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民間養生被“神化” 養生保健行業需加強監管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3日 0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期,新聞出版總署公佈了24種編校質量不合格的養生保健類圖書,上榜的基本囊括了目前暢銷的養生類書籍,包括紅極一時的張悟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最近被曝光的馬悅淩《不生病的智慧》以及仍在熱賣的《單桂敏灸除百病》等。南京市衛生局也向媒體通報稱,“養生教母”馬悅淩涉嫌非法行醫一案調查進展緩慢,呼籲知情人提供線索。養生話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在工作節奏日漸加快的今天,公眾將養生當作一種生活態度,而某些人將養生作為發財的工具,在這樣的衝突下,如何規範養生、保健行業市場,保障公眾的權益,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報記者任雪

  本報實習生趙晨熙

  食用活泥鰍、注射當歸可以攻克世界級絕症?被譽為“養生教母”的馬悅淩遭到醫學專家的質疑。隨著馬悅淩因無醫師資格證被有關部門調查,民間養生保健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紅極一時的各種養生秘方功效究竟如何?在社會的連番質疑下,為何仍有不少群眾迷信各類所謂的養生學説?

  看病太貴轉而相信“神醫”

  家住北京市玉泉營的退休工人張女士很早就開始接觸一些養生學説,她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她就開始信奉一位自稱“菩提功”創始人的狄玉明大師。

  “當時我買了許多他的磁帶,還分給孩子們聽。磁帶裏的歌曲都是他自己唱的,音樂能起到凈化心靈、保健等功效。”張女士認真地説,她也買過張悟本“大師”寫的書,而且經常閱讀,小區裏也有很多人在討論。

  “但是張悟本沒有行醫資格,他的那些説法能信嗎?”記者問。

  “能保健就好,很多民間‘高人’都沒去考那些東西。”張女士説。

  張女士的女兒吳女士對此並不贊同,她告訴記者,現在信奉“神醫”的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醫學知識不夠,很容易上當。再加上許多中老年人患有一些現代醫學上不好根治的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所以他們一聽到有偏方就想試一試。

  “那些‘神醫’宣稱的方法,比如食療等,花的費用往往比去醫院治療要少得多,因此容易在群眾間傳開。而隨著他們的‘名氣’越來越大,信得人也就會越來越多,再加上出書、上電視,他們簡直就成了名人。”吳女士説,除了一些老年人容易輕信“神醫”外,一些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年輕人也很容易相信這些。她們單位有一些年輕人,平時就喜歡討論一些偏方,而且生病了也不去醫院,而是相信偏方、相信一些“專家”。

  “我問過他們為什麼生病了不去醫院,他們説因為去醫院看病太貴,而那些偏方和所謂的‘食療’成本相對較低,比去醫院便宜多了。”吳女士説,但是,那些所謂的專家開出的偏方經常會産生很嚴重的副作用。她的一名同事曾經非常相信台灣的一個“排毒專家”林光常,聽説吃芒硝可以排毒,就開始吃。最後經常腹瀉,體重降低,抵抗力下降。後來這個“排毒專家”被抓,這名同事也就不再吃芒硝了,身體才有所好轉。

  “對於現在越來越多的‘神醫’養生學説,希望有相關專家能夠出來給群眾解讀,告訴群眾哪些是真正的養生之道,這樣可以讓群眾不再上當受騙。”吳女士説。

  缺乏統一標準隨便“吹”

  隨著人們對養生越來越看重,養生市場成為一些人眼裏的肥肉。除了“神醫”偏方,中醫按摩保健行業也日益走俏,但同時也出現不少問題。

  家住北京市昌平區名流花園的宋愛華對《法制日報》記者講述了一次糟糕的按摩經歷。

  “去年11月,我們小區外面新開了一家按摩保健店,他們宣傳説是301醫院專做美容保健的,可以提供一次免費按摩。”宋愛華説,她當時沒有多想,也沒有查看這家店是不是301醫院的,就去做了。之後,按摩保健店的人又説,如果辦卡可以有優惠,包括按摩推拿、拔罐子等所有保健項目。

  “後來,我就辦了一張20000元的兩年卡。但是,按摩一段時間後,我的腰部就開始痛,去正規醫院檢查後,醫生説是軟組織損傷。”宋愛華説,她也去找過保健店,保健店的人説可能是按摩師的手勁重了,而且歲數大的人不適合經常按摩,要換保健方式。

  但是,出乎宋愛華意料的是,今年春節過後,她想再去做按摩保健時,卻發現那家店已經關門了,而且門口沒有任何説明。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按摩保健行業存在的問題,除了宋愛華遇到的打著名醫院的旗號忽悠外,還有一些人扯上傳統中醫的旗幟,在養生市場裏分一杯羹。

  家住北京市亞運村安慧裏的劉先生,因從事計算機行業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造成頸椎出現問題,不能轉動脖子。劉先生到安慧橋附近一家較大的按摩店諮詢,按摩店裏的按摩師自稱學過中醫按摩,可以用拔罐、按摩等傳統中醫手法治療劉先生的頸椎病。但是,做過幾次所謂的中醫保健按摩後,劉先生非但頸椎沒治好,肩膀也不能動了。之後,劉先生去正規醫院治療後才有好轉。

  “現在人們工作節奏快,很多人都有按摩放鬆的需求,所以目前按摩行業發展迅速,有的甚至開了全國連鎖店,生意紅火,但是裏面的問題也很多。”劉先生説,一些按摩店為吸引群眾,多為自己戴上諸如傳統中醫理療等“大帽子”,但實際如何,沒有機構、也沒有標準對按摩保健從業者的資質進行認定。

  養生保健行業需加強監管

  “這些頻繁出現的‘養生大師’、迅速發展的保健行業折射出群眾對健康養生的關注程度大大提高,也反映出了群眾在看病方面遇到的難題。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一些養生大師的出現,很容易迎合了人們的需要,這也導致‘養生大師’一齣現就很容易火起來,為他們帶來大量的利益,這就會使更多的養生大師不斷出現。”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對《法制日報》記者説。 

  夏學鑾還認為,在群眾養生需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法律及相關的資格認定等管理、服務並沒有跟上。

  “首先,應從每一個社區入手,關注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多組織一些社區居民的活動,舉辦一些健康講座等活動,這樣既滿足了人們對健康養生知識的需求,同時也能夠讓人們的生活充實起來,不會給一些所謂的養生專家可乘之機。其次,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介入,給群眾進行正確的健康教育,進行一些健康基礎知識的培訓,讓群眾能夠了解到一些基本的醫學知識,養生知識。同時,要儘早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夏學鑾説,對於頻繁出現的所謂的養生專家,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監管。鋻於我國目前對健康養生方面還沒有相應的立法,可以針對養生保健行業制定法律法規,對這一行業進行規範、監管,讓養生保健行業規範化。

責任編輯:李漢森

熱詞:

  • 養生保健
  • 神醫
  • 加強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