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英國公民稱保護長城是使命 25年用圖片記錄變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10: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長城上,威廉在講述長城的變化。他説,保護長城,是人類共同的一個使命,不論國籍。 孫怡 攝

  攝于20世紀30年代,一大一小兩座烽火樓並肩屹立在潮河邊。 威廉蓋洛(美) 攝

攝于2004年,姊妹樓蕩然無存,連潮河也消失了。威廉蓋洛(美) 攝

  威廉林賽,英國人,55歲。

  作為長城保護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威廉于1998年獲國務院頒發的友誼獎章,2006年獲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2008年獲北京市政府頒發的長城友誼獎。

  6月15日,在山海關長城博物館,威廉林賽20餘年來的心血結晶,84組相隔百年的長城新老圖片對比展舉行。

  回望長城

  兩個威廉的長城“對話”

  6月15日上午9時30分,長城新老圖片對比展開幕前,威廉林賽在一張展板前佇立良久,在他看來,那是兩個威廉穿越百年的長城“對話”,也是促使他重攝長城的最初動因。

  展板上展出的兩張照片都拍攝于河北遵化縣羅文峪長城,一張黑白,一張彩色;同樣的地點,同樣的背景,拍攝者都名為威廉,時間卻間隔了79年。

  1987年,威廉完成從嘉峪關到山海關長城全線的徒步,1989年在英國出版《獨步長城》一書。1991年,威廉在BBC廣播電臺的談話節目中,介紹了自己徒步考察長城全線的經歷。

  不久,一位英國老婦人致信威廉,説她擁有一本1909年出版的《中國長城》一書,作者是美國人,巧合的是,作者也叫威廉,威廉蓋洛。瑪約麗把《中國長城》贈予威廉,並附言:“這本書寄得太晚,也許沒有使用價值了。”

  而在威廉林賽看來,這本書的價值超過了他的想象。

  如今,當兩張照片擺在一起,威廉蓋洛1908年拍攝的羅文峪敵樓清晰可見。僅時隔79年,讓威廉林賽痛心的是,老威廉照片中的羅文峪敵樓,在他的照片中已不復存在。

  100多年間,長城因自然、人為、戰爭等因素遭到毀壞,尤其是通過新老照片的對比,威廉發現一些曾經完整、壯觀的景象已經消失,或只留下斷壁殘垣。

  兩個威廉以這樣的方式“相逢”,威廉林賽認為這無異於命運使然,讓他踏上了重攝長城之旅。

  對比長城

  喚起人們保護長城

  2003年,威廉的“萬里長城 百年回望”重攝之旅正式啟程。他懷揣老照片和相機,重走長城,從玉門關到老龍頭,行程超過45000公里。

  重攝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取景、光線、背景,為了盡可能與老照片一致,威廉往往一個地點反復重走。

  6月15日的展覽上,威廉向人們講述一組命名為“姊妹樓”的新老對比圖片故事。

  北京東北120公里處的古北口,西水峪村附近。一張攝于20世紀30年代的黑白照片上,一大一小的兩座烽火樓並肩屹立在潮河邊。威廉解釋:“就建築特點而言,姊妹樓在眾多長城建築中獨一無二。”

  而2004年,威廉重攝的照片中,不僅姊妹樓蕩然無存,連潮河也消失了。“當時沮喪而痛心。”威廉説。

  尋找姊妹樓,是通過住在西水峪村的一位呂文財大爺。當時,呂文財已84歲,在炕上捧著大煙袋抽煙。他看著70多年前的老照片告訴威廉,姊妹樓在抗戰期間因戰爭遭到破壞。“雙樓子(姊妹樓的另一種稱法)沒了,都破壞了。要是有一天國家有錢把姊妹樓重建起來那就好了。”呂文財對威廉説。2007年,呂文財大爺去世。

  “我在這一帶重攝長城後,姊妹樓被納入古北口長城保護區。當地政府在努力恢復此處有山有水的景觀。”威廉説,“這也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不變’是暫時的,‘變’是永恒的。”

  威廉解釋,通過對比,能看到百年間長城發生的變化,而這一變化,在未來仍會發生。

  “長城的歷史悠久且壯觀美麗,是中國乃至世界地理景觀的一部分。我熱愛長城,長城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保護長城

  發起撿拾垃圾等活動

  然而,在威廉心中偉大的長城,並沒有得到人們的善待。1998年,他發現人們到長城旅遊之餘,將垃圾隨意扔棄,在城磚上亂刻亂畫。

  他也經歷了從抱怨到行動的過程。

  25年來,在保護長城的項目上,威廉身體力行並組織志願者撿拾長城上的垃圾;出版書籍;舉辦講座和圖片展;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合作拍攝《跟著威廉走長城》紀錄片。

  在這些保護長城的行動中,最讓威廉“聲名在外”的,莫過於在長城上撿垃圾。

  此後,不管是在長城景區或雜草叢生、亂石擋道的野長城,只要看見飲料瓶、餐盒、食品包裝袋、餐巾紙等垃圾,威廉都會撿起來裝進垃圾袋,並帶離長城。除了身體力行,威廉還多次發動志願者在長城撿拾垃圾。

  2000年5月,他在懷柔發起了維護8公里野長城環保項目,6名當地受雇農民,成為長城環保員,利用空余時間,在通往長城的山路和長城上撿拾遊客丟棄的垃圾,至今已11年。

  因贊助商問題,這個項目不得不於今年5月1日終止。“我無法再給環保員們支付報酬,只能告訴他們休息三個月或半年,等有下一步贊助支持再繼續。但我相信他們已經有了保護長城的習慣,不會因為沒有報酬而終止。”威廉説。

  “撿了10多年垃圾,可長城上的垃圾仍然存在。”威廉明白,垃圾是撿不完的,關鍵是提高人們帶走垃圾、保護長城的意識。

  “辦展覽、講座、出書、拍紀錄片,我做這些事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長城。我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讓人們看到長城的偉大和壯美,看到長城的滄桑變化,從而自覺地去保護她,並主動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保護長城,是人類共同的一個使命,不論國籍。”威廉説。(記者 姚瑤)

  ■ 對比

  “姊妹樓”

  地點:北京東北120公里處的古北口,西水峪村附近。

  上圖:攝于20世紀30年代,一大一小兩座烽火樓並肩屹立在潮河邊。

  威廉蓋洛(美) 攝

  下圖:攝于2004年,姊妹樓蕩然無存,連潮河也消失了。

  威廉林賽(英) 攝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英國公民
  • 保護長城
  • 使命
  • 圖片記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