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跑贏CPI? “坑爹”吶!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5日 17: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跑贏CPI”成為許多銀行理財産品上市時定要喊出的口號。在持續通脹的情況下,這句話也刺激著每個投資者的神經。

  而在其他投資市場中,頻頻下跌的形勢,讓眾多投資者望而卻步。閒置的錢怎麼辦?銀行業為了吸引投資者,紛紛推出“抗通脹”的理財産品。

  然而,在紛繁複雜的銀行理財産品投資中,投資者應該怎樣去做?聲稱“跑贏CPI的理財産品的收益是否真的能完勝高企的CPI?業內人士也表示,儘管銀行理財産品給人的印像是相對安全,但是其中的投資風險也不可小視。

  酒類、藝術品

  成另類理財産品

  除了傳統的銀行理財産品外,許多另類理財産品也紛紛加入到投資大軍中。在這些理財産品中,某銀行推出了葡萄酒期酒投資理財産品。另一家國有銀行日前也首次推出了期限為1年的白酒期權理財産品,投資者可以選擇現金或實物白酒作為收益。銀行紛紛推出藝術品和酒類的理財産品,今年3月,工行宣佈又與北京天潤新能正式簽署了圍繞碳排放權項目開展的金融市場業務合作協議,“低碳”環保概念走進理財市場。

  據銀率網統計,截至今年5月,國內銀行共發售了13款投資酒類、茶品、藝術品的另類理財産品,投資標的拓展到紅酒、白酒,甚至於裸鑽價格、二氧化碳排放權等市場關注的熱點上,讓投資者感到很新鮮也很陌生。

  北京銀行理財分析師王薇表示,這樣的另類理財産品並不是今年剛剛出現,早在2007年,民生銀行就曾推出國內首款投資藝術品的理財産品,投資者在兩年投資期滿後,獲得了25.5%的實際收益。2009年,建設銀行也曾推出一款投資普洱茶的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7%。另類投資理財在市場中是極少數,從本質上來説,並不適合普通老百姓,因為藝術品等另類投資往往需要大量資金。一般都是具有高資産凈值的客戶用以配置資産的,或者是具有一定這方面的專業背景和知識的客戶才會考慮。

  “跑贏CPI”或成噱頭

  記者發現,某銀行推出的“乾元-特享型(跑贏CPI)”産品,主打跑贏通脹,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32%,理財期限為30天。

  預期收益率是同期存款利率的3.59倍,但是在資金投入金額上也有要求。投資者要跑贏通脹,投入的資金額也得快馬跟上,這款産品的門檻較高,産品的起購金額為100萬。工行推出的信託類理財産品,“工銀財富”(41天),預計最高年收益率可達4.1%,起購金額也不低,為20萬。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有預期收益超過5%的理財産品,但是今年以來CPI逐步走高,4月CPI漲幅已經達到5.3%,而且市場預期5月CPI將繼續走高。因此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想要敵過CPI的漲幅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記者對比多家銀行推出的理財産品發現,總體而言,收益率較以往的確在上漲,但其門檻也在相對提高。如5萬、10萬等較為親民的起購門檻,相應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與儲蓄存款利率相比優勢不大。銀行自身標榜的跑贏CPI的理財産品,門檻有的在幾十萬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00萬,這也意味著並不是所有投資者都能有條件在銀行理財中“跑贏CPI”。

  每當小長假時,多家銀行例行推出了攬儲法寶“超短期理財産品”。在小長假期間推出的理財産品中,記者發現,有的産品預期收益率達到4.35%,也有某銀行推出的“智慧添利7天型”産品,預期年收益率最高為2.3%。

  根據普益財富數據,對16家上市銀行今年年初投資的産品仍在運行和已經到期的銀行理財産品數據分別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超過9成的單個銀行理財産品無法跑贏CPI。

  王薇認為,跑贏CPI當然是所有理財産品的目標,就實際收益來看,如果要和官方公佈的CPI數據比較,有一部分一年期以上的産品還是能超過CPI的,只不過要看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對流動性的要求。舉個例子,客戶要求理財産品既承諾保本又能隨時變現,那這種産品是必然跑不贏CPI的,所以跑不跑得贏,是不是噱頭,不能一概而論。理財産品的設計本身就是因人而異,每款産品的投資目的都不一樣,客戶都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産品的。

