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資深中醫網傳“秘方” 上百條中兩成不靠譜(圖)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4日 02: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大部分網友還是比較認同中醫中蘊含的古老智慧的。秦翼 攝

  感冒後喝點生薑紅糖水,暈車時在手腕上固定一片生薑。這些在我們平時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的”偏方”真正羅列出來會是什麼樣子?一則“包打聽”式的網帖《震驚世界的中國秘方一個老中醫幾十年的心血!!!》在各大論壇被網友爭相轉載收藏,並視為“生病再也不用吃藥”的良方。帖子正文高達一萬多字,從頭到腳所有的病症和保健方法幾乎都羅列了個遍。到底這個“很好很齊整”的中醫秘方能不能“藥到病除”,記者採訪了資深中醫、省中醫院孫偉主任。出人意料的是,這則在網友中傳播極廣的帖子在專家眼裏卻顯得“以偏概全”,孫偉表示,民間秘方願意“獻寶”是好事,但“秘方”得去偽存真。  本報記者 楊甜子

  秘方言之鑿鑿 熟南瓜+豬油可治便秘

  打開網帖的時候記者不由得嚇了一條。林林總總羅列了一百多條“中醫秘方”,並且還保證,“本報告是一專家用了近十年時間,翻閱了大量的醫療保健知識書刊,結合古代民間流傳已久的傳統秘方整理出來的寶貴資料。它匯聚了古今諸多名方、妙方、秘術,能為百姓帶來方便,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報告資料。”同時秘方裏還“解釋説明”,“此報告”對一些中西醫專業醫生來講,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報告內容也詳細的分成了內科、外科、兒科、男科等各項,平時最為“高發”的感冒被排在了首當其衝的位置。根據“秘方”的傳授,初起感冒只需“蔥白(連須)、生薑片5錢、水一碗煎開,加適量紅糖趁熱一次服下(蔥姜不需服下),並馬上睡覺”,出汗即愈。而多日感冒則稍稍麻煩些,需要用大蒜頭搗成糊狀,“敷兩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黃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連續兩三天即可痊癒。而生活中的“三病六痛”也逐一在列。治療便秘的法子是“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豬油5錢和適量的鹽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見效,3日可愈。”治療暈車的法子在生活中極為常見,“乘車時切一片生薑含口中,或用一塊膏藥貼在肚臍上(此條孕婦禁用)。”

  生活中常見的食材都被拿來當成了“偏方”的原材料,按照“秘方”的説法,打蛔蟲要使用生南瓜籽,楊柳葉煎服可以利尿,韭菜汁加熱擦拭頸部可以治療落枕,幹南瓜藤加上紅糖能夠在一週內戒煙。

  網友試驗後咆哮 戒煙的那條就不準!

  儘管李一、張悟本先後栽了跟頭,但這絲毫不能撼動“中醫”和“秘方”在不少網友心中的分量。在轉帖網友的心中,這則《老中醫心血》的帖子顯然是“生病再也不用吃藥”的良方。“是藥三分毒,讓那些西藥見鬼去吧。”一位網友在回帖中這樣“咆哮”。很多人還帶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對網帖進行了親身試驗。網友“很小的F”就試驗了網帖中的“戒煙”一條,藥店裏沒有南瓜藤買,F的媽媽特地輾轉搜刮來了南瓜藤,一天三次逼著F整整喝了七天,但F到現在還是沒能把煙給戒了。對此F忍不住憤怒,"秘方’裏戒煙的那一條就不準確啊!”而另一條“大蒜糊腳心”的“秘方”也在網友的大膽試驗下被否定,網友“愛睡覺的蘋果”告訴記者,自己就親身試驗過“大蒜糊腳心”來治療感冒的模式。“剛剛糊上的幾天咳嗽的確沒那麼厲害了,但半夜裏總被腳底心疼醒啊。”“蘋果”説,自己親身“小白鼠”的結果就是腳底心起了雞蛋大的水泡,踮著腳走了將近半個月。

  比起F的媽媽和“愛睡覺的蘋果”,更多的網友對待帖子的內容則理性得多,“治病的先不管, 保健的真的可以拿來試試的, 中醫俺還是很待見的。”“生病時去看看中醫,肯定沒啥錯。”“只吃中藥的弱弱路過。”但如果要對帖子多問一句“為什麼”,很多人就沒法説出個所以然了。吳女士就是“暈車貼生薑”的忠實擁護者,“孩子暈車,每次給她貼上片生薑,暈車的症狀就好了很多。”但當記者問起“為什麼”的時候,吳女士顯得有些茫然,“也是聽別人説管用的,説是中醫偏方,後來發現果然沒出什麼問題。反正是中藥方子,對身體沒什麼害處的。”

  資深中醫表態 同病不同因,不能盲目相信

  “老中醫”的各式“秘方”滿天飛,但像這則帖子一樣把各種“秘方”無敵匯總的還是頭一次。這一萬多字的“秘方”裏到底有多少是靠譜的?記者就此專門採訪了省中醫院資深中醫孫偉主任。網帖剽悍的標題就立馬讓孫偉覺得“外行”:如此“全能”的老中醫還“著實少見”。“一般而言,‘秘方’容易以偏概全,方子裏的內容只對部分人有用,”孫偉説,對於一些複雜的病症,不能盲目的相信“偏方”。

