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志願者發微博稱孤兒院兒童無學校接收引關注(圖)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13: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月談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瑞通公司為“奈爾泰勒孤兒院”的孩子們準備的大巴,送孩子們去柳州人民醫院進行體檢。

  編者按近日,一個名為“奈爾泰勒孤兒院”的新浪微博在廣西各大論壇被不斷轉載,博主正是奈爾泰勒關愛協會的負責人薛永春。這位“85後”與其他志願者一起,堅守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一直照顧近百名農村各族貧困孤殘家庭兒童,並呼籲社會給他們更多的關愛。

  慈善微博發出求助信號

  奈爾泰勒關愛協會是一家在當地註冊的民間慈善機構,坐落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郊區,主要幫助貧困孤殘家庭兒童,讓他們重新走進學校。

  奈爾泰勒關愛協會的成立是政府、民間組織等多方協力的結果。這個協會是總部設在美國的愛加倍基金會在廣西建立的第一所關愛中心,協會院子是當地一所小學舊址。在統戰部門協助下,協會2006年註冊成立。愛加倍基金會聯絡了美國的一個奈爾泰勒家族出資建立了4層小樓,2007年9月投入使用。基金會幫助關愛協會接收國內外善款,收養各鄉鎮貧困孤殘家庭兒童。

  今年8月25日,關愛協會的微博上還貼著孩子們修花壇的照片,一片快樂的景象。而從9月1日中午開始,薛永春寫下了“新資助的20多名貧孤兒童由於沒有學校接收而上不了學”“看見孩子因為沒有學校讀書被迫要回山裏時,我心如刀割”等語句;9月2日中午,薛永春在微博上發出求助——“請給這些山裏的貧孤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

  不少網友看後深受感動。“華農珠江—紅會”發微博稱“看到細節,真的很心酸,我們能做的那麼少,求轉發,求關注”。

  關愛協會的新難題

  9月4日,半月談記者趕赴融水調查發現,協會裏生活著94個孩子,包括漢、苗、壯、侗、瑤等多個民族,就讀範圍從幼兒園到大學,最小的6歲,最大的20歲。其中89名已經在當地學校就讀,5名則是今年秋季學期剛剛加入這個團體的新成員。

  這些孩子主要來自農村的三种家庭:父母雙亡;父亡母改嫁;父母殘疾,喪失勞動能力。親人把他們送到奈爾泰勒關愛協會,只因家裏實在養不起。

  26歲的大學生薛永春是這94個孩子的監護人。薛永春大學期間曾做過愛加倍基金會的志願者。2010年春節後,他得知融水的奈爾泰勒關愛協會急缺工作人員,便辭掉工作,從陜西西安來到融水。

  此後一年多,薛永春和他的志願者團隊負責照料近百名孩子的生活起居,接送他們上下學。今年7月份,薛永春還和其他志願者到鄉村尋訪,又接回來25名需要救助的兒童。

  然而,到9月初小學開學時,由於周邊學校人滿,孩子的入學問題讓他犯了難。記者趕到時,只有4名兒童順利註冊,21名兒童被送回了老家由叔伯等人代養,壯族女孩韋麗緣家中已無一個親人,只好滯留在協會。

  通過和當地教育部門多次溝通,9月5日,韋麗緣終於在融水鎮第四小學報上名,班主任廖慧給她安排了座位。

  改變貧孤孩子命運急需愛心接力

  平時,孩子們被分在5個大宿舍。志願者以宿舍為單位照顧他們的生活、學習。

  在一個住著23人的女生宿舍,15歲的廖平艷忙著收拾屋子,她旁邊的床舖上躺著一個剛來的6歲女孩。廖平艷2008年來到協會,如今在當地一所中學讀初三,看上去漂亮開朗。“我家在拱洞鄉平卯村,父親去世,媽媽改嫁,家裏還有奶奶和叔叔。我現在一年回叔叔家兩次,生活在這裡也很好,還能讀書。如果沒來這裡,我可能出去打工,或者嫁人了。”

  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們住在一起,學會了互相照顧。廖平艷説,她們大一點的女孩要給同宿捨得“小不點”女孩洗澡、洗衣。

  來自融水縣城的賈鸞秋是這裡的生活老師,負責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每月800元工資。“外面打工雖然掙錢多,可我覺得在這裡幫助這些孩子更有意義。”她説。

  儘管奈爾泰勒關愛協會的院子裏洋溢著陽光與溫暖,然而事實上,這裡的生活已有點捉襟見肘。9月4日晚上,他們吃的是炒豆腐和炒土豆。“兩天才能吃到一次肉。”薛永春説,協會每個月的生活成本約3萬元,募集到的善款只能填飽肚子。

  “奈爾泰勒關愛協會為了讓更多孤兒和特別貧困家庭的兒童得到關愛,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政府對他們的義舉很感謝。”融水縣教育局副局長唐淩説。

  據薛永春介紹,去年中考,協會11名應屆考生有8人考上了融水最好的高中。“這些孩子如果回到鄉里,很有可能早早棄學打工,他們的命運難以改變。在協會,我們願意幫助他們改變人生,但這還需要來自社會、政府的愛心接力。”21名暫時失學的孩子能否重返校園?半月談編輯部將繼續關注。

熱詞:

  • 學校
  • 發微
  • 兒童
  • 微博
  • 孤兒院
  • 志願者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