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兒時遊戲50年變遷 “00”後迷動畫愛網遊(組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05: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抓石子滾鐵環等都走進了博物館 專家表示傳統遊戲式微不利孩子發展

  兒時遊戲50年變遷

  文/記者廖靖文

  2011年的“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每個人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歡樂的童年時光。在不同的年代,兒童的遊戲耍樂方式又有不同,記者走訪了上世紀60年代至二十一世紀的廣州人,還原各個時期的歡樂時光。

  記者採訪發現,風靡上世紀60年代的抓石子、滾鐵環等已經走進了博物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孩子酷愛的啪啪紙、挑花繩、跳皮筋也逐漸在街頭消失。上世紀90年代以後出生的廣州小朋友大多沒玩過甚至沒聽説過傳統遊戲,吸引他們的是各種動畫和智力遊戲。

  專家表示,這些注重群體合作、發展運動技能的傳統遊戲如果任其消亡,對孩子們的身心成長存在消極影響。

  抓石子太投入常忘了回家

  “印象最深的就是抓石子,我經常玩到忘記回家,現在幾乎見不到有小孩會玩了”。1961年出生的鄭女士對兒時遊戲的歡樂時光記憶猶新,每天大夥在街頭巷尾滾鐵環、跳房子,最喜歡的就是比拼抓石子。

  那時候物質生活貧乏,地上的石子、泥沙就是最好的玩具。鄭女士專門向記者演示了這個淡出廣州的遊戲:“抓石子”只需撿來大小適當的石子十多顆,然後將一把沙子用碎布塊縫成棋子大小的沙包作為“子王”。

  “玩法雖然簡單,可是很講究技巧”,先把十多顆石子撒在地上,然後撿一顆“子王”在手上,拋向空中,同一時間從地上抓幾顆石子在手中,然後手心向上接著即將落下的“子王”。從地上抓石子時,可以抓一顆或者多顆,越多越好。萬一在抓地上的石子的時候,碰到了其他人的石子或者沒有接著落下的“子王”都算輸。“為了延長抓地上石子的時間,往往手上那顆"子王"要被拋得很高,反正很考驗手急眼快。”

  “抓石子”早在明代就有記載

  不僅是現在的孩子,記者採訪了幾名正在上大學的廣州人,他們小時候也沒玩過“抓石子”。

  其實“抓石子”是我國流行很廣的傳統遊戲,在北方被稱作“抓子兒”,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以前。明代《帝京物略春場》中説:“是月也,女婦閒,手五丸,且擲且拾且承,曰抓子兒。丸用橡木、銀礫為之,競以快捷。”《紅樓夢》中也有丫鬟玩“抓子兒”贏瓜子的描寫。

  自製小木船彈貝殼愛集郵

  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廣州兒童,物質生活開始豐富,出現了鐵皮汽車等玩具,但主要的遊戲玩具還是生活中收集的小玩意。1976年出生的任先生最珍貴的玩具就是和爸爸一起製作的小木槍和小木船,“記得木船做好後,我用橡皮製作了一個簡易馬達,拿到水池裏面航行了一小段,很是興奮”。

  而與夥伴們最歡樂的遊戲就是彈貝殼,“相當於拍公仔紙”,任先生説並不是個個小朋友都能擁有公仔紙,於是大家就想盡辦法收集不同的貝殼,誰彈翻了對方的貝殼就可以收為己有。“那時候人民路正在開挖,地上有很多貝殼,我跟小夥伴每天會去淘貝殼”。

  等到上小學以後,收集郵票又成為了70年代孩子的興趣。1975年出生的余小姐還記得,當時家人有信件寄到,她就把郵票小心翼翼地收藏起來,並拿回學校和同學交換。“那時對郵票的認識有限,還上過當呢,同學用公仔紙冒充換走了我的郵票”,余小姐回憶起往事,不禁哈哈大笑。

  大人小孩都愛上玩魔方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物質生活日益豐富。1984年出生的黎冰不僅會玩抓石子、挑花繩、摺紙等傳統遊戲,還擁有洋娃娃、醫生道具過家家等玩具。“我玩挑花繩可以玩整日,變得出30多種花式,最好玩的是自己手上一種花式,一翻到夥伴手上就換成另一種花式,有時勾錯了花式散開,又重新一級級來過,曾經還創出新花式惹得夥伴很羨慕。”