  他和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秘方”中治療便秘的方法是煮熟南瓜一碗和5錢豬油,但部分老人便秘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排便不通暢。“有些老人三兩天解一次大便,這是因為他們氣虛導致的,所以並不能完全靠著熟南瓜和豬油來治療便秘。而另一種便秘可能是由腫瘤造成的。在症狀背後都有疾病,一定要在查清原因的基礎上由專門的大夫處理。”

  對於網帖中已經被民間使用的頗為“靠譜”、但卻始終不知道這背後的“所以然”的一些方法,比如暈車時在手腕上或者肚臍上貼上片生薑,孫偉也從專業角度作出了分析。“手腕上的穴位叫內關穴,而肚臍上則叫神闕穴,”孫偉向記者解釋,暈車是因為胃氣上逆,濁氣上泛。而生薑中的辛香有助於清氣上升和濁氣下降,從而起到疏通脾氣的效果。

  傳聞中早就被網友給批個“稀爛”的“可樂殺精”也赫然出現在“老中醫秘方”的“防病保健知識”板塊中。新婚男子真的不能喝可樂嗎?對此孫偉並沒有給出完全的否定,但他表示,以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容易引起骨質疏鬆,這在中醫上是傷腎的。“千萬別以為別人給你送了瓶碳酸飲料就是好事,儘量少喝為妙!”

  除了對這則看似“剽悍”的長篇網帖做出表態,孫偉還當著記者的面,像老師批閱試卷一樣給網帖中的“秘方”逐條勾勾叉叉“宣判”“靠譜”與否。帖子中“內科”門類下共有38條“秘方”,“外科”門類下共有36條“秘方”。出人意料的是,七十多條方子在孫偉的“宣判”下最終以“稍顯靠譜”的姿態“存活”的不超過15條。“批閱”完“秘方”,謹慎的孫偉表示,方子中“看似靠譜”的部分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能盲目。

  資深中醫辨偽網傳偏方

  這些可以試

  1、初起感冒:蔥白(連須)、生薑片5錢、水一碗煎開、加適量紅糖趁熱一次服下(蔥姜不需服下),並馬上睡覺,出汗即愈。

  2、頭痛(各種頭痛均可):生白蘿蔔汁,每次滴鼻孔兩滴(兩鼻孔都滴),一日兩次,連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3、有痰咳(包括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兒童氣管炎):白蘿蔔二兩,鴨梨二兩,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適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連用3天。清熱化痰。

  4、高血壓、高血脂:芹菜籽一兩,用紗布包好,放10斤水煎湯,早、中、晚飲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頭,有降血壓、血脂特效。

  5、消化不良(兒童消化不良同):雞盹皮4兩炒黃研成粉,飯前用白糖水沖服、一日二次,一次2錢(約半調羹)、兒童減半、一劑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6、內熱口乾:蘆根、綠豆各5錢,加一碗水煮開、加適量冰糖、去蘆根吃豆喝湯,日服二次,連服3天。生津潤肺,降火解熱。

  7、痢疾、腹瀉:每次用大蒜兩頭,連皮放火內燒焦再煮一碗水空服湯,一日二次,連用3天可消炎解毒,治久瀉不愈特別有效。

  8、關節炎、肩周炎(包括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食用細鹽1斤,放鍋內炒熱,再加蔥須,生薑各3錢,一起用布包好,趁熱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一星期,有追風祛濕之功效。

  9、坐骨神經痛:食用細鹽一斤,炒熱後加艾葉一兩,用布包好敷患處至鹽涼,一日一次,連用5-10天(鹽可每天反復使用)。

  10、保健藥酒:磁石、何首烏、大棗、核桃、枸杞各一兩,浸白酒或黃酒二斤,兩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常飲能使老人面部紅潤,增強抗病力,有延遲衰老功效。

  11、暈車:乘車時切一片生薑含口中,或用一塊膏藥貼在肚臍上(此條孕婦禁用),對於暈車較嚴重者,可兩方同用,有特效。

  這些不可信

  1、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竇炎:大蒜頭一次一兩連皮燒焦,再加一碗水燒開、加適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連用7天可根治。【中醫中絕無“根治”一説】

  2、打嗝:用手指甲一小條,點燃聞味,即止。

  3、中風:每日喝1兩生芹菜汁,病輕者服半月,病重者服一月可愈,忌吃羊肉、鴨血。

  4、神經病:幹桃化3兩,用刀切成細末,分成十份,每次一份,在發病時用淡明礬水送服,一日二次,5天一療程,連用3療程。

  5、狐臭:胡椒、花椒各50粒,研成粉,再加入冰片2錢,用醫用酒精調勻,每日取一小團涂患處並用膠布貼好,一日換一次,連用半月可根除。

  多説1句

  一個張悟本倒下了,千萬個“老中醫”站起來。儘管“養生”“食療”早就成了敏感詞,但還是有無數網友前赴後繼的拜倒在了“震驚世界”的老中醫門下。為啥?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完善的“中醫標準”。在“掛號難、看病煩、買藥貴”的今天,中醫似乎成了不少人心中“藥到病除”的代名詞。這種古老的醫術在今天以各種漫天飛的“秘方”而存在,不得不説是一種莫名的尷尬。上百條“秘方”中可信的不超過兩成,無疑這是給“中醫崇拜者”的一記悶棍。相信中醫並不等於相信“秘方”或是“偏方”。我們期待著科學的“中醫行業標準”出現。

  楊甜子

責任編輯:郭思宇

熱詞:

  • 秘方
  • 中醫網
  •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