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北京打工子弟學校再遭封門追蹤 4所學校“重生”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8日 13: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北京朝陽區一所被責令關停的打工子弟學校教室空蕩蕩

  □記者孟冉文圖

  核心提示

  今天是北京中小學新學期開課的日子,對因學校被拆除或被責令停辦而面臨失學的萬餘名外來農民工子女來説(本報自8月15日起連續報道此事),能否在當地獲得繼續就讀的機會?北京市“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的承諾,能否兌現?

  記者從北京朝陽、大興、海淀等區涉事校方、學生家長以及教育部門獲悉,截至昨天,各區新近提供的10多所安置學校正招收被分流的學生和老師。而由於多所學校承載能力基本逼近極限,北京大興區計劃取締的4所打工子弟學校,被政府告知“繼續保留,正常開學”。但即便如此,受上新學校路途太遠、交通不便等影響,部分在京流動孩子已經返鄉或做好回老家上學的準備。

  肇始於今年6月中旬的北京24所打工子弟學校再遭“封門”事件,風波漸止,由此帶來的“如何保證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權不受侵害”、“教育資源怎樣合理分配”等問題,正引發人們深思。

  大興4所打工子弟學校“重生”

  “除了高興,還是高興。我能做的,就是搞好教學和管理,用百分之百的愛護和熱情,對待每一個孩子和老師。”從無奈到委屈,再到茫然和焦慮,多日寢食難安的北京大興區育紅學校校長李陽坦言,“無法適應突如其來的驚喜”。

  李陽的“驚喜”源於他創辦的打工子弟學校,獲得“重生”!

  今年7月初,育紅學校被當地政府以“在違章建築內非法辦學”為由,責令關停。赴京採訪期間,記者在這所去年才建好、擁有兩棟兩層教學樓的新學校,看到了大興區教委給該校出具的“規範保留學校”書面證明,見證了許多學生領取新課本的熱鬧場景。8月20日之前,育紅學校一直被當地政府嚴令“不允許接納新生,所有在校學生必須分流到正規學校”,李陽一度心灰意冷。

  “8月20日下午,我接到鎮政府通知去開會,主管教育的領導在一張紙上簽了字,説學校可以保留了。”李陽告訴記者,當天的會時間很短,10分鐘就結束了,“除了育紅,田園、建新莊、團河實驗3所學校也被告知不拆了,可以繼續辦下去”。

  大興區計劃拆除11所打工子弟學校,但目前無一拆遷。大興區教委副主任王濱介紹,涉及6500名學生的分流方案由各鎮鎮政府制訂。如果有學校9月1日仍未啟動安置,學生可先在原來的學校繼續就讀。昨天,大興區西紅門鎮鎮政府一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稱,保留4所學校,是因為現有安置學校無法接收全部需要分流的學生。

  據了解,田園學校已于8月24日開學,建新莊和團河實驗兩所學校均于8月26日開學。“4個學校至少有兩千學生報到,我估計到9月1日會更多。”李陽説,前幾天,當地政府到學校檢查,對提前開學表示認可。

  部分在京打工者子女返鄉就讀

  相比大興區4所學校的“重生”,朝陽區計劃關停的9所打工子弟學校就沒這麼幸運了。到目前,除了8月15日提前開學的東壩實驗學校勉強維持正常教學外,其他8所學校均已自行關閉或處在關閉邊緣。

  “學生走了,老師也被區教委委託的民辦學校挖去大半,學校沒辦法再開下去。”昨天上午,記者電話連線朝陽區民辦教育協會打工子弟學校分會副會長竹道靜,他説,該區4000多名學生被安置到政府新近委託的6所學校,隨著正式開學日期的臨近,不少家長擔心孩子上不了學,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據我掌握的情況,光東壩鄉選擇返鄉的學生就超過了200人。”他透露,其中,金盞鄉近百名學生已返鄉或做好了回老家讀書的準備。

  張女士來自信陽,她兒子所在的學校關停後,想到政府委託的博雅學校,但該校校舍十分緊張。“現在工人還在加班加點建教室、食堂和廁所。到9月1日開學肯定建不好。”張女士告訴記者,孩子被安置的另一所學校不通公交車,學校沒食堂,“沒辦法,我們一個星期前給孩子開了回老家的轉學證明”。

