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明朝下水道600年後仍在服役 不符高速城市建設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8日 1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00年後仍在服役 個中緣由一言難盡

  那些明朝下水道

  6月23日那場把北京變成“北海”的暴雨,讓北京人對雷雨增加了一層恐懼。許多人擔心自己會被暴雨堵住,北京城的每個角落看上去似乎都不那麼讓人放心。

  但在故宮太廟工作的老范並不擔心,他説,6月23日那天,太廟裏最深的積水只夠一根手指的寬度,而讓太廟等故宮建築順暢排水的是建設于600年前的明朝下水道。古人的排水設計讓人嘆服。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城內,至今仍有100多公里的明朝下水道在“服役”。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王嵐説,城市排水標準太低,讓這些明朝下水道遲遲沒有退出歷史舞臺。而這些古老的排水道,也成為北京內澇的一個促成因素。

  老系統

  螭首、石槽溝、金水河

  太廟積水不足一厘米

  太廟,大殿前的廣場上,有正在刻苦排練的國旗班戰士,也有拍婚紗照的新人。老范蹲在廣場角落的一棵古柏下,悠閒地觀望。老范是太廟裏一名普通清潔工,這裡不像故宮博物院裏有那麼多遊人,他的活兒也不多。

  抬眼望去,天邊似有積雨雲,雷雨好像快來了。“快點下吧,這天兒太悶了。下雨了,你可以到這裡來看噴泉。”老范樂呵呵地説。

  太廟裏當然沒有噴泉,他説的是那些一到下雨天就噴水的螭首。

  太廟大殿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臺基上,有數不清的龍頭,這種沒有角的龍,叫做螭。每個螭首口中都有圓口。遠眺,這些螭首只起裝飾作用,近看,他們其實是故宮排水系統的第一個環節。

  類似的螭首,在故宮裏還有很多,據説僅太和殿的龍風雲紋望柱下,就有排水螭首1142隻。下雨時1142隻螭首會形成“大雨如練,小雨如柱,千龍吐水”的奇觀。

  與螭首銜接的是石槽溝,太廟的石槽溝有深有淺。靠北側的大殿,周邊石槽溝較淺,而靠近南側院墻的則頗深,有的地方約半米深。

  老范還告訴記者,整個太廟廣場的設計是中間略高、四週略低,而南側要比北側略低。6月23日那場大雨,大殿、廣場都沒有積水,只有靠南側的那些深石槽溝有積水。積水溢出了石槽溝,但也只到墻角,高出地面約有一根手指的寬度。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的退休工程師蔣博光曾撰文透露,故宮設計時暗合整個北京城北高南低的特點。故宮的排水系統,將東西方向的雨水匯流入南北幹溝內,然後流入內金水河,給全宮城的雨水提供排泄的去處。內金水河河水從神武門以西的水閘流入,經壽安宮西墻外,南至武英殿東折,經太和門前,過文淵閣前,至東華門南隅的水閘流出與外金水河匯合。

  有資料顯示,北京城興建排水系統的歷史,比故宮還悠久。在明朝之前,元朝建設元大都時,就根據地形鋪設了下水道,裝置了排水設備。而到明朝建設北京城時,把下水道的建設與皇城、城垣、街道的營建並列為四大工程。到了清朝乾隆時,專門設置了隸屬於工部的“值年河道溝渠處”。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曾做過一次丈量,內城溝渠總長128633丈,其中,大溝30533丈,小巷各溝98100丈。

  據了解,在6月23日的暴雨中,故宮內雖然也有積水,但並不像城南部地區那樣嚴重。

  除了故宮,在現在北京城內的鼓樓、東四等地區,一些老舊房屋的地下,那些古人留下的下水道依然在使用。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秘書長王嵐介紹,北京城內依然在發揮作用的老舊下水道還有100多公里。“我親眼見過鼓樓那兒的老下水道,有一些在使用,有一些也塌了”,在王嵐看來,老舊下水道能否應對當今極端天氣,並不是現在北京城遇雨內澇問題的關鍵,“老舊下水道遇到6月23日那場暴雨,當然也會堵。氣象臺的同志説,那天的暴雨,局地已經達到百年一遇的標準,這樣大的雨,很難説哪兒不堵的。問題是,為什麼老舊管道還在使用?在我看來,北京城遭遇內澇的原因主要是現行管線標準低、排水理念沒能跟上城市建設、老舊管道缺乏有效維護、再加上遭遇極端天氣,積水是這幾大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標準低,是核心因素。”

責任編輯:王曉

熱詞:

  • 明朝
  • 內金水河
  • 下水道
  • 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