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縣委書記升遷萬人送行遭疑 回應稱善意理解網民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4日 16: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張家口9月4日電(譚地) 近期,原河北省張北縣委書記、張家口市副市長李雪榮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今年4月,他曾因當地一名少年為其製作“紅太陽MV”引發討論。這次,是8月19日他調離張北縣時“萬人送行MV”被傳到了網上,先是被媒體讚譽,隨著一則《張北縣萬人送縣委書記疑係導演 秧歌隊曾接通知》報道,再次身陷輿論漩渦。

    這次視頻是如何産生的?當地民眾到底是“自發送”還是“被組織送”?李雪榮本人如何看待兩次視頻事件?對此,中新網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李雪榮笑言:又為張北免費做了一次廣告

    8月29日,在河北尚義“8.28”特大交通事故處理小組,記者偶遇已經擔任張家口副市長、負責協調處理此次事故的李雪榮。

    緊張的調查處理間歇,記者與李雪榮聊起網絡熱炒其“萬人送行”並被質疑的一事,他只是淡淡一笑:“聽説過。但這幾天事務忙也沒顧上上網,相信網民們的願望是好的。”

    他反問記者:“為什麼縣委書記這個職業特別容易引起關注?”見記者沉默,他説:“原因是老百姓對縣委書記的期望值特別高,盼望一個好書記在他們身邊出現,一個能夠帶領他們走向致富路、幸福路的&&人出現。”

    當記者問,如何看待他在張北的工作時,李雪榮説,“工作是大家做的,我只是有幸參與了”。

    提起兩次視頻事件,李雪榮很坦然。他説:“又給張北免費做了一次全國廣告。”對於網絡惡搞,李雪榮表現得更為寬容,“網絡是個好東西,大家需要這麼一個平臺,要善意地理解網民們的心聲”。

    今年的張北草原音樂節,記者曾兩次見到李雪榮。其中一次是在7月30日晚汪峰的演出中,突然發現了李雪榮正混在人群中,像其他樂迷一樣在人群中擠來擠去,也像年輕人一樣搖來搖去,不過比年輕人多了些觀察和思考。當記者問音樂節對於張北的意義時,李雪榮説:“要説草原音樂節對於張北的變化,就是它讓人們記住了張北,提升了張北的人氣,張北人幹事的信心更足了。”

    還記得有一次,李雪榮問記者:都説張北變化大,你覺得張北真正的變化是什麼?他説:“其實,每一個城市每一個地方都在變。而張北的變,確確實實讓老百姓記住了他們生活的變化,有了自己的感受,從變化中提升了自己做事的信心。二是張北的變是踐行了科學發展觀的變,不僅僅是拓寬了馬路,拆了幾處平房,建了幾座樓房,而是在變化中充分考慮並融入了文化、教育和休閒等老百姓需要的生活元素。”

    他舉例説,張北在變化中注入了草原文化、張庫文化,修建了元中都博物館,舉辦了草原音樂節。“一般的縣級文化節,都是自己搭臺、自己請演員、最後自己組織人看,而張北的草原音樂節實現了真正的市場運作,是真正屬於老百姓自己的音樂節”。

  張北民眾:稍微調查了解一下,就會真相大白

    8月31日下午,記者走進了腰鼓隊領隊高文鸞老太太的家。高文鸞已經74歲,河北承德人,原為承德物資局幼兒園園長,老倆口退休後,隨子女定居在張北。她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8月18日早晨,我們照常去晨練。按照安排,從8月17日到19日這三天,腰鼓隊和秧歌隊共60多人應全友傢俬的邀請參加一個商業表演。晨練結束後,我們相約在全友傢俬集合。當時一部分人剛到了那裏,高玉英接到了個電話説,高翠霞打來電話,説李雪榮書記要調走,我們能不能先給他送行一下。” 高文鸞馬上答應下來,因為有的隊員還在半路走著,於是就分頭打電話告訴她們,趕快到縣委大院門口集合。

    高文鸞回憶説,“晨練的地方離縣委不足50米,而全友傢俬離那裏足有兩公里。來來回回,我們這些老太太用了將近1個小時,等到了縣委大院門口已經快9點了。當時,大院裏人山人海,好多人痛哭流涕,爭著要跟李書記握手道別。場面特別感人,李書記也直流淚,但還是跟送行的人們一一握手。後來,送行的人越來越多,他還是急匆匆地走了”。

    讓高文鸞高興的是,李雪榮走到大院門口,她和李書記握上了手。高文鸞説,“李書記的成績有目共睹,能夠歡送李書記我們都心甘情願。沒來得及趕上的隊員,提起來都後悔不迭”。

    高文鸞的話得到了全友傢俬店馮經理、腰鼓隊隊員高玉英和秧歌隊領隊高翠霞的證實。

    高翠霞説:“那天晨練結束後,我正在家裏換衣服,準備去參加全有傢俬店的活動。突然接到隊員單明英的電話,説李書記要調走,讓我們去送行一下。我就趕快告訴了高玉英,讓她們趕快回來送送李書記。”

    8月31日晚,記者電話採訪了秧歌隊隊員單明英。單明英回憶説,晨練結束後,大家都走了,就她一個人還在廣場。閒逛的時候,碰見了春芳照相館的李春欣。“他端著個照相機,問我"李書記要調走了,你們知道不?"我説不知道,他説,"李書記對我們不錯,給張北做了貢獻,我們都應該送行一下。我在這裡已經等了好長時間了,應該快出來了"。”單明英聽説後,馬上給高翠霞打電話,讓她們趕快返回來“送送李書記”。

    在張北,李春欣是個知名人物,搞攝影兼影樓快30個年頭了。他説:“我只是一個民間攝影師,跟政界沒有任何關係。30年來,但張北的每一點變化,我都拍下來。老百姓的幸福感覺,也都在我的鏡頭裏。張北能有這樣的變化,每一個張北人都能這麼揚眉吐氣的生活著,離不開李書記。任何給李書記散佈謠言的人,我都會用鏡頭跟他理論。”他説:“看過網上的報道,感覺特別氣憤。沒有深入調查,就"疑似"或"質疑"。實際上,稍微調查了解一下,就會真相大白。我要是遇見那個記者,真想同他交涉交涉!”