  眼下,搶先開學的東壩實驗學校進退兩難。該校校長萬天兵稱,他們一直希望能借助學生、老師、家長,甚至是媒體的關注,堅持辦學,但這種希望越來越渺茫,“去年期末考試時有1328名學生,現在只剩下不到300人,老師也只有不到20個。”他説。

  即便保留了4所學校,大興區不少外來務工人員仍對學校的前景不看好。來自週口的姜女士説,暑假得知學校要關閉,她把大女兒送回了老家;育紅學校的陳副校長也透露,包括育紅、建新莊等學校在內的200多名學生已離開北京,返鄉上學了。

  輟學孩子狀告朝陽區相關部門

  “打工子弟學校取締了,分流的學校又太遠,孩子沒學上,我們要討個説法。”來自吉林的牛女士説,她女兒小敏(化名)在朝陽區東北亞學校上學。今年6月底,將臺地區辦事處文化教育衛生科對東北亞學校簽發告知書,稱東北亞學校未按相關程序取得辦學資質,要取締。隨後,小敏被分流到另一所打工子弟學校安民學校辛莊校區。牛女士稱,她發現辛莊校區距離住處8公里,上學需換乘兩次公交車,在不堵車的情況下,單程將耗時至少兩個小時,孩子上學極為不便。據此,牛女士一紙訴狀把朝陽區將臺地區辦事處告上法庭,要求撤銷取締學校的告知書。

  據悉,這是北京多所打工子弟學校再遭“封門”以來,發生的唯一一起行政官司。

  “8月5日,我和另一個律師馬銀玲去朝陽區法院,但立案庭法官不收訴狀。”昨天上午,該案代理律師彭劍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説,當地政府取締學校的行為,造成了小敏上學困難,實質上侵害了她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政府沒有考慮打工者子女受教育的實際情況,安全、交通等問題迫使孩子面臨失學。”彭劍認為,這違背我國“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權利”的法制精神。

  “我們通過同城快遞將訴狀寄給朝陽區法院,郵局的回執顯示,對方已簽收。”彭劍透露,但到目前,朝陽區法院仍未受理此案。

  昨天,東北亞學校校長于桂清稱,該校現有學生800多人,“法院不立案,説明取締基本成定局。”她説,當前學校像小敏一樣失學的孩子有100多個,大多數選擇回老家上學。

  “封門”潮引發教育資源配置思考

  受“封門”事件影響,並未列入此次取締計劃的朝陽區金盞鄉同心實驗學校同樣倍感壓力。“村裏的土地已被政府徵用,學校拆遷是遲早的事。”受訪時,該校校長孫恒對學校前途不無擔憂。他説,學校一旦被取締,在附近並無新校可安置的情況下,400多名師生去向將成一大難題。

  2003年9月1日,得益於《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北京市發出第一張打工子弟學校的辦學許可證。同年,教育部明確,打工子弟的教育經費由流入地政府解決。2006年,北京市開始第一輪關停打工子弟學校行動,此後,便停止了對打工子弟學校的審批。2010年,北京市啟動城鄉接合部村莊改造計劃。隨著該計劃的推進,更多的打工子弟學校生存遇阻。據知情人透露,當前,北京昌平區16所合法打工子弟學校中,有10所以上也正面臨拆遷。

  “北京對打工子弟學校僅僅採取關停,效果當然不好。”有著幾十年民辦教育經驗的易本耀先生受訪時説,他在北京、上海都辦有打工子弟學校,兩者相比,北京的差距很明顯。他透露,上海的打工子弟學校建設和改造是由財政投入資金,再由政府出資委託其招收農民工子女。對新審批學校,市財政給予每所學校50萬元辦學設施改造經費,不足部分由區縣予以補足。最近3年,上海市共審批設立了162所打工子弟小學,政府購買了約12萬個免費義務教育學位。“流動兒童應和同城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北京教育資源如何配置,應當引起政府高度重視並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他説。

  對此,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表示,北京市要做的並不是簡單地拆掉學校,而是要通過統一佈局,為外來流動人口及其子女提供數量相對充足、質量相對較高的教育、衛生等資源。

  相關新聞:

  北京大興31家打工子弟幼兒園將關停

  因沒有辦園許可證,近日,大興區西紅門鎮31家打工子弟幼兒園收到關停通知,要求在9月1日之前關停,否則將面臨強制執行。對此,大興區教委表示,輟學孩子的具體安置措施由鎮政府負責。據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