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我的打工故事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4日 0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糕點琳瑯滿目,忙碌的生活已成常態

  1985年出生的陳曉鋒,現在是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

  25日一整天,除了接受記者採訪時喘了口氣,陳曉鋒忙得停不下腳。

  早上6點,陳曉鋒便匆匆往公司趕,車已經停在門口,今天兩家分店在合肥開張,作為技術指導,他必須在開店之前趕到。早上9點,合肥宣城路,仟吉第十一家分店,顧客盈門,櫃臺後面的操作間裏陳曉鋒一身大廚裝,卻在貓腰掃地,“我就是一打工的,大夥兒都一樣,什麼活都要幹。”陳曉鋒呵呵地笑,一張娃娃臉看起來陽光燦爛,不高的個子配上平頭很顯幹練。

  戴上口罩、帽子,記者走進操作間,一股香味撲鼻而來,不足10平方米的空間裏,電烤爐佔據了大半空間,雖是寒冬,但是操作間的溫度仍然有近20度,陳曉鋒工作服裏只穿了件短袖。“吱!”每隔5分鐘,電烤爐都會發出刺耳的尖叫,提醒糕點已經烤好,外面櫃臺擺放的糕點琳瑯滿目,想不到操作間卻是如此單調乏味,不到20分鐘便讓記者渾身冒汗。“這不算什麼,夏天最高的溫度超過50度,雖然有空調,但是作用也不大。為了不讓汗水滴進麵包裏,大家還要戴上帽子和頭套,摘下來不用擰就能出水,習慣就好。”陳曉鋒淡淡地説。

  中午12點,大家輪換休息,陳曉鋒在隔壁快餐店匆匆扒完兩口飯,便往另一個新店趕,新店店長著急地説:“怎麼才過來,趕緊進去吧,港式麵包已經缺貨了。”陳曉鋒打趣道:“你不給我打車費,我只能跑過來,當然慢了。”

  剛才還是嘻嘻哈哈,但一踏進操作間陳曉鋒的臉立馬沉了下來,伸手撿出一位廚師肩上的掉發,“以後進操作間後,大家必須相互檢查頭髮,不能有一絲馬虎。”這份嚴肅與他那張娃娃臉顯得不太相稱。“幹我們這行的,就怕出衛生問題,要對公司和顧客負責任。前幾天,為了一個衛生問題光排查我就幹到了晚上12點。”

  拿起奶油袋,陳曉鋒熟練地開始在麵包裏擠奶油,手腕輕巧地轉動,如同繪畫一般。在這一行已經呆了5年了,雖然不如體力活那麼辛苦,但是吃飯不規律,容易得胃病。“時間長了,我已經聞不出來面點的味道。”他使勁地吸口氣,無奈地笑笑:“真的聞不到了。”一直到現在,他仍然記得第一次走進操作間時,那股麵包的甜香,每每回憶起來,都忍不住咽下口水。

  陳曉鋒説,每個星期,他必須在12個分店來回打轉,最少需要轉兩圈,每天早上7點起來坐公交,晚上回去的晚,公交一旦停了,就得打車,為了省錢,往往要走很長一段路,然後再坐面的。晚上9點,分店電話打過來,陳曉鋒抱歉地告訴記者:“有點事情,分店讓我再回去一趟。”矮小的身影瞬間便擠進了公交車,今天一天,他已工作了10余個小時。

  從臨時工、學徒成長為高級技師,靠的就是一股子牛勁

  陳曉鋒的打工故事,是五味交織的大雜燴。

  陳曉鋒是重慶市黔江區石柱縣臨溪鎮前進村人。18歲高中畢業後,他與5位同學一道,離開家鄉,開始打工。然而,和大多數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一樣,他們沒有目標、沒有規劃、沒有技能,有的只是力氣和青春。

  幾年裏,陳曉鋒的打工足跡遍佈中南部,在溫州做過裝修、福州幹過建築、廣州修過大橋。“從不知道存錢,過一天是一天,最長的工作也幹不到半年。”不到3年的時間,便換了十余份工作。

  人生的改變源自他第一次走進面點車間。

  2005年,陳曉峰又一次辭職,在溫州人才市場,一位工作人員建議他謀得一技之長,並介紹他進入溫州一鳴糕餅店做學徒。第一腳踏進生産車間,陳曉峰便被那誘人的香味迷倒。從洗毛巾開始,每天工作10小時,每月工資僅僅300元,還不如做苦力!但是每次打退堂鼓時,他都會想到那股甜香:“好想自己做麵包啊。”

  工廠對於技術管得很嚴,一般不允許外人在旁邊,陳曉鋒藉口加班,每天泡在車間跟著糕餅師傅打下手,偷偷記著每一個程序。那個時候,他每天早上8點上班,淩晨3點才跟最後一班工人回家。半年後,他從學徒升級為車間工人,滿以為可以大展身手,誰知道上崗沒幾天便出了個大問題,一天,趁著師傅不在,陳曉鋒靠著記憶做了一箱麵包,結果卻忘了放鹽,一箱麵包全部成了廢品,陳曉鋒被罰掉半個月工資,並且調離了生産線。

