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甘肅縣級博物館"深藏不露" 館藏八千年曆史不斷代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0日 0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甘肅秦安12月9日電 (杜萍)“秦安縣博物館是甘肅省設施齊全的縣級博物館,從距今1億年的魚化石,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産生活用具到明清時期的文物都有收藏,8000年曆史沒有缺環、無斷代。”秦安縣博物館館長王多慶稱。

  秦安縣博物館地處縣城中心,古樸而不張揚,進入油漆斑駁的大門,一座不大的院子裏,展廳以倣明清建築為主,院內古柏蒼蒼,在冬日裏尤顯得凝重。正對大門的是博物館第一單元展廳,展廳裏主要展示的是大地灣及新石器時期的文物,在展廳陳列的圖片上,有大地灣F901房址。據研究考證,F901房址居住面為料疆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的現代水泥地面,經測定,承受強度相當於現在的100號水泥承受的強度。“所以俗稱它為世界上最早的水泥。”

  在館藏的新石器時期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一根骨針。這根骨針在秦安縣出土,雖然現在無從考證是在骨頭上鑽眼還是骨頭上本來就存在眼,但是能將骨頭打磨成針,“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展示了先輩高超的打磨技藝。”大地灣文化包含大地灣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常山下層文化和齊家文化五個時期,它以文化類型多,延續時間長,歷史淵源早,技藝水平高,分佈面積廣,面貌保存好而享譽考古界。“有專家評價,這是‘中國的寶珠,世界的奇跡’。”王多慶表示。

  青銅器是我國古代文物最重要的門類之一,以品種繁多,製作精美而著稱於世。秦安縣出土了各個時期青銅器的珍品,有圓足銅鍑、提梁卣等,其中圓足銅鍑高19.5厘米,重1公斤,這是一種北方遊牧民族習用的炊具,上有雙耳,可穿繫繩索掉在架上炊煮食物。

  “這種形態的銅器,自公元前至北魏在歐洲東部直至中國北方,廣泛傳佈,可以説是草原絲綢之路上表現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種典型器物。”王多慶稱。

  在博物館的第二單元展廳,則展現的是齊家文化的玉琮,唐代的海馬瑞獸葡萄紋銅鏡,北朝至至唐代的佛教石刻等。

  而在博物館的第三單元展廳,展現的是明清以及近代書畫家的一些珍品之作,有明嘉靖胡纘宗的墨寶,也有左宗棠弟子的佳作,更有民國時期吳佩孚的筆跡。同時,該展廳還收藏了民間一些書法家的作品。

  秦安縣博物館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興國寺,該寺起初是一座規模較大的古剎,但經過近千年的風雨,該寺的般若殿保存的還比較完整。“般若殿保留了元代建築風格,整棟建築沒用一根釘子,全是榫卯結合,它是甘肅省現存較早的木構建築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是全國僅存的幾座元代建築之一。”王多慶表示。

熱詞:

  • 般若殿
  • 秦安縣
  • 榫卯結合
  • 胡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