    據高文鸞回憶,去年冬天特別冷,秧歌隊和腰鼓隊沒地方晨練。當時,她貿然給李雪榮打了個電話,沒想到很快解決了場地,讓老太太們感激不已。對於自己當時的電話,高文鸞現在反而特別後悔:“李書記多忙啊。聽説每天都工作到兩三點才睡覺,為這麼點事,我還給他打電話打擾他,讓他操心惦記。”

    對於有媒體説“秧歌隊有個叫王英的人”,高文鸞、高翠霞、高玉英拿出手中的名單,説秧歌隊和腰鼓隊都肯定沒這個人。

    記者採訪時,老太太們還不知道,在網絡世界,腰鼓隊和秧歌隊的“被組織”送行,又一次將李雪榮推到風口浪尖。9月3日上午,高文鸞給記者打來了電話,她似乎聽説了什麼,一再向記者叮囑:“給李書記送行,我們都是自發的。你們記者千萬不要斷章取義,一定要説清楚。”

  張北官員:不管正面的、負面的,都不要寫了

    據張北縣文聯主席馮謙回憶,8月17日,也就是李雪榮調走的前一天,文聯組織所有成員到“百里壩頭風景線”采風。在返回的車上,有人建議説:李雪榮書記明天要調走,他在任四年,對文聯的工作特別支持,大家應該同李書記合個影。於是,約定好第二天8點到縣委大院集合。

    馮謙説:“張北文聯這幾年發展很快。會員從原先的80多名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名,大家從心眼裏對李書記懷有感情。文聯組織本身就比較分散,做事情個人行為佔多數;條幅具體是誰做的不知道,但肯定不是我讓做的,因為也沒人跟我報過賬。”

    馮謙回憶説,“第二天,來送行的人特別多,李書記匆匆地走,連個影也沒合上,大家都覺得遺憾”。至於活動是否得到提前通知,馮謙認為,“今年換屆,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至於李書記要調走,傳言早已很多。8月17日下午5點左右,張家口市委領導到張北正式宣佈了組織上的任命。對於這個消息,能夠堵住誰的嘴,這也能成為秘密?”

    經歷了兩次MV事件,面對先後擁來的記者,張北縣的官員個個心有餘悸,都不知道説什麼好,他們生怕自己的出言不慎,給李書記帶來麻煩。

    張北縣常務副縣長孫雨説:“不管正面的,負面的,都不要寫了。張北縣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實在不容易。李書記對張北的貢獻有目共睹,我們張北人要對得起他。”

    張北報社社長張素琴對身邊的變化如數家珍。她對記者説:“張北變了,不是簡單的大拆大建,而是變得讓人讓人舒坦、讓人服氣。就拿教育來説,近年來,張北改建和重建的學校有15所,別説是在張家口,就是在河北都應該是最好的建築、最好的設施配置。為支持民辦學校的發展,縣裏將兩所民辦學校的老師入了編制,實施財政貼補,讓那些民辦學校都吃上了定心丸。”

    發稿前,在張北的街頭,一位叫張春林的大娘告訴記者:她今年76歲了,25年前從鄉下搬到了張北縣城。期間,住房換了無數次。開始租房住,整整租了16年;後來在新華書店後面買了一間半平房,又住了整整6年;前年,從平房搬進了樓房。大娘説:“我家就住在縣委對面,離花園廣場也不遠。一個鄉下人,一分錢也沒多掏就住進樓房裏,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這樣的好官走了,老百姓就不能去送送?”

  視頻原作者:假戲真不了,真戲假不了

    採訪“萬人送行的MV視頻”的製作者“藍牙風暴”,中新網記者頗費了一番週折。因為4月份網絡從惡搞縣委書記轉向惡搞鐵氏父子,曾讓張北人記憶猶新。視頻不火不足以表達情感,但火了,更讓他忐忑不安。

    “藍牙風暴”是李建的網名。李建是一名工人,在元中都博物館做維修工作,平時喜歡玩DV。李建對記者説:“我家就住在花園廣場附近,離縣委大院不足50米。每天我都起得特別早,總喜歡將一些新鮮事情拍下來,傳到網上,純屬自娛自樂。”

    據李建回憶,李雪榮要調走,是早已公開的秘密。“那天,李書記要走的消息在花園晨練的人群中傳開,我才知道準信兒,於是就等著送送李書記,順便也拍點東西留個紀念。好在老百姓不知道李書記要走的準確時間,因此來的人還不算多,如果再晚走一兩個小時,可能堵得他根本走不了”。

    李建説:“那天的場面太感人了!我回來後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當天晚上把它傳到了網上。”據介紹,視頻上傳後,齊魯電視臺做了後期加工製作,效果看起來比較專業。他慨嘆:“假戲真不了,真戲假不了。縣委書記調出調入,張北人經歷的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百姓心中有桿稱,他們的眼淚,也不會誰想讓流就給誰流!”

責任編輯:溫風浩

熱詞:

  • 縣委書記
  • 升遷
  • 萬人送
  • 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