  預期收益

  不等於實際收益

  投資者尹佳去年曾看到過這樣的收益率宣傳,“預期年收益率10%”,“最高收益可達36%”,如此字眼在銀行理財産品宣傳資料中並不新鮮,“然而一年下來,實際的收益率有時還不如銀行存款,甚至虧損。”

  尹佳提醒,有些投資者往往被很高的預期收益率吸引,而忽略了産品的風險,結果造成重大損失。“所以大家要切記預期收益率並不是實際收益率,預期收益率往往是‘最理想狀態’下的投資收益率,而這種‘最理想狀態’在投資過程中出現的概率也很小。”他建議買理財産品,不能只聽理財經理的一面之詞,要看白紙黑字的合同,“既然是保本型的,合同一定要註明,還要看收益是固定的還是預期收益。至於外幣理財産品,就一定要了解在買時是否先要把人民幣折算成外幣,然後贖回時再把外幣折算成人民幣。最終哪怕是銀行投資持平,還得損失折來折去的匯率損失費。”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計算收益率時,許多銀行理財産品沒有將手續費等費用計算在內,而有些銀行理財産品的手續費其實很高。一位網友曾在網上質疑,“銀行理財産品計算收益率多少時,一般都不把各種費率加進去。實際結算的時候還得扣掉這個費那個費的。銀行就不能直説費後收益率嗎?”

  “預期收益率的確不等同於實際收益率,或者説在風險沒發生且理財沒有提前終止的情況下才相等。”王薇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客戶需要了解自己購買的理財産品都面臨哪些風險,每種風險發生的時候會帶來哪些後果,對收益造成怎樣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仔細判斷一下,各種風險發生的幾率有多大,發生之後理財産品有沒有設計補救措施,比如有沒有抵質押物,有沒有擔保或承諾回購等。綜合考慮之後,認為自己能接受再購買。當然,觀察和判斷經濟形勢的基本面很重要,銀行産品本身以平穩為主,很多時候只要大的經濟形勢穩定,風險發生的幾率就比較小。

  謹慎買

  股票挂鉤型理財産品

  交通銀行一位理財分析師表示,理財産品並非一點風險也沒有。如果銀行兜售的是收益固定的理財産品,對於手頭上有閒錢的客戶來説,購買這樣的投資無疑是划算的。但如果收益不固定,特別是收益與某種資産挂鉤的結構型理財産品,投資者就要小心了,從過往的情況看,這類産品的風險很大。

  每次看到理財産品上市時,尹佳總是首先關注收益率,其次才想到風險,“估計很多投資者都和我有同樣的感覺。通脹預期不減,負利率橫行的當下,不少老百姓都把存款轉投到收益較基準利率稍高的理財産品上。”

  “一般理財産品是不能提前終止的,同時,有關部門頒布的新的條例或法規,比如稅收,可能也會影響實際收益。”王薇認為,除了市場風險、企業信用風險,投資者還要考慮流動性風險、政策風險。選擇産品的時候首先應該充分考慮自己在相應的理財期內有沒有可能用到錢,也就是説通盤考慮自己的用款計劃,最好將資金按短、中、長三種期限分類,再按自身情況具體匹配不同風險等級的産品。但理財專家也提醒投資者,要警惕收益率“虛高”現象,不少理財産品所標榜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最高收益率,非保本浮動收益的情況下,這個數字並不代表到期收益率。理財專家提醒,一些中外資行常常會推出股票挂鉤産品,其收益率也較為可觀。部分外資行推出的挂鉤港股理財産品,在部分保本的情況下,會有10%左右收益,這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眼光。但是眼下股市低迷,要謹慎入手預期收益率較高的挂鉤股票型理財産品。

  “如果有人告訴你購買理財産品是沒有風險的,那一定是在忽悠。”尹佳有了一年多的購買理財産品的經驗,在購買産品前都要做一份“風險問卷”,就是測試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理財師會根據得分來判斷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然後再配相應的産品,“所以投資者首要問題是要弄明白風險自己能不能承受?是否會有本金虧損的可能?有多大的可能性?在填寫這份問卷的時候,也得真實完整。避免出現偏差,干擾理財師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