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端午華夏爭吟屈原詩(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6日 0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端午

  鄭為人作

五月五,紙鳶舞;夏日復長,楊花繞江。

  又是一年端午時節。

  在中國,端午節迄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其原始的意義是辟邪驅疫,六朝開始加入祭祀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説,唐宋之後逐漸昇華成一個全國性的民俗大節。

  作為夏季中最重要的節日,端午本身就包含著濃濃的古老習俗,沉澱了豐富的文化記憶,承載著華夏兒女的民族情感。

  1 適應節令的驅疫避害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産生於農耕社會,與農業生産有著難以割捨的聯絡。農曆五月初五也不例外。五月五,正是到了夏季中最重要的農忙時節。

  “端”與“初”同義,“五”與“午”音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亦為“午月”,所以初五也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故也稱“端陽”。可見,“端午”的起源最早與農業生産有關。

  端午正是仲夏時節,氣溫驟然上升,蛇蟲繁殖,疾病瘟疫容易流行,人們從生理與心理上都強烈地感受到外在的威脅。古人雖然沒有現代醫學知識,但是生活的經驗足以使他們認識到這是一個疾病高發期,故稱之“惡月”。於是,人們選定五月“重五”之日作為節日,採取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健康。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民俗專家蕭放認為,從端午依傍的夏至節令習俗看,早期的月令時代,人們認為自然節令日是陰陽變動的關鍵日,也是人們精神緊張的時日,因此小心避忌,謹慎過關,是當時人的節日心態。人們以靜態保護為主。《禮記月令》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齋戒,處必掩身。”

  漢魏時期,人們關於夏季衛生習俗移到了端午,以水上競技、山頭采藥等戶外活動激揚生命、保障身體健康。懸挂艾草,佩戴彩絲,飲菖蒲雄黃酒……都是端午辟邪解毒的主要保健習俗。

  為了“驅邪”,端午又引伸出了採百藥、踏百草等活動。民俗認為午日午時,太陽最烈,此時百草都是藥。端午採藥的傳統在民間歷代相傳,近代湖北英山還有:“日午,採百草以為藥物。”

  可見,端午節最原始的意義就是驅邪避害,其實就是衛生防疫。人們通過生活經驗,形成了一套防疫病、祛瘟毒的生存智慧。

  2 愛國主義情懷的釋放

  求吉、納祥、辟邪,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普遍主題。在這些節日中,唯有端午節注入了愛國主義精神,反映了民眾自古就有的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這是端午節的獨特內涵。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説法。紀念屈原之説卻成為流傳最廣、最為認同的一個。從最初民族情感的寄託,到綿延千年形成的民族節日,每每端午之際,華夏兒女用各種形式表達著對屈原的敬仰和愛戴。

  吃粽子、劃龍舟……人們把很多端午習俗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甚至不惜把一些神話的情節附著在他身上。將端午節與屈原聯絡起來,正是老百姓愛國主義情懷的釋放,也反映了老百姓普遍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縱觀歷史,歷史上能夠被人們如此珍重並紀念的人物實在不多。“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名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競渡相傳為汨羅,不能止遏意無他。自經放逐來憔悴,能校靈均死幾多。”(白居易《競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劉禹錫《競渡曲》)

  先祖們之所以選擇屈原作為端午節的精神坐標,或許就是因為他的身上折射出了華夏民族最美好的精神訴求。這種精神訴求包含了正直清明、愛國磊落。在歷史的演變中,這種精神不斷昇華,並最終成為了中國集體人格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為了中國人最堅定的意志和一種無法打破的文化傳統。

  時至今日,端午節的內涵還在不斷延伸,其承載的愛國精神卻始終不變。愛國仍然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精神訴求,催生了社會成員巨大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3 關懷年輕女子的節日人倫

  聚闔家庭情感,強化家庭血緣倫理意識是中國傳統節日的要素之一,端午節自不例外。因為節日屬性的差異,在體現家庭人倫的方式上,端午也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祭祀祖先等傳統節日習見內容外,端午節還特別重視未成年的女性。蕭放認為,對年輕女性的關懷是端午節日人倫的重要表現。

  明代北京的端午期間,家家妍飾小閨女,簪以石榴花,稱為“女兒節”。明人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五月女兒節,係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躲端午”的習俗也與年輕女子有關。“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此習俗似在宋代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鼉鼓龍船共賽神。”《嘉靖隆慶志》亦記:“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有《灤州志》雲:“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直到近代,在江蘇、湖北、陜西一些地方,新嫁女在端午節也要回娘家省親,她們帶著幼兒回娘家。

  蕭放表示:東亞其他國家的端午也有類似習俗。日本鹿兒島在五月五日這天,母親背著不到一歲的小女孩在外面跳圓圈舞,稱為“幼女祭”。朝鮮稱五月五日為“女兒節”,出嫁的女兒都回娘家,男女兒童用菖蒲湯洗臉,臉上涂胭脂,削菖蒲根作簪,“遍插頭髻以避瘟”朝鮮小兒的這種打扮,稱作“端午粧”。由此可知,端午作為女性節日,特別是小兒的避忌日,是整個東亞地區的通俗。

  4 喚醒更多的端午記憶

  端午還在繼續。

  從起源和習俗來看,端午有其獨特的文化空間和藝術形式,所包含的禮俗和視覺元素也非常豐富。這些正是端午千年傳承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傳統節日是在數千年的文明傳承中形成的時間生活傳統,它不僅是一個時間段落標誌,在節日之上,人們賦予了豐富的文化意義,節日表達著中國人的情感與信仰。它與中國人的精神聯絡緊密而強烈。”蕭放認為,避瘟保健與追念先賢的節俗傳統,是端午節的精神核心,也是端午節歷久彌新的內在動力。

  然而,眼下隨著商業化的氾濫、西方文化的侵蝕,加上對民俗文化的忽視,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元素卻難以得到充分的闡釋。一些人對“洋節”追捧有加,卻對民族節日不感興趣。

  2008年,端午節被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意味著中華民族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傳承。那麼當下,我們要過怎樣的端午節呢?

  “我們需要既傳統又現代的端午節。”蕭放表示,傳統是我們民族的重要時間記憶,它是保障民族綿延的文化資源與前進動力。同時,當代社會的變化又給民族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要重視當下民眾的精神與社會生活需要,只有將當代人們的情感、欲求融進當代傳統節日之中,傳統節日才能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之中。”

  如何讓端午節煥發活力,不是簡單的吃吃粽子,或者放假了事。端午節應該和相關的民俗聯絡起來,舉行豐富的群體活動,將傳統與現代對接,搭建吸引大眾的平臺,喚醒更多人關注端午節的“文化記憶”。蕭放説,要做到這些,需要對傳統與現代的透徹了解,也需要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