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東莞“月月捐”不是強制捐 不存在強制攤派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1日 0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十一”長假後,廣東東莞不少公職人員收到了一份“東莞慈善月月捐”的活動倡議書。該活動由東莞市慈善會發起,倡議書以紅頭文件的形式,號召市民每月固定捐款10元以上。由於發動機關集體辦理申請,並且綁定銀行賬戶定期捐款,“月月捐”被質疑為“強制捐款”在網上引起爭議。

  “月月捐”是不是“強制捐款”?搞集體捐款是為了衝高捐款數額?綁定銀行卡會不會洩露個人信息?針對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調查。

  焦點一:是“強制捐款”嗎?

  【回應】完全自願,不存在強制攤派,並可隨時退出

  “綁定銀行卡號?這不是強制捐款嗎?”東莞“月月捐”舉動一齣,即引起了一些人的抵觸。

  面對“強捐”的指責,東莞市民政局反復強調,捐款完全採取自願原則,可以“隨時參加,隨時退出,隨時增資,隨時減額”。

  記者從9月26日的倡議書看到,捐款方式有集體辦理、網銀捐款和櫃臺簽約三種方式。無論何種方式,市民如想參加“月月捐”,首先需填寫一份申請表,並在表格左上方的簽約、變更和登出3個選項中選擇“簽約”。而一旦捐款人想變更或中止捐款,可再次從網上下載並填寫申請表,選擇“變更”或“登出”,就可隨時變更捐款金額和項目,也可以隨時登出。

  “完全自願,不存在強制攤派!”東莞市民政局局長楊東如拿出民政系統的一組數據:“我們全系統400人。其中市局機關42人,到目前為止提交申請的28人;下屬單位300多人,申請的55人。如果是強制的,早就100%參加了。誰想參加隨時可以參加。至於不參加的,我們也不會強制。”

  記者請民政局聯絡一名未捐款的幹部接受採訪,卻遭到拒絕。該局工作人員表示,捐款的自願性,意味著對不捐款人也要給予保護,如果因為他不捐款就讓他面對媒體,這不反而造成強制的效果了嗎?

  記者又致電一位熟識的鎮街幹部袁先生。他説,還不知道這麼一個項目,這段時間以來,也沒有接到單位領導或同事要求捐款的電話通知,更談不上受到什麼強制。

  東莞銀行是“月月捐”的開戶銀行之一,該行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要取消認捐很容易。“申請捐款的表格和取消捐款的表格,已覆蓋到東莞銀行所有的網點,只要去銀行領取一張表格,填寫完整後遞交上去,下個月就不會再從賬戶扣款了。不需要其他任何人、任何部門審批。”

  焦點二:為了衝高捐款數額?

  【回應】“月月捐”是為推動慈善捐款常態化;集體辦理是為了方便

  有網友質疑:既然完全自願,為何要規定月捐10元,還搞集體捐款?是不是為了衝高捐款數額,讓官員臉上有光?

  今年是東莞舉辦第二屆慈善日。去年的第一屆慈善日,東莞社會各界捐款1.84億元。針對網友的疑問,楊東如説:“在東莞這個富裕地方,如果想要衝高捐款數額,直接找幾個老闆,一人幾十上百萬,很容易解決,幹嗎還要搞那麼複雜?搞‘月月捐’,是為了營造做慈善的氛圍。”民政部門的同志介紹,如要衝高捐款數額,東莞辦法很多,如今年10月17日,東莞組織本地兩支CBA球隊打慈善比賽,賽後一件球衣拍賣籌得善款61萬元,一個籃球拍得25萬元……很多觀眾還抱怨可拍的東西太少,帶了錢卻買不到。

  楊東如説,為了推動慈善捐款常態化、多元化,東莞想到了“月月捐”的辦法。“這也不是我們獨創的,而是借鑒了香港著名慈善組織東華三院每月捐款計劃等模式。”據了解,香港東華三院也是每月定期捐款,資助醫療、社會等特定領域的項目。每月捐款數額不等,由市民自主填寫捐助表格寄送到香港東華三院,可通過支票捐款、網上捐款、綁定賬號自動轉賬等方式實現。

  “月月捐”之所以從機關單位幹部職工入手,集體辦理,“一是考慮到在活動的初始階段,推動機關幹部職工參與,來帶動群眾參加。二是很多幹部職工工作都很忙,還有一些人不懂網銀操作,通過集體辦理的方式,能省去各自去銀行排隊辦理的麻煩。”東莞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杜江説。

  記者在東莞走訪中了解到,對這種形式,其實很多人還是贊同和歡迎的。某局公務員鍾女士説:“我們平時都很想去參與慈善事業,只是平時工作忙。‘月月捐’總體來説還是一個挺好的做法,大家在不需要花費什麼精力的情況下,就能方便、主動、持續地參與慈善。”厚街鎮市民梁平帆説:“按東莞人的收入,這個錢微不足道,能積少成多,去幫助有困難的人,也是積德的事。”

  焦點三:會洩露個人信息?

  【回應】一旦賬號洩露造成損失,由慈善會承擔;也可選擇一對一辦理方式

  有網友擔憂:提交銀行卡賬號,萬一個人信息被洩露,這個責任誰來負?捐出的錢,能不能按照捐贈者意願用出去?

  東莞市慈善會副秘書長劉浩輝表示,所有的愛心捐款,將尊重捐贈者的意願,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完全用於規定的愛心事業,詳細捐贈情況將在市慈善會網站公佈,接受社會監督;並邀請審計局每年進行專項審計。

  在申請表格上,列出了8個慈善捐助項目,包括救助貧困白內障患者、困難老人平安鈴服務、救助貧困先心兒等,捐款人可選擇其中一個項目打鉤,“慈善會將參考您的選擇並結合實際,統籌安排善款使用,並通過短信形式,定期向您反饋項目進展情況。”

  至於大家擔心的個人信息洩露問題,劉浩輝解釋,捐款者自己通過網銀和櫃臺辦理,不涉及信息洩露的問題,這裡可能洩露個人信息的,就是集體辦理的方式,因為要經單位內由慈善會授權的辦事員之手。對此,慈善會在與銀行和捐款者的協議中都明確,一旦因工作失誤等問題造成賬號洩露導致個人損失,全部由慈善會承擔。“如果市民還是擔心,可以不集體辦理,通過網銀和到銀行櫃臺簽約的方式,一對一地辦理。”

  慈善的公信力亟待重塑(鏈結)

  “政府部門當然應該把工作盡可能做細,做得人性化一點、軟一點,別動不動就搞行政這一套。”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郭巍青認為,在國內慈善事業爆出一系列負面事件後,公眾對慈善産生了很多懷疑,有很強烈的不信任感。於是,政府有哪怕那麼一點疏忽和不週到,都會引發不良的聯想,成為懷疑的理由,被抓住不放。

  郭巍青説,群眾的疑慮可以理解,要改變公眾的觀念,根本之道在於不斷提高慈善組織公信力。為此,需要不斷完善機制,強化法治監管,加強公開透明程度,嚴懲違規者,踏踏實實地把事情做好。要讓慈善真正回歸慈善的本來面目,一點一點地恢復公信力,從而在全社會營造健康的公益慈善環境,形成健康的慈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