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皮影戲傳承人:在傳統與市場之間找到平衡點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3日 16: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文化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于振聲在製作皮影

  曹 洋

  雖然近年來皮影演出市場日漸萎縮,但服務於皮影表演的皮影刻製卻從皮影藝術中逐漸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民間工藝品,並熱銷于國內各大城市和海外市場。在這種情勢下,國家級非遺項目淩源皮影戲的省級傳承人于振聲也開始認真思考皮影雕刻的未來發展方向——如何在恪守傳統技藝與應對市場法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刻出品牌

  于振聲1936年生於遼寧淩源松嶺子鎮三皇廟村,他的成長時期趕上了淩源皮影的黃金時代。“遠看像座城,近看紙裏蒙,瘋子掐脖喊,傻子眼熬紅。”這句過去在淩源廣為流傳的謎語,道出了影戲風靡萬千的景況。跟當時所有的孩子一樣,于振聲從小就愛上了皮影。“我十幾歲時很迷影戲,不僅愛看故事,還愛看人家操影、刻影。正因為這樣,跟許多老藝人成了朋友。接觸了幾年皮影之後,我拜家鄉的一位皮影老藝人王盛林為師,學雕刻和操影。”20多歲時,于振聲當上了三皇廟村的大隊書記。這期間他組織了三皇廟皮影團,“白天領著大夥兒治山治水,晚上組織皮影到各生産隊唱,即使文革期間也一天也沒停過。縣裏的領導無論是慰問部隊還是慰問災區,都帶著三皇廟皮影去。”

  于振聲常常回憶起年輕時的意氣風發,不過他更願意提及的是退休後的領影時光。1995年,于振聲從淩源市城建局長的崗位上退休,籌建了“振聲皮影藝術團”,帶著皮影上山下鄉。有一次在萬元店鄉演出,當年的老下屬看見坐著拖拉機、一身土兩腳泥的于振聲,難過地勸他:“你要錢我們給你,別遭這份罪了!”于振聲説:“他們不理解我,當時正值淩源皮影跌入最低谷,我不想讓千年的藝術消失在我們這一代手裏。”

  在四處演出的日子裏,于振聲覺得影人質量不高,過於呆板,缺乏靈動之氣,於是有了專心皮影雕刻的念頭。為此,他專程向淩源最著名的皮影雕刻藝人佟敏學藝。之後,還跑到唐山,拜皮影雕刻名家韓世勳為師學習雕刻。

  如果不是當初于振聲千里求藝的執著,就不會有今天名震淩源的“振聲影雕”。在淩源這個皮影藝人藏龍臥虎之地,于振聲把自己的名字打造成了一種品牌。

  傳承之難

  跟演出時用於操作的皮影不同,于振聲雕刻的皮影基本屬於“看影”,就是鑲在鏡框中供人觀賞的皮影。作為突出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的美術工藝品,“看影”的雕刻要比作為演出道具的皮影更精細複雜,因此對藝人的雕刻技藝要求也更高。

  于振聲説,首先要講究設計,強調“框子”(構圖)佈局合理,符合人物的特點。雕刻頭茬尤其要注重神韻,“一身氣在臉上,一臉氣在眼上”,追求明亮之美和靈動之氣。“三分雕刻,七分著色”,在著色前,要對著色的對象有整體構思,想象影人動起來的樣子,這樣才能把顏色上活。看似簡單的釘綴,也要反復“掂對”(琢磨),釘完之後,把影人提起,叫它站立,必須“前不過挺、後不背鍋”。

  這種標準下的皮影雕刻絕對是一個費時費工的活兒,沒個三五年出不了徒,所以願意學習這門手藝的人少之又少。深知其中苦處的于振聲決定把接班的重任交給自己的兒子于化臣,為此還費了一番工夫。2007年,于振聲眼看自己年紀大了,就讓自己在市自來水公司上班的兒子于化臣提前退休回家,專心學習皮影雕刻。于振聲還有兩個徒弟,但都有正式工作,只能在閒暇之餘幫幫忙。

  于振聲沒有專門的雕刻作坊,只能將客廳兼做工作室,有客時會客,沒人時刻影。處理驢皮的一系列工序會發出很濃的氣味兒,于家住樓房,沒有場院,沒辦法在家裏做,于振聲只能動員親戚來做這個活兒,而且承諾不論成品、廢品一律全包,這才解決了驢皮的問題。

  市場“突圍”

  作為工藝品的皮影市場需求目前在不斷增大,皮影刻製的未來發展大有風生水起之勢。但對於于家父子而言,想要完成傳統手藝的市場化生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實際上,于家父子從未真正做過皮影“生意”,心思更多的是放在傳承、鑽研技藝上。于化臣説:“父親和我都沒什麼經濟頭腦,刻了這麼多年的影兒,從沒主動賣過,都是人家上門來訂。” 他們既沒打過廣告,也沒有開設專門的店舖銷售,“振聲影雕”在淩源的聲望完全是靠“一傳十、十傳百”的傳播方式建立起來的。因此,儘管沒有刻意宣傳和營銷,“振聲影雕”也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求購者絡繹不絕。但“沒有經濟頭腦”的于家父子這些年刻製的皮影幾乎都是連送帶賣,有時朋友熟人來買,礙于面子,也就收個工料錢,因此並未從中獲得多少經濟效益。

  由於人手不足,他們同樣無法依靠承接訂單獲利。于化臣説,按照現在的製作週期,根本達不到對方要求的産量,為了不降低質量,只好推掉了大量的合同和訂單。涉及到皮影質量,于家父子的態度很堅決:“皮影首先要做精做好,然後才能考慮經濟效益,目前生活也不是捉襟見肘,不到非靠賣這個吃飯不可的地步。”

  這幾年,于化臣四處跑展會,接觸到不少同行,長了不少見識。陜西皮影已經開始進入産業化發展階段,師傅帶著十幾個徒弟一起做,有人負責生産,有人負責銷售,已經形成了“産供銷一體化”,這讓他感觸很大,也開始認真考慮“振聲影雕”未來的發展。“我已經把自家的皮影申請了商標,將來再培養幾個徒弟,推出一些新産品。先拿一些小型産品做試驗,效果好再慢慢鋪開。”

  于化臣承認,以目前的條件想形成一定規模的手工作坊,確實困難重重,資金是最大的癥結。“擴大生産規模需要招收人員,學習刻影沒個三五年不能出徒,想留得住人,就要負擔起人家學徒期間的費用,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于化臣説,除了啟動資金,還有許多後續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建立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恪守傳統工藝的同時提高生産效率等。這一切單靠傳承人的力量恐怕難以完成,政策保障、資金扶持必不可少,要想完成與市場的順利接軌還需要多方的合力。

熱詞:

  • 三皇廟
  • 皮影團
  • 産業化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