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媒體稱封“山寨幼兒園”或致民工子女無處安置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5日 18: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6月3日上午,“小雨點”幼兒園似乎接到了一個好消息,已經到期並且延期續租一個月的房子可以再延期續租。

  從今年4月下旬到現在,本報持續關注了專收農民工子女的哈爾濱“小雨點”幼兒園的命運。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在哈爾濱,有多家像“小雨點”這樣的專門接收農民工子女的幼兒園,他們除了收費低廉這個共同點之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私立”私自設立,換句話説,它們的成立都沒有經過正規手續。

  送還是不送,家長無奈選擇

  沒有執照、沒有各種許可、甚至連具備資質的老師都沒有,有的只是低廉的收費價格和看孩子的阿姨這就是“山寨幼兒園”的集體寫照。在哈爾濱的一些棚戶區中,如此的“山寨幼兒園”隱藏其中,解決着在此打工的農民工的後顧之憂。

  “公立園咱進不去,個體園咱進不起,在這兒至少有人給看著,收費還不高,挺好。”在哈爾濱南崗區白家堡一家幼兒園門前,記者遇到了一位來送孩子的山東王姓農民工,他對記者説,他也希望把孩子送到一所正規幼兒園去,但沒辦法,“要門路沒門路,要錢也沒有錢,只能在這兒將就一下了。”

  “別看我們不是正規園,但可不愁生源。”白家堡一家幼兒園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周邊的農民工都把孩子往這兒送,一個月300多塊錢,上哪兒找這麼低價格的幼兒園啊?”

  記者看到,這些隱居在棚戶區內的“山寨幼兒園”,無論是衞生條件、園內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與黑龍江省的民辦幼兒園設置標準相去甚遠。

  黑龍江省民辦幼兒園設置標準規定,幼兒園“有相對獨立、安全、固定的園舍,應達到大、中、小三個班以上的辦園規模,並按幼兒年齡段合理分班。幼兒人均活動室面積不少於1.5平方米,並有相應的戶外活動資源。”

  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看到,有的“山寨幼兒園”不分年齡大小,近30個孩子擠在一間昏暗的十幾平方米的屋子裏,這間屋子是教室,也是活動室、食堂、寢室。

  規定還要求,幼兒園“應配備具有幼兒師範專業畢業及其以上學歷,身體健康的教師,並具有相應的教師任職資格”。在一家“山寨幼兒園”,所謂的老師就是一些沒有職業的農村婦女,面對孩子,她們能做的就是大聲呵斥。“這孩子你要不把他們嚇唬住了,他們都能上天!”

  “再不正規也比沒人幫我們看著強。”一位家長的話,似乎道出了“山寨幼兒園”存在的理由。但她同時也表示,即使送孩子去了這些“山寨幼兒園”也很擔心擔心孩子受傷,擔心孩子吃得不乾淨,擔心孩子學不到東西被耽誤了。

  封還是不封,管理部門兩難

  “封掉這些"山寨幼兒園",大量的農民工子女無處安置,影響穩定,不封這些"山寨幼兒園",那就等於是在放縱"黑幼兒園"的存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育局官員在聽了記者的講述後表示,和農民工們一樣,他也非常擔心這些“山寨幼兒園”的孩子們,“如果一旦發生問題,在追究責任方面將出現非常大的麻煩。”

  這位官員解釋説,“山寨幼兒園”是不在教育部門管理範圍之內的,如果正規幼兒園出現問題,教育部門可以進行干預並予以行政處理,“"山寨幼兒園"出現問題,教育部門沒權管,其他部門可能因為"山寨幼兒園"涉及教育問題而不願意管,情況就複雜了。”

  “民辦幼兒園的設立有着嚴格的標準,不合標準的肯定不能批。雖然"山寨幼兒園"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但肯定是不合法的。”對於“山寨幼兒園”能否轉正、有沒有可能被取締,這位官員告訴記者,“這個問題不是教育部門自己能回答的。”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愛麗研究員認為,目前,廣大農民工處於一種半城市化狀態。“他們在工作上、經濟上融入了城市,但在政治地位、文化、心理等方面並沒有融入城市。”父母的“半城市化”讓農民工子女處於一種雙重邊緣狀態。“在城市中,他們進不去或去不起那些正規的幼兒園,轉而進入"山寨幼兒園",處於一種邊緣狀態;同時,他們也很難去適應農村生活,還是一種邊緣的狀態。”王愛麗説,國家多年來一直在關注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倡導教育均等化,“教育的均等化必須從學前教育這個起點上開始”。

  王愛麗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在政策上予以傾斜,通過指導、扶持、幫助這些“山寨幼兒園”走向正規來解決農民工子女學前教育問題。“當然,除了政府部門的幫助之外,幼兒園自身也要努力向標準化靠攏”。

  關乎社會的未來

  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專家都認為,解決農民工子女學前教育問題肯定不能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一段時間,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來解決。政策可以長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是否能夠等待呢?

  “3至6歲這段寶貴的幼兒期對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響。”黑龍江工程學院心理中心主任楊曉梅説,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是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訓練的關鍵期,如果此時進行專業而又針對性的智力開發,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同時,幼兒期也是人格養成的重要期,孩子從家庭的狹窄互動中走入幼兒園可以培養其與人溝通、協作等能力,幫助其從早期的自我中心走出來,學會理解和包容。

  對於這些同樣生活在城市裏卻只能在“山寨幼兒園”中度過童年的孩子們,楊曉梅十分擔心。她告訴記者,同一片藍天下不同的境遇,不僅會造成農民工子弟今天的自卑,更容易導致其在未來發展中喪失競爭力的可能性。她説:“更重要的是,農民工子女今天的教育問題解決不好,直接關乎社會的未來。”

  記者手記

  跟蹤採訪“小雨點”幼兒園已經一個月有餘,這期間,有相關部門的各種關懷、慰問和調研,但是依舊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期間,也曾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要盯住這個“小雨點”持續關注?因為,作為工人日報記者,關注農民工的命運是我們的本職,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奔波吶喊更是我們應盡之義務。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幫助農民工?是鏡頭前的噓寒問暖,逢年過節時的走訪慰問,還是不斷地強調再強調,研究再研究?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無力回答,也無法回答。我們能做的,只能不斷地去找尋答案。

  從第一次報道“小雨點”臨近關門,到後來的租期延期一個月,再到現在的繼續延期,“小雨點”有了一絲生的希望。但需要思考的是,在希望的地平線上,我們能否看到,農民工子女獲得平等教育機會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