  跟前輩拿生活中的道具充當過家家不同,黎冰擁有從南方大廈購買的倣真過家家道具,包括煮飯和醫生聽診套裝兩套。“我邀請同伴一起扮演媽媽和醫生,好玩極了”。黎冰記憶中最珍貴的玩具是一個金髮的洋娃娃,眼睛會動,嘴巴會笑,“我經常為她梳頭扎小辮”。此外,黎冰還飼養過蠶蟲和小雞。“幼兒園有段時間特別流行養蠶蟲,很多人在門口兜售,我央求媽媽給我買了幾條,很用心地喂桑葉飼養直到結繭,不簡單吧!”

  過了幾年,黎冰又擁有了一個風靡全城的魔方。“大人小孩都愛玩,是當時最為流行的玩意,不擁有一個魔方會被夥伴嘲笑的”。

  遊戲機溜溜球席捲兒童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隨著電子産品的急速發展,遊戲機席捲了兒童生活。從國外傳來的紅白機、國産的小霸王學習機,遊戲機的塊頭也慢慢縮小。1992年出生的馮建剛上小學就擁有了一台俗稱GAMEBOY的進口遊戲機,直接“秒殺”了表哥們功能單一的“落伍”方塊機。

  與七八十年代的兒童不同,90年代的孩子是在廣州城市改造中成長起來的,很多從老城區的街巷搬進了高樓,走街串門的活動越來越少。馮建印象中和同伴一起玩耍的時光,就是大家比拼四驅車和溜溜球,“誰的裝備好,自然獲勝的機會就大”。馮建回憶,當初的學習動力,很大程度來源於購買遊戲機和四驅車的獎勵。

  馮建還記得,有一段時間“電子寵物”曾經風靡一時,他養了一隻恐龍小心翼翼地“伺候”。“現在回想起來好傻啊,特別幼稚的遊戲”。

  孩子也愛在網上“偷菜”

  近十年來,廣州已經很難再看到兒童在街頭巷尾熱火朝天地跳皮筋、跳房子的景象了。抓石子、滾鐵環、扔沙包、挑花繩這些傳統遊戲被送進了民俗博物館,只能成為人們緬懷過去的模具。傳統的“一二三紅綠燈”、“糖黏豆”等遊戲改良成“真假地雷”、“拉火車”,但大多是上幼兒園時老師教的,上了小學就玩得少了。

  7歲的軍軍最喜歡的就是動畫片裏所向披靡的超人玩具以及各類遙控汽車。令記者吃驚的是,網絡上風靡成人的“開心菜園”、“憤怒的小鳥”等遊戲也讓軍軍著迷。小小年紀的軍軍已經懂得上網,使用爸爸的平板電腦。

  記者發現,21世紀出生的小朋友,絕大部分的課餘時間都是在家裏度過,他們遊戲的方式更傾向於獨立進行智力遊戲和網絡遊戲。

  專家視點

  要保存傳統遊戲應創造“玩的條件”

  兒童文學作家劉小玲是地道的廣州人,她對傳統遊戲式微表達了擔憂,“現在各種玩具的豐富,家長的顧慮和溺愛,阻礙了孩子們的發展”。劉小玲説,傳統遊戲往往是訓練兒童大腦協調能力最好的手段,可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獨立性。

  隨著社會變遷,新一代的爸爸媽媽或者長輩都不放心孩子們單獨活動,自然就忽略了這些傳統遊戲。要推廣好的傳統遊戲,家長可以先帶著孩子一起玩,孩子一旦掌握了玩的技能,並在玩的過程中獲得美好的體驗,就會自發地組織同齡人一起玩。“紅綠燈”這些遊戲能保留下來,孩子們都喜歡玩,就是因為家長、學校都會教,父母在家裏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玩。她建議,學校也可以嘗試在課間開展傳統遊戲活動,或者利用活動課專門教授孩子製作傳統玩意的方法。