  • 任夢
  • 農民
  • 活雷鋒
  • 工人
  • 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