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一斤重大閘蟹15萬 “天價蟹”背後疑點重重(圖)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1日 11: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沈洪偉展示一隻9兩重的大閘蟹。 張建波 攝

  10月金秋,蟹肥桂香。每年這個時候,蟹市總少不了“蟹王蟹後”的噱頭,各種與“巨蟹出世”有關的新聞也會此起彼伏。就在最近,無錫有一位名叫沈洪偉的蟹商,高調向媒體亮出了“蟹王專賣”的招牌,宣稱自己的公司只出售特大號“長江野生蟹”,從8兩多到一斤以上不等,最高達到15萬的單只定價更是顛覆了廣大市民的買蟹觀。沈老闆口氣之大、勢頭之盛,讓他很快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驚嘆有之,更多的卻是質疑。鋻於此,記者近日針對其人其事做了一番探訪,卻發現在“天價蟹”風波背後,有太多讓人難以釋懷的疑惑,疑惑所指——這或許只是一場鬧劇。

  本報記者 張 磊

  一則引發爭議的新聞

  一斤重的大閘蟹,標價為15萬,你覺得靠譜嗎?在無錫一位名叫沈洪偉的專業水産養殖戶那裏,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這位養殖戶專門經銷大個的長江野生大閘蟹,除了這一斤重的,還有的都是8兩多、9兩多的,其標價也在8.8萬和9.9萬。

  10月7日下午,在位於無錫東亭的臨時養殖展示池塘內的跳板上,沈洪偉逐一向記者展示了10多只大個頭的大閘蟹。據他介紹説,這些大閘蟹都是野生長江蟹,産自安徽至湖北一帶長江水域。沈洪偉介紹説,長江大閘蟹由於生長環境的原因,一般來説背部的殼是呈現暗紅色的,且殼上的“H”紋路非常的明顯,蟹腿也不是那麼的白。此外,殼上的尖頭部分很鋒利,很容易刺傷人。“相對來説,這種長江野生大閘蟹特徵很明顯,不良養殖戶也沒法子假冒。”

  據他説,眼下自己的這些大閘蟹中,9兩重的還比較受歡迎,已經有人預定了3隻。“都是北京的老客人,屬於那種美食家、食客吧。”至於這些買主的詳細身份他不願意透露。          綜 合

  三問“天價蟹”

  1

  他是水産牛人,但要賣的蟹還在江裏

  沈老闆賣“天價蟹”底氣何在?

  昨天採訪沈洪偉時,記者多半時間只是聽眾。這是一個説起話便滔滔不絕的男人,或許媒體坊間和網絡的幾日密集傳播已讓他意識到“長江野生巨蟹”、“15萬”等關鍵詞的敏感,言語裏多少有些回避。更多時候,他在向記者展示自己敢如是説和做的底氣,包括“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就開始接觸長江蟹,曾經一次購買過百萬蟹苗”,“我從事水産行當20多年了,長江沿岸太多漁民是我的朋友,蟹源不是問題”,“(養殖長江蟹和野生長江蟹)這個我太清楚了,你們看不出來,我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記者上網探查發現,1967年生於無錫的沈洪偉在過去至少20年中,確算是水産界的名人:1991年,他在江蘇省最早實施“土池育苗”養蟹;1994年,他實現冬季溫室甲魚産蛋,當年還曾是無錫市“十佳青年”的候選人;2005年,他開始試驗刀魚人工繁育並取得成功;09年,他通過人工模擬掌握了一整套模倣刀魚自然生長環境的技術……這些事件,都曾見於當時的地方媒體。

  記者還發現,在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初近10年,沈之所以淡出媒體視野,除了因為長江洪災而遭受近乎毀滅性打擊外,還曾在2003年到2005年被牽扯進一樁經濟案件,雖然最終取保候審,事業卻一度萎至低谷。關於這幾段經歷,網名“長江魚王”的沈洪偉在自己的天涯博客上並未諱言。

