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中國每年産生上億台廢舊電器 民眾擔心環境污染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31日 12: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生意很好做,貨源不存在問題。”廢舊電器經營個體戶説。

  “沒有充足貨源,吃不飽。”正規廢舊電器拆解企業很無奈。

  眼下正是家電消費的旺季,廢舊電器的回收處理也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話題。是否確如部分媒體所説,隨著年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結束,家電回收拆解的“正規軍”將再遭“遊擊隊”突襲?所謂的“正規軍”目前生存境況如何?如何讓每年上億台的廢舊電器成為綠色的“城市礦山”?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開始了探訪之路。

  京城最大廢舊電器集散地:非拆即賣 生意好做

  在北京市昌平區東小口鎮中灘村,記者看到了類似于菜市場結構的一片平房,這些普通平房前,是用石棉瓦搭成的棚子,裏面堆滿了舊冰箱、舊電視、舊空調等廢舊家電。市場入口處還有用拱形鋼架懸挂著的“豫京旺商貿有限公司”招牌。

  在路邊,記者看到一位老師傅正在拆一台冰箱,零部件散落一地。

  “大爺,拆下來的東西怎麼處理呀?”記者問道。

  “能賣的賣,不能賣的就扔了。”對於是否會污染環境,大爺説:“那就不知道了,沒辦法。”

  實際上,冰箱裏的氟利昂會加速溫室效應,電腦、電視機顯像管內的鉛,電腦元件中的砷、汞等有害物質,都會造成環境污染。按規定,這些危險廢物應送到有資質的拆解單位處理。

  30歲出頭的小何(化名)來自河南,從事舊家電回收生意近10年,在這個市場“混”的時間也不短了。記者以單位要處理一批舊電腦作為開場白,與他攀談起來。

  “我們看貨定價。”小何説,一台廢棄電腦價格在100元左右,好一些的成套臺式機能到四五百元,品牌好、成色好的空調可以收到上千元。“賣給我們肯定價格高,小商販的貨都是賣給我們。”

  他告訴記者,到這裡來的舊電器只有“拆”和“賣”兩種命運。各家各戶單獨作業,形成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老闆娘在家擦洗、拆解廢舊家電,老闆們則開車出去收購家電、招攬生意。這家市場約有300個這類的小作坊。

  小何説:“實在不能用的就拆了賣廢品,也能掙錢。”他透露,一台尺寸較大的電視機,原材料能賣到近百元,而其回收成本也就20元左右。

  “你們和‘豫京旺’公司是什麼關係呢?”

  “‘豫京旺’相當於海龍電子商城這樣的賣場,有了營業執照就是合法經營,工商部門不會來查,我們不是公司員工,老闆就負責收房租吧。”小何説。

  記者隨後搜索“豫京旺”公司,其官方介紹是:註冊資本1500萬元人民幣,擁有一支優秀的管理、技術團隊,公司以“保護人類生存環境,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為使命……

  記者撥打該公司提供的聯絡電話,座機無人接聽,接聽手機的人則表示他不是記者要找的人。

  拆解企業:吃不飽 不掙錢

  相比“豫京旺”,北京市家電“以舊換新”指定拆解企業之一、位於通州聯東U谷的華星集團環保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看上去規模要小得多。據記者目測,該公司的庫存量僅相當於“豫京旺”10家作坊的量。

  北京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年底,華星通過“以舊換新”渠道接收廢舊家電188.8萬台,這佔到其目前貨源的90%左右,其2007—2009年的舊家電處理數量分別是10.6萬、20.9萬和36萬台。

  對應的是,該公司今年年初竣工的二期基地對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的處理能力達到240萬台/年。這樣看來,即使有“以舊換新”的支持,華星也沒有充足的貨源。華星有關人士曾透露,該公司至今未盈利。

  這不是華星一家面臨的境況。今年4月投産的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峰告訴記者,該工廠設計拆解能力是每年200—250萬台,但照目前的貨源供給看,每年最多能達到100萬台,“還是吃不飽”。

