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調查顯示90.2%受訪者感覺高考押題現象普遍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2日 05: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隨著高考進入倒計時,上海多家與考場臨近的賓館酒店已迎來預訂與入住的高峰。

  楊毅攝

  近來,四川成都的譚女士發現,即將參加高考的兒子的教科書裏,多出了不少勾畫的痕跡。孩子告訴她,那些都是老師押的“高考重點”。畫直線的內容是“必考題”,畫波浪線的是“可能考的題”。孩子還將“絕對不會考的內容”全部打上了叉。

  譚女士説,自從老師劃了“重點”後,兒子像著了魔一樣整天抱著書本看,而且只看“重點”,其他內容一律跳過,這讓她有些擔心:“難道現在的老師都會給高考生‘劃重點’嗎?他們怎麼肯定什麼內容絕對不考呢?萬一考的是‘非重點’怎麼辦?”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聯合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1350人參與),90.2%的受訪者感覺當前高考押題現象普遍,其中39.2%的人表示“非常普遍”。

  “現在高考是根本押不了題的”

  隨著2011年高考臨近,網上還出現了各類“高考押題卷”、“高考猜題庫”、“備考攻略”,受到不少考生和家長青睞。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有的押題卷一科收費竟達10000元,鼓吹命中率100%。

  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宋良是2004年參加的高考,他回憶,高考前一些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有點著急,將全部希望寄託在老師給的“重點”上。結果當年高考題,特別是歷史和政治兩科考卷的不少內容都出自“非重點”,有的甚至來自書中的注解和小字部分。“很多學生復習時沒留意,結果慌了神,影響了考試情緒。其實很多老師‘劃重點’可能只為了給大家提個醒罷了,結果老師的好心起了反作用。”

  調查顯示,54.8%的人認為“高考押題”對學生提高成績的作用不大,其中17.6%的人覺得“完全沒作用”。但仍有37.7%的人相信“有一些作用”。

  “現在高考是根本押不了題的。”哈爾濱師大附中歷史教研組組長呂靜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現在高考題越來越靈活,更多考查的是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記憶知識,偏重考查學生閱讀信息、分析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基本不存在押中題的可能。

  呂靜還發現,現在的高考命題人有一種“反押題心理”。他們經常會問一些有經驗的老師“你們覺得今年會考什麼”,然後有意避開這些老師預測的內容,“我就被問過類似問題。後來發現,越是我們覺得會考的內容,越是不會考。”

  83.8%的人認為“高考押題”形同博彩

  對於當前“高考押題熱”的原因,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鄭若玲一言以蔽之:“是社會瀰漫的投機心理使然。”

  在她看來,很多家長和孩子總希望一勞永逸,通過最簡單、快捷的方式獲得最大回報,但有時會適得其反。

  北京昭良心理諮詢中心首席心理諮詢師林曉認為,老師和家長熱衷押題,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押題行為風險很大,給學生帶來一種刺激和緊張感,反而不利於考生心態調整。

  調查中,78.5%的人認為,“高考押題熱”源於“整個社會都存在一種投機心理,追求一勞永逸”;66.9%的人覺得原因是“很多人對高考存在焦慮心態”。

  80.4%的人認為高考押題現象會誤導學生追求捷徑;73.4%的人認為這會加劇社會投機心理;62.1%的人覺得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鄭若玲表示,一個成熟的社會不應鼓勵這種投機心理和行為。一些唯利是圖的商家利用家長和學生的浮躁心理,將押題當成一種賺錢工具,更應引起全社會的警惕。

  調查中,83.8%的人認為,“高考押題”形同博彩,是一種不健康的高考心態。

  89.8%的人認為當前社會對高考“過分關注”

  不僅僅是“押題熱”,高考期間有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搶訂考點附近的賓館,找“高考保姆”,租“高考專車”,有關部門也在忙著出臺考試期間的“特殊政策”。

  面對這種“高考心態”,近六成受訪者(59.1%)表示反對,認為會讓孩子更焦慮,是幫倒忙;也有24.2%的人表示支持,認為對考生有一定作用。此外,89.8%的人認為,當前社會對高考“過分關注”。

  作為考前減壓諮詢專家,林曉每到高考前夕都會遇到不少家長帶著有考前焦慮情緒的孩子前來諮詢。她發現,很多孩子的壓力就來自家長。

  “有一次,給一個孩子做心理輔導。那孩子説壓力大,因為考不好對不起媽媽,媽媽每天陪他讀書到夜裏12點。”林曉説,家長這種做法得不償失,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而且從長遠來看,靠媽媽看著才能好好學習的孩子,到了大學往往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影響將來發展。

  呂靜建議,家長在高考期間,只要給予孩子更多微笑和鼓勵,做好日常服務工作就夠了。

  鄭若玲認為,社會對高考的關注度一直不減,在將來一段時間裏也不會消減。“因為很多人仍然覺得高考決定孩子的未來,是孩子向上流動的唯一通道。”

  大家應該如何對待高考?調查中,82.8%的人認為不應營造過於緊張的氛圍,要讓考生在備考中自己成長;82.0%的人建議整個社會報以平常心,不必“全民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