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農民帶著鋤頭開網店 電子商務讓農民迅速市場化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2日 11: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杭州9月12日電(記者張遙、王政) 山東省嘉祥縣黃垓鄉村民孟宏偉最近在為一張來自迪拜的大訂單忙活。這個只在照片上見過“帆船酒店”的農村人,要把村裏養殖的500頭奶牛、3000隻綿羊漂洋過海賣到迪拜去。

  這張讓外商找上門來的1000萬元訂單,來源於孟宏偉和弟弟每天在家敲鍵盤、點鼠標經營的網絡店舖。地處農業大省的養殖業興盛地區,孟宏偉給牛羊拍下照片挂在網上,通過網絡和電話與客戶談生意,一年銷往各地的活牛羊超過10萬頭。

  “沒人相信農村裏的活牛活羊也能用網絡來賣,但我們的客戶就是全部來源於網絡。農村人如果用上互聯網,收穫的效益可能比城裏人還多。”孟宏偉説。

  10日在杭州舉行的阿裏巴巴全球網商大會上,來自山東、江蘇、福建等地的“農民網商”備受矚目。他們每個人帶動的都可能是一個村莊,讓農民自家生産的茶葉、牛羊、傢具通過網絡從農村深處走向市場。一些電子商務專家表示,廣大中國農村通過電子商務接入外部市場的模式已經在形成。

  變化就發生在短短幾年間。來自江蘇省沙集鎮東風村的29歲小夥孫寒已經是小有名氣的“農民網商”&&人,他告訴記者,5年前辭去縣城的工作回到農村老家時,偶然在上海宜家家居賣場看到的木質拼裝傢具啟發了他。

  “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會做這種木質傢具,只是缺乏銷售渠道,沒人來村子裏進貨。”在網上賣過電話充值卡,孫寒想到了開網店賣傢具,但找不到廠家願意生産。“村裏很多人連電腦都沒見過,還有人懷疑我是騙子。”

  一個多月之後,孫寒終於找到代工傢具廠,完成了第一筆訂單。村裏沒有快遞公司,要發貨只能到15公里外的鎮上去。

  幾乎是在同時,孟宏偉在山東農村的牛羊銷售網店也開始有了起色。一個河南採購商通過網上詢問,驅車300多公里趕到黃垓鄉看貨,當即支付了300頭牛的訂金。看到有成功的例子,附近村裏的養殖戶開始找到孟宏偉,也想嘗試網上銷售。

  “像是打開了一道閘門,農村裏質優價廉的産品通過互聯網,很快就能打開市場。”孟宏偉説,經過幾年發展,黃垓鄉周邊近千家養殖場都加入了網上銷售的隊伍,牛羊運輸與全國各地的300多個運輸隊達成合作,形成了一條農産品網銷産業鏈。

  而在孫寒看來,電子商務帶來的農村面貌變遷更讓他欣喜,“讓農村重新恢復了生機”。處在經濟欠發達的蘇北農村,5年前孫寒辭職回家時,村子裏基本只剩老人和孩子。而如今,整個沙集鎮有1200多戶網商、近2000家網店,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到農村,多數網店以年輕人掌店、老人幫忙的家庭式經營為主。走在村子裏,一間幾平方米的土磚房、一條狗、一台平板電腦,家家戶戶都開起了網店。村子裏聚集了17家快遞公司,國內能夠見到的在這裡都能找到,每天傍晚運走的傢具能裝滿7、8個集裝箱卡車。

  不過有研究者擔心,近幾年高速發展的農村網商聚集區正在陸續進入瓶頸期。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市場中,簡單易複製的農民網商模式將在推廣之後利潤漸薄,失去吸引力。在江蘇沙集,迅速擴張的傢具網店讓村民們的利潤普遍從30%降到了不足10%,少數村民為了降低成本,開始悄悄把傢具的木板削薄,甚至影響到整個地區的網銷信譽。

  “農民草根網商正在推動社會變遷,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認為,農民網商要走的更久,克服小農思維模式,這是農民在工業化、信息化過程中實現自身歷史性蛻變的必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互聯網是公平、開放的,這已經在給消息閉塞的農村帶來很多變化。農民通過網絡看到了謀生的途徑,只要能讓孩子和老人多一些親人陪伴,讓春運時擠火車的兄弟們少一點,這就是電子商務帶來的希望。”孟宏偉説。

責任編輯:杜卓

熱詞:

  • 農民
  • 網商
  • 電子商務
  • 牛羊
  • 網絡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