  知曉這些之後,記者再次採訪沈洪偉。對於“過去的事”,沈淡然應之,卻在談起自己走出囹圄後,因養殖刀魚而東山再起時,言語裏滿是自豪。

  “這些年一直撲在刀魚上,今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有開捕撈船的朋友説自己網上來幾隻品相不錯的長江野生蟹,問我有沒有興趣收。”沈洪偉説,朋友的話讓他想起了20年前事業剛起步時和長江蟹的那段緣分,“馬上就去看了,然後掏錢收下,最大的一隻,也花了四五萬。”

  在水産業多年的摸爬滾打,加上正如日中天的刀魚事業,讓沈對“小打小鬧賣長江蟹”已經提不起興趣。“要做就做最大的,最好的。”經驗、蟹源和經濟實力都不缺的他當即有了“專賣蟹王”的念頭,並主動找上了媒體。

  沈的以上表述,似乎可以證明自己確有巨蟹、大蟹的收購渠道,但讓記者存疑的是,直到現在他真正能拿得出的“只有不到10隻”。這個數字與其宣稱的“1斤以上一兩隻,9兩以上二三十隻,8兩以上百餘只”的供應能力相差甚遠。採訪中沈洪偉表示,自己的銷售模式是“客戶先下訂,我再去收”,但他同時在解釋自己的高定價時又説“大型野生江蟹極其稀少,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求”的東西又怎能説收就收?更怎能預先估判收成呢?

  很遺憾,對記者這些疑問,沈一直未作正面答覆,只是再三強調“不好説太細,但蟹源肯定不是問題。”

  2

  有的來自違規捕撈,還有不少是“冒牌貨”

  禁捕期剛過,哪來的野生蟹?

  “天價蟹”一事經輿論張揚後引來諸多質疑,有網友指出“長江蟹還沒到成熟上市的時間,而且國家規定的禁捕期才剛過,他哪來那麼些大個野生蟹?”

  據此記者向沈洪偉提出問詢,他表示,“江蘇長江野生蟹是才剛剛開捕,但湖北、江西、安徽那邊早就開始了,我現在手頭的蟹主要來自這些地方。”

  昨天,江蘇海洋漁業局漁政處調研員許勝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國家對長江野生蟹的保護力度很大,“一般是分水段開放捕撈,而且嚴格限制準入捕撈船數量。和往年一樣,今年江蘇10月10日開禁、上海則要到11月,安徽稍早些,10月5日開始。捕撈期都是一個月。”他介紹,國家今年一共發放了178張捕撈證,江蘇88張,安徽80張,上海10張,“一張證對應一艘船,限制很嚴格。”

  “現在正宗的長江野生蟹的確越來越少了。”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資源室主任施煒綱昨天也對記者表示,上個世紀90年代初長江野生蟹資源很豐富,但由於過度捕撈,産量每況愈下,“近年國家採取了諸多保護舉措,比如嚴格限捕、投放蟹苗等等,而且原則上是不鼓勵捕撈野生蟹用於銷售,只是作為繁衍養殖和科學研究所用。”

  對於江蘇一年長江野生蟹産量,目前還沒有具體數據,“粗略估計,一年一個多月的上市季,最多也就幾十噸吧。”

  對於無錫爆出的沈氏“天價蟹”,施主任表示所知不詳,“沒看到具體活蟹不好説真假,但可以肯定,這麼少的産量背景下,市面上流通的所謂‘野生蟹’中,一定存在大量冒牌貨。”

  而如兩位業內人士所言,長江蟹産量的逐年壓縮已經讓不少蟹商知難而退。昨天在南京羊皮巷菜場,經營螃蟹多年的“江南蟹王”攤主王勇就告訴記者,上個世紀90年代他就開始做長江蟹生意,“那時蟹多,生意好做,現在正宗的野生江蟹太少,利潤也不高。”王勇於是轉做陽澄湖、洪澤湖螃蟹,他説,“我很懷疑這個事情(指無錫天價蟹)的真假,現在市場對湖蟹的接受度已經很高,要賣大蟹、巨蟹,完全可以在湖蟹上做文章,有什麼必要舍易求難,吃力不討好呢?”