  記者從全國家電以舊換新信息登記系統查詢到,目前我國共有103家指定拆解企業,其貨源主要均來自“以舊換新”。幾年前,拆解企業僅四五家。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8日,“以舊換新”回收舊家電5760.9萬台,拆解近3000萬台,同時,根據産品生命週期的測算,今後一段時期我國電視機、冰箱等電器的報廢量每年可達1億台。也就是説,目前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廢棄電器進入正規拆解廠。

  “剩下的要麼進入二手市場被賣到偏遠山區,要麼被小作坊拆解,前者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後者則會嚴重污染環境。”于峰説。

  除了“吃不飽”,他們“吃”到的東西還很沒有“營養”。“收進來的東西完整的都比較少,比如冰箱,裏面的抽屜等部件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空殼,這些電器可能是倒了幾次手後才到我們這裡。”浙江藍天廢舊家電回收處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盧拓夫説。

  在“豫京旺”,看上去成色不錯的“硬貨”不少,而在華星公司,回收的舊電器中70%是12英寸以下的電視機,最值錢的冰箱不足2%。

  小何道出了其中的緣由:“‘以舊換新’是我們的進貨渠道之一,電器經銷商們沒有足夠人手回收,他們通常會分包給一些人,這些人留下其中比較新的,拿破的交上去。”作為條件,他們需要給經銷商幾萬元的費用。

  家電回收發展:敢問路在何方

  在“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拆解企業尚且“吃不飽”,政策結束後,這些企業的生存豈不更艱難?對於未來,于峰説:“沒有政策扶持,這個行業要盈利非常難。”

  而當前,政策無疑還有著很多不確定性。在2009年開始實施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我國初步建立了家電回收拆解體系,回收及拆解企業通過招標確定。然而儘管被寄希望於鞏固這一體系的《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今年1月1日起便已實施,“但其中最為關鍵的配套法規《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至今沒有出臺,對於未來,我也不敢預測”。北京市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副主任王東建告訴記者,他們的處置中心是北京另一家以舊換新指定拆解企業。

  正如他所説,原定於今年3月頒布實施的《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基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是目前業內最關心的問題。“日本要求消費者在報廢電器時支付一筆費用,歐盟則是生産者責任制。國外的經驗表明,基金的運作對拆解行業至關重要。”于峰説。

  在明確了基金實施方案的前提下,于峰建議,應規範回收渠道。“現在對這方面幾乎沒有約束,小商販到處都是,我們可借鑒歐洲和日本的做法,通過零售商、便利店等多種渠道回收,讓這些廢舊電器進入正規拆解企業,利用基金給這些企業補助。在回收方式上,一定要讓老百姓感覺到便利。”

  這得到華星一位負責人的認同。幾年來,這家公司從社區直接回收的廢舊電器只佔總貨源的極少份額,“我們也在網站上公佈了熱線,但效果不理想,畢竟居民還得打電話,等著上門去收,沒有直接給小區裏的小販方便”。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徐東生也認為,目前我國採取多渠道回收,在“以舊換新”之外,並沒有對回收單位做嚴格要求,今後應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拆解企業則應與電器經銷商、維修單位及其他回收企業建立固定業務往來,以保證貨源。

  于峰還建議,國家應允許廢舊電器的區域性流動。“現在我們只能處理天津本地的廢舊電器,希望今後能打破這種區域性的條塊分割,這樣,大企業就能有充足貨源。”該公司之所以選址在天津,也是考慮到其地緣優勢,預期日後在政策允許條件下,能輻射到北京、內蒙古、山東等地。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除了政策保障外,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的技術和管理升級。“我國的家電拆解企業剛剛起步,現在各地紛紛成立的拆解企業好多是由小作坊轉型而來,要想使這個行業健康發展,企業亟須提高拆解技術和管理水平,降低生産成本。”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拆解企業負責人説。

  對拆解出來的原材料進行深加工,開發高附加值産品,是拆解企業的另一個發展點。華星技術部相關人員説,比如在日本,廢舊塑料通過與木粉壓鑄,可形成值錢的木塑産品,這也是該公司日後努力的方向之一。 本報記者 操秀英

責任編輯:邢斯馨

熱詞:

  • 廢舊電器
  • 廢舊家電
  • 廢舊塑料
  • 以舊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