  陳曉鋒屬牛,身上也有股子牛勁,不讓幹,咱偏要幹好!他自己買來各種糕點書籍學做麵包,並掌握了基本的操作程序,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仟吉的創建者之一,並加入了這個新的團隊, “我很幸運,進入了這個行業,並且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興趣。”

  在仟吉,陳曉鋒得以向各地名師學習製作技巧,有一次,因為麵包調料時,搞錯了兩樣材料的順序,師傅孫志林大發雷霆,罰他一天不許吃飯,餓得他都站不穩,挨罵更是家常便飯。陳曉鋒憋著一口氣:學好技術,將來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初級技師、中級技師、高級技師!如今他已是公司的技術骨幹。回想起來,他對師傅當年的嚴厲和追求完美感激萬分。

  記者本以為成為高級技師,陳曉鋒應該已經感到滿足了,但他卻引用了台灣一位面點大師的話:做了28年麵包,到第25年才發現自己剛剛入門,“我才做了5年,還遠的很哪。”他笑道。

  這個行業每天都在變化,不學習肯定不行

  陳曉鋒的家,在位於包河區城郊結合部的包河花園,這裡是合肥市最大的回遷小區之一。説是家,事實上卻沒有家的味道。一個三室一廳的租屋裏,是公司給他和其他三名同事租用的宿舍。客廳中間用紙箱子搭起了一個餐桌,幾個空啤酒瓶橫七豎八,桌子對面擺放著一台20寸的彩電,整個屋子都積著厚厚的灰,廚房裏更是沒有一點油煙氣。

  陳曉鋒自己住著一個居室,5平方米的蝸居裏,一張床、一個文件櫃將房間擺得滿滿噹噹,一根連著窗戶和門楣的鐵絲被拿來當做衣架,整個出租屋裏,最值錢的就是他那臺電腦了。“電腦是為了學習才買的。”陳曉鋒説:“這個行業每天都在千變萬化,標準在變、樣式在變、口味在變,不學習肯定不行。”

  天漸漸黑了,小區周邊的大排檔陸續營業,濃濃的油煙有些嗆人。陳曉鋒帶著記者光顧了一家常去的牛肉湯館。“多放點辣椒。”點餐時,他總是要強調一下。雖然已經離開重慶8年多了,但是他一直很懷念那麻辣的口味。只要有機會回去,他都要好好吃一頓火鍋。

  家在哪?陳曉鋒説不清楚,由於家鄉修建水電站,一些農田被淹,區裏建議搬遷。陳曉峰咬咬牙,將自己這麼多年的積蓄拿出來給父母辦了戶口,還買了15年的養老保險。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但是奔六的父母現在還在溫州打工,他希望他們儘快回到重慶。

  陳曉鋒更希望能夠到武漢,在武漢開一家蛋糕店,那裏有他相戀4年的女友,如果不是相隔兩地,也許今年就該結婚了,但是由於太忙,最後一次見面還是5月份。前兩天喝多了酒心情不好,把女友熊了一頓,“得好好想想怎麼道歉。”説這話時,他表情頗有些落寞。

  朋友多的地方才有家,8年前,5位同學兼好友相約出來闖蕩,如今有的誤入歧途,有的四海漂泊,大家沒有時間相聚,只能電話裏噓寒問暖,共有的感受是人情味越來越淡,融入一個城市越來越難。“買房、戶口還有將來子女的上學,都是困難。”陳曉鋒感慨:“曾經考慮在武漢買一套房,但是父母不同意,希望我們還是回老家,結果房價眼看著往上躥,為這事沒少跟父母吵過。”

  在陳曉鋒看來,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事業在哪,家就在那裏,因此他努力地 攢著每一分錢,希望能夠開自己的店。現在他的工資是每個月3000元左右。“每個月能省下2000多,很不錯了,30萬就能開個小麵包店。”他開心地憧憬著,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陳曉鋒開始報名參加各種夜校,“還是應該多讀讀書啊。”

  記者手記

  記者在採訪中接觸了很多為夢想而努力的農民工:21歲的宿州小夥魏禮東,中學畢業後進城務工,如今已經成為技術專員;25歲的廬江姑娘汪小芹,從對電氣行業一無所知,到現在成為廠裏最年輕的車間主任;26歲的陳曉鋒,靠著自己的努力,成長為年輕的面點行業高級技師……

  雖然學歷不高、雖然起點很低,但是他們同樣有夢想、不怕苦、在努力,成功的鑰匙牢牢地握在他們自己手裏。城市的發展,迫切需要這些有憧憬的年輕人,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成長,伴隨著城市的夢想和成長。

  然而,當他們一提到成為城市人時,仍是一臉的無奈,買房遙不可及,公積金沒有辦法,戶口沒有辦法,家人兩地分居。城市,並沒有容納他們。到今天為止,農民工如何融入城市,仍然是一個難題。一個發達的城市,理應具有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為這些農民工提供平等的生活、發展創業以及受教育的機會,給他們家的感覺。這不僅是政府的事,也是大家的事,只有給農民工更多的關注與體諒,城市的未來才會更加美好。

熱詞:

  • 陳曉鋒
  • 溫州人才市場
  • 故事
  • 臨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