  不過同樣在羊皮巷菜場做生意的“南京蟹王”攤主陳平卻表示“野生蟹有是有,關鍵是有門道”。他指著店內一個水族箱告訴記者,那裏面就是“貨真價實的野生江蟹”,“做的人確實少了,估計你跑遍南京菜場,也見不到幾家賣野生江蟹的了。”交談中記者發現,陳平對於幾位專家口中“禁捕期”似乎知之甚少,“什麼?才開禁?你開玩笑吧?早就開始捕了,不然等上遊用網一攔,中下游還撈什麼啊?”用他的話説,“真到現在才去捕,等著喝西北風吧。”

  不管怎樣,專家和行家們的話,讓記者産生了這樣的疑惑:野生長江蟹的市場正被急劇壓縮,商人的逐利本質決定了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去賣普通野生江蟹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更可況承擔更高的風險去“專賣天價江蟹”?

  3

  這麼高的定價靠譜嗎? 

  南京羊皮巷8兩多重的野生江蟹才賣一兩千

  1斤以上15萬、9兩以上9萬9、8兩以上8萬8,這樣的定價讓沈洪偉博夠了眼球,也備受炒作質疑。在接受採訪時沈洪偉告訴記者,他是根據近年的市場行情定價,“新聞裏不是説了嘛,哪兒出了一隻蟹王,拍賣了多少錢,我記得最高一隻洪澤湖的蟹王曾經拍出過20萬,重量也就1斤出頭,何況我這還是野生江蟹。”

  施煒綱昨天告訴記者,“野生蟹能超過1斤太少見了,我算是見蟹見得多的,這麼多年一隻都沒遇到過。”他表示,“一隻野生蟹長到1斤以上至少要3年,在我看只是理論上的可能。但是如果靠人工飼養,實現的難度就小很多。”他並不掩飾自己對“天價蟹”中15萬主角身份的懷疑。

  羊皮巷的陳平倒是覺得“能收到只把只巨蟹有可能”,他還向記者出示了自己最近收到的一隻“野生江蟹”,過秤後顯示為1斤2兩多,“這是我們今年的鎮店之寶,還指望他參加今年的‘蟹王爭霸賽’呢。”陳平説,“1斤以上的野生蟹確實稀奇,基本屬於無價也無市,象徵性定個價格,主要還是博個注意力當活招牌,不會賣的。”但他同時表示,“八九兩的就不算稀奇了,他敢定八九萬太誇張了,我這裡也有幾隻超過8兩的,也就賣一兩千元。”

  這話傳到沈洪偉耳朵裏,他很有些嗤之以鼻,“8兩多賣2000元,只要是野生江蟹,你讓他賣給我,有多少我要多少。如果是人工飼養,8兩的賣2000元我都覺得貴了。”

  但顯然,陳平對自己的長江蟹言之鑿鑿屬於“野生”,“你看它後背,顏色發紫,而且爪子特別長,飼養的根本不是這樣。”一番指點,説得記者這個門外漢雲裏霧裏。

  於是還得請教專家施煒綱,“説實話別説普通市民,就是我們僅靠肉眼,如果不把野生和家養的放在一起,也很難辨明它們的身份。”他告訴記者,其實所謂“後背顏色紫紅,兩螯長”這些特點,不管家養或野生的江蟹都具備,“唯一能參考的就是,自重超過3兩的野生蟹後背上大多會有磨痕,是在江中隨水流遷徙時留下的,這在飼養蟹身上卻看不到。”

  施煒綱還告訴記者,一般來説家養蟹和野生蟹價值確有區別,“但不至於相差這麼大,一隻動輒數萬、十幾萬,太離譜了。”

  而當關於價格的疑慮被記者拋向沈洪偉時,他為了證明“物以稀為貴”引用了一組數據:整個長江一年産1斤以上的蟹也不過幾隻,9兩以上的三四十隻,8兩以上的最多也就是幾百隻。這組數據記者隨後向專家求證並未得到證實,不過有趣的是,如果把數字和沈洪偉宣稱的年供應江蟹量對照,他幾乎可以算是壟斷了整個長江的野生大型蟹貨源,“這個牛吹得有點大了。”陳平聽説了沈的高論後,一笑了之。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野生
  • 限捕
  • 15萬
